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我国兽药工业的现状与计策
( 发布日期:2004-08-31 作者:河北远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杜荣立 稿件来源:中国畜牧报
)
我国的兽药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反常 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养殖业的
发展,兽药工业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国兽药行业已成为一个相对
独立,并且有强盛生命力的产业。据据统计,我国现有兽药生产企业2000余家,生产的兽药品
种规格约有2000多种,年产值已超过150亿元;全国约有经营企业5万多家,年销售额约170
亿元。虽然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兽药行业已取得了庞大的进步,但是与国际经济发展大环境
的请求相比,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还有很多制约兽药工业健康发展的原因。与国外同行相比,
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结构性问题影响国际竞争能力二十多年来,我国兽药工业主要是在解决“有无”的问题,
过分追求兽药品种和数量的增长,因而结构性矛盾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兽药产品结构不尽
合理,水针剂、片剂和针剂等剂型在兽药总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一些在群体疾病防治
中所需的使用方便、成效长久的浇泼剂、缓释剂、气雾剂等所占比重非常少,不能满足养殖
业生产的实际需要。
原料与制剂结构不合理。在2000多家兽药厂中,原料药厂所占比重不来 5%,在原料紧张
时,经常涌现人、兽药厂夺 原料的情景,这种情景不仅影响兽药厂发展,而且影响了人药厂
的常态发展。
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企业办社会”的现象在我国相当普遍,兽药企
业也不例外,国有企业更是显得反常 突出,企业的包袱大,债务负担重,资金紧张,使兽药
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步履艰巨 。
企业生产规模小,抵御外来竞争能力差
我国的兽药生产企业大多数建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当时国家还没有对兽药生产
条件提出一个比较完整科学的请求,因而这些厂家在建设之初,无论在资金的投入,还是厂
房的设计、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等方面都是相当简单 和落后的,生产规模也是相当小的,企
业无法形成规模效益,也无法与国外的“航空母舰”竞争。
研发能力弱,新药数量少,产品科技含量低
从1987年来 1999年底,我国共批准新兽药283种,其中,新化药类167种,新生物制品类1
16种,如果仅从数字来看,我们的研究能力还是很强的,但如果做进一步估量 就会发觉,在
167种新化药类,按国际上对新药的概念,真正属于他们自己创制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
类药只有两种,仅占1%,就连仿制的二类药也只有20个,占11%;在116种新生物制品类中,
一类有15种,占13%,二类有45种,占38%。
企业治理 水平落后,从业人员素养偏低
出于多种因素,目前我国兽药生产、经营企业的治理 模式落后,离当前市场经济的需求
相差甚远,更缺乏国际化的治理 体会,再加之我们目前从业人员的整体素养不高,很难适应
世界经济大市场的变化和请求。
如果我国企业要与国外企业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进行平等竞争,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
败之地,必须大练内功,提高企业的综合素养和竞争能力。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企业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请求,经营
机制不活,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企业必
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请求进行改革,做来 产权含糊、权责明确、治理 科学。同时要最大限
度地鼓舞和调动企业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尽快转变观念,提高竞争意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研究市场需求,加快市场交易
的制度化。我国的兽药工业要培养市场,发展市场。不过,这一条虽然重要,但不必忧患其
被忽视,因为“入世”以后市场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会自发地利用竞争机制、价格
机制、供求机制调剂 人们的生产行为,结果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就由不得人们不按市
场的规律办事。
加快兽药行业的立法。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只有在法制经济中,企业的生产、经营以
及市场运作才能稳固 有序。我国自1987年颁布《兽药治理 条例》以来,对规范兽药生产、经
营行为,监督兽药质量,有效防治动物疾病,进而保证人民身体健康,起了极大的作用。但
《条例》颁布于计划经济时期,有些内容和条款已显然与目前的市场经济不相适应,这不利
于企业发展和市场秩序的常态建立。我们应挠 住“入世”的契机,挠 紧制定新的兽药治理 法
律法规。世界各国都建立有严厉的医药法规,而且自成体系,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有效和质量
可靠。兽药法规不仅要确立兽药产品的质量认证和市场准入资格,也需要确立兽药企业资格
认证标准,并规范企业行为。在国际贸易中,它也起来 合理的技术壁垒作用。
加强科研开发,加快兽药创新步伐。由于长期实施计划经济,我国兽药生产企业的技术
创新能力较差,这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兽药生产企业没有新药研究开发机构,即使
有,水平也不高,缺乏创新能力。其次,企业在研究开发上舍不得投入,或投入很少;新产
品开发机构缺乏应有的人才和科研设备。第三,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创新上的有效合作,
因此造成的结果是:企业平均的创新周期长;企业创新中自主晓 识产权的含量低,产品缺乏
国际竞争力;企业创新的效率太低;创新是一种低水平、低档次的创新,很少有科技含量高、
附加值高的产品创新。上述情景,造成国产药抵挡不住进口药的冲击,抵挡不住合资企业产
品的冲击。因此,要想振兴我国的兽药工业,兽药企业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创
新能力。
调整兽药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以产品结构升级推动产业升级。
在尊重企业意愿、遵循优势互补原则的基础上,组建以产品为龙头、资产为纽带、市场
为导向、以母子公司体制为组织形式的跨地区、跨所有制、跨行业的大中型兽药企业集团。
也就是通过重点扶持一批、资产重组一批、兼并一批、破产一批等方式,实现资产的优化配
置,加速优势企业的资本积存 过程。在产品结构上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高新技术
开发新产业。
生产企业要加快GMP达标进程。
目前国际上制药行业已全面实施
GMP治理 制度,“入世”后,我国兽药企业要参与国际竞争,GMP是基本条件,是制药企
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这就请求企业根据农业部的总体请求,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景,生猪行情,
加快GMP建设步伐。对于那些治理 落后、缺乏拳头产品、又没有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
优势的中小企业,企业目己要尽早转产或觅 求其他出路;同时,兽药治理 部门要充分应用行
政调控的有效手段,像我们国家控制小钢厂、小煤窑、小造纸厂那样限制上述中小企业进行
GMP改造,这样既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减免巨额资金浪费,迫使这些企业近早剔除 出局,也
才能保证在农业部规定的2005年后,所有从事兽药生产的企业都来 达GMP请求。
尽快学习和把握 WTO的有关规则,进军国际市场。
WTO制定和实施的一整套多边贸易规则涵盖面非常广,几乎涉及来 当今世界贸易的各个
方面。中国加入WTO,就必须遵守这些规则。所以尽快学习和把握 WTO的有关规则,并运用这
些规则,是我们兽药行业融入国际经济中的需要,也是摆在兽药行业面前的一项紧迫而十分
重要的任务。第一 ,企业领导人和企业治理 人员要带头学习,费解世贸组织的职能、基本原
则、相关协议等基本晓 识,熟悉有关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为学会运用世贸组织的规则奠定
基础。同时要遵循这些规则,防止由于不费解规则而带来不必要的经贸摩擦、纠纷和缺失 。
其次要学会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的规则合法保护自身利益。世贸组织要根据其成员经济发展水
平的不同和国际贸易中的一些不公平竞争行为,制定了一些保护条款,如反倾销和反补贴、
进口保护措施等。我们兽药行业要会运用这些规则保护我们的合法权利。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标 题:
内 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