近期国内外豆类市场大幅走低,用断崖式下挫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总结此轮暴跌主要受如下原因影响:第一 ,美国农业部公开的季度库存报告以及种植面积报告大超市场预期,重大利空突击 市场。其次,美国中西部大豆主产区天气形势良好,作物优良率同期历史最高,产量前景明朗。此外,国内油厂开机率高企,豆粕出货缓慢也助涨了市场看空氛围。但是,经过此轮大幅调整之后,笔者认为前期市场过分上涨已经得来 修正,泡沫成分多以挤出,特别对于连粕09合约而言,当前美国旧作依旧紧张,国内油厂依旧亏损,豆粕替代杂粕正在发生。因此,笔者认为连粕09合约触底反弹概率较大,逢低买入存在机会。
一、美国大豆旧作库存仍处在较低水平
对13/14年度美国大豆市场而言,尽管产量坚持较高水准,但由于出口需求和压榨需求强劲,使得目前大豆旧作库存水平处在十年地位,从6月30日已经公开的季度库存报告就可以看出,当前美国大豆旧作供应依旧较为紧张。

经过此轮调整,美豆近月08合约已经跌至1230美分邻近,就目前期货价格水平而言,明显已经低估了偏紧的旧作供需平稳 表。况且,现在才7月初,距离美豆新作收割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当前市场仍要依托 旧作供应。而此次调整,生猪价格,美国现货调整幅度较小,当前无论美国内陆主产区还是港口现货价格均仍在1300美分之上,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当前美豆近月合约下方支撑较强,调整后重拾涨势可能性较大。
二、美国新作供应仍存在不确定性,天气升水依然存在
通过美国农业部公开的种植面积报告可以看出,美国农业部预估今年美豆种植面积将来 达8,480万英亩,给市场一个很乐观的产量预期,并且目前产区天气表现也很配合,美豆11月合约已经跌至1,100美分邻近,期货价格已经体现了未来供应充裕的预期。

就目前情景来估量 ,美豆11月合约有效跌破1100美分概率较小,一方面,当前美豆将进入关键生长阶段,天气变幻莫测,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使得市场预期发生变化,期货价格震荡将会非常剧烈,也就是说目前天气升水仍旧 存在。另一方面,需求不容低估,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推进,中国国内蛋白需求以及食用油需求仍旧 强劲,增量仍会较为乐观,并且,原油价格高企,生物柴油需求与日俱增,美豆出口需求和压榨需求将会连续 坚持较高水平,需求增加 会抵消一部分产量的增长。
总体来看,笔者认为美豆下方支撑较强,在收成 之前,远月合约有效跌破1100美分甚至跌至1050美分的种植成本可能性微乎其微。
三、国内油厂现货压榨仍亏损,挺粕心理仍旧 在
尽管美豆大幅走低,使得进口成本锐减,但是下游产品油、粕同样大跌,油厂目前现货压榨仍未摆脱亏损区域,在豆油一直消费低迷大背景下,油厂挺粕心理仍旧 较强。

从目前数据跟踪来看,豆粕现货跌幅要显然小于期货归落速度,现货还是出现 一定程度的抗跌性,此轮豆粕现货调整,是对这段时间大豆、豆粕库存高企等利空原因的有效开释。根据以往数据对比来看,7、8、9月份我国进口大豆数量环比将减少,未来一来 两个月港口库存消耗将加快。而从需求来看,7、8、9月份是水产需求旺季,豆粕等粕类需求前景仍旧 看好,后期豆粕现货价格有望走出一轮升势,本身现货价格就相对于期货价格升水,这种期现结构有利于豆粕期货价格上涨。
四、豆粕替代杂粕现象频出,豆粕需求受提振
目前棉粕、花生粕供应量已经不大,价格高企,国产菜粕已经批量入市,但今年国产菜籽减产幅度较大,且今年国家调整收储政策,菜粕价格也是高企。

当前杂粕与豆粕之间的价差已经处于历史最低水平,比如目前豆粕与菜粕、棉粕的价差均已经不来 600元/吨,远低于1000元/吨左右的平均水平。已经有饲料企业修改配方,减少杂粕用量,增加 豆粕用量,市场反映部分区域菜粕用量或较去年同期下行10-30%,个别较高的甚至来 达50%,后期豆粕需求前景看好。
总结:通过以上估量 ,笔者认为连粕阶段性利空原因多以开释,特别是对于近月豆粕09合约而言,在美豆旧作供应紧张、油厂挺粕、现货高企等多重原因影响下,连粕09合约触底反弹概率较大。操作上,在3500点邻近可尝试买入,等待价值归来。目标价位3700,止损340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定 保持 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