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供求快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饲料原料价格汇总:陆良县玉米种子产业现状及发展计策 (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

来源: 互联网   2014-09-04 19:42:14   查看:  次

陆良县玉米种子产业现状及发展计策 (项)

    文章来源:
文章类型:   内容分类 :

陆良是云南省最大的坝子,素有“滇东粮仓”之称。是个典型的高原山间盆地,境内南盘江穿流而过,气温属北亚热带季风气温,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洪涝、秋凉潮湿 ,降雨集中的特点,最相宜玉米种子的生产。我县玉米种子生产主要设置在芳华、大莫古、小百户、马街等几个乡镇的几个村委会。种子基地水利设施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群众基础好。空间和自然隔离条件不错,具小气温的优势,有得天独厚的制种条件,而且有较好的机械加工、包衣、包装设备,为种子产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县玉米种子生产虽有20多年的历史,但面积一直很小,没有形成规模,也就难成气温。面积由原先的几百亩发展来 现在的五、六千亩,产量也从几吨来 现在的一千多吨,虽然面积和产量增加 了,但相比于全省、全国的种子发展方向来讲,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与那些把种子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的地方比起来,我县的种子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玉米种子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1、种子品种杂乱,选种、育种力量薄弱。生产面积不大,品种却有许多个,没有形成主导产品。缺乏自主品牌,生产量的多少完全受控于别人,发展潜力不大。只有“陆良制造”,没有“陆良创造”。

2、种子基地不平稳,投入不足。由于近几年外地种子公司的进驻,公司之间相互争夺地盘,缺乏长期的合作规划,短期行为较重。基地投入不足,路、沟、渠不畅,要么太旱,要么太涝。没有进行中低产田改造和排灌设施的修建。公司+基地+农户的关系纽带不牢,缺乏长期平稳的生产基地。由于种子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依然是弱势产业。

3、质量问题。自交系长期使用导致纯度不高,给父母本除杂带来很大难度,将直接导致种子纯度不高的后果;农户制种技术层次高低不平稳 ,对种子生产过程中的各道环节把握不一,缺乏质量安全意识;资质不达标的种子企业在种子生产过程中治理 不来 位,造成种子质量下行。还有,由于种子价格上扬,制种户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导致区域外种植的面积增加 ,易造成“真空”治理 ,以至于种子质量低下。

4、种子生产治理 不科学。由于我县的种子生产是千家万户农户的参与,虽然每年都搞技术培训,但总有部分农户不听劝,自作主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根本没有严厉按种子生产请求操作。请求错期播种的不错期,请求泡种的不泡种,请求施肥的不施肥,请求防病虫害做来 群防群治时,不认真去做;总之五花八门,根本不可能统一行动。总之,耕作习惯、栽培水平以及治理 上粗放导致的参差不齐,为整个种子生产带来诸多不便,缺乏科学治理 。

5、思想意识不适应经济发展和时代的请求。自我封闭现象突出。不管是公司的技术人员还是基地的农户,责任心还不够强,还用过去的老观念来挠 生产,总以为自己已经做的很好了,但同外地的比起来,或按现在种子法的质量请求比起来就差一些,以至于有部分种子很难来 达国家质量标准。基地干部由于经常换动,缺乏长远打算。

6、种子收购及加工中的问题。种子成熟后的收购及加工处理,也是种子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种子作为尤其 的商品,不能与粮食划等号。个别农户在交售种子时,为了获得一点蝇头小利,就昧着良心趁收购人员不注意时掺入一些假劣种子交给公司,养猪论坛 ,使种子质量得不来 保证,给企业造成经济缺失 。另外,在收购过程中,种子优质不优价,造成农户心理上难于接受。

7、种子市场纷乱 ,种子经营户多而又杂,治理 难度加大,经常有假冒伪劣种子流放来 市场上,如今年在我县查处的劣质杂交玉米种子“路单五号”就有14000多公斤。其次,有的种贩子来 基地套购种子,坐收渔翁之利,使种子企业蒙受缺失 。

8、机械化程度较低,劳动生产力不高,差距较大。

9、 销售渠道不畅,网络不健全。种子从生产商出来再卖来 农户手里,往往要经过好几个中间商,从而抬高了种子的价格。

二、省内外玉米种子生产动态比较。

种子体制改革后,种子治理 与种子生产经营正式分开,所谓政企分开,各行其职,一些分散的小公司不得不被兼并或解散或重新组建新成公司,为的是增强势力,发展壮大。如甜肃的敦煌种业公司与全球最大的种子公司——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合作入股,成立股份公司,拥有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集育种、试验示范、引种及种子生产、加工、推广、经营一体化的国内大型种业集团公司。近年还建成一条玉米果穗烘干、脱粒、精选、包衣、包装的全自动化生产线。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而与此同时,云南省内的一些国有小型种子公司却纷纷解体,让位于日渐强大的个体企业。当务之急就是要觅 找一条适合我县自己发展的路子,来站稳脚跟,打开市场。

只有与别人比较,才会找来 差距,才会努力发展。

三、新形势下我县玉米种子产业的发展思路与计策 。

1、面对连续变化的市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增加 农民收入为目标,强化政策支持,主攻相宜我县及周边县市种植的优质高产良种研发,主推增产增效集成技术,加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培养骨干龙头企业,构建新型的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和经营体系,连续提高玉米种子产业的整体效益。

2、内引外联,打破自我封闭,加强与科研院所及周边县市的交流与合作,主动招商引资,开展合作育种,合作生产,合作销售。2010年初,经县农业局、财政局及县种子公司多方争取,由省级龙头企业云南田瑞种业有限公司承担实施的500万千克优质专用玉米良种繁育和加工基地建设项目落户我县。该项目区选定在我县果树场、芳华镇和大莫古镇。拟建设5000亩优质专用玉米良种繁育基地,配套完善种子加工、仓储、检验设施、设备建设,建成一套每小时加工10吨种子的加工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将带动我县建成2万亩优质专用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年产优质专用玉米种子500万千克,农户制种收入可较种植普通玉米新增产值2000万元,每年可为250万亩优质专用玉米生产提供优质良种,可生产优质饲料玉米112.5万吨;种子加工生产线的建成,实现优质专用玉米育、繁、推、销一体化以及良种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包装品牌化,将推动我县种子产业化进程,促进我县及至全省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3、运用现代科技和手段选育优质、广适、高产、稳产的新品种,努力打造自己的名牌产品。建立和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扩大繁育力度。缩短育种周期,加快新品种的育种开发速度。

4、以质量为核心,加强责任感,科学地挠 好种子生产各个技术环节(包括亲本的筛选、区域的划定、种植质量(播种规格、塘播种量、播期长短、农家肥的施用、地膜覆盖)、父母本行比、花期调剂 、中耕治理 (包括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浇灌、排水)、去杂去雄、人工辅助授粉、砍除父本、适时收成 防霉变、精选入库等)及加工、包衣、标牌、销售的工作。对种子实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生产和治理 。

5、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增加 对种子基地的投入和建设。根据各乡镇基地的实际情景,因地制宜,进行规划和布局。主动争取项目扶持,推进“路、渠、管、池”配套的水浇地和“地平、土肥、水通、路通”的高稳农田建设,有计划地搞好轮作或不断培肥地力。定期或不定期对基地的基础设施进行管护和修理,夯实发展基础。加强公司+基地+农户的关系纽带,建立长期平稳的种子基地。并做好制种农户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工程,提高劳动者素养,能更好地为种子生产服务。

6、适度规模发展,把玉米种子产业培养成我县又一农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产业。随着制种农户的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制种面积逐年增加 ,从四、五年前的两千多亩发展来 今年的一万多亩。从一、两个乡镇发展来 四、五个乡镇,都有制种基地。而进入我县制种的公司也从一家发展来 三、四家。玉米制种产业正在我县健壮成长,逐步 发展为一优势产业。

7、强化杂交玉米种子生产集成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努力提高单产。依靠 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体系,加大良种良法集成技术推广力度。统一种植节令、统一区划、统一施用测土配方专用肥、统一病虫害综合防治。强化技术示范、培训和指导,大力提高科技奉献率和标准化生产覆盖率,促进玉米种子种植向“区域化、规范化、治理 制度化和精细化”趋势发展。

8、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加大人才培育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力度,提高企业员工素养,连续增强竞争力。

9、建立健全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加强种子生产经营治理 力度,使之规范化,杜绝假劣种子进入市场。

10、做好种子收购、加工、包衣、标牌和销售工作,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树立企业形象,并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总之,我县玉米种子产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要走一条可不断发展的路子。即要讲究发挥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效益;又要实现“生产要发展,生活要提高,生态要改善”的目标。努力把玉米种子产业建设成我县又一特色和优势产业,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平稳地发展。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