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12月21日讯
近期大连豆粕主力1305合约处于归调阶段,不过仍有60日均线的支撑。从期货价格定价权的角度来看,中长期豆粕仍是要上涨的,因为目前豆粕现货价格远远高于1305合约的价格。在具体的操作中,可参照60日均线作为大趋势的进场点和止损点,进行逢低买入操作。
宏观经济正坚强复苏
现象上,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表现坚挺,如欧美股市,中国股市上周五也强劲攀升,商品市场股指涌现暴涨;经济指标上,美国的失业率下行方向显然,非农数据喜人,全球第一、二大经济体的PMI指数数据有企稳向好迹象;动力源泉上,市场对美国财政悬崖表现乐观,QE4有利空出尽的成效,加之国内经济工作会议利好,全球宏观经济正处于坚强复苏阶段。
大豆出口进度显然快于往年
截至11月底,美豆出口累计占比为44.80%,而上一年度仅为27.77%,掩饰国际市场需求依然旺盛。这样的出口进度是在南美大幅减产、美国持续两年产量下行的背景下取得的,因而尤为引人瞩目,且对CBOT市场大豆价格的反弹构成支撑。此外,南美大豆的播种面积、未来天气情景、最终产量、运力等是当前的现实问题。巴西、阿根廷等南美主产国种植面积增加 、产量预期创历史新高等利空原因已逐步 被市场淡化,生长期的天气情景、收割期推迟、运力紧张等利多原因开始显现。在南美新作大豆上市前,国际大豆市场难有实质性利空涌现。
我国对豆粕的进口数量很少,也就是说我国市场的豆粕主要是依靠进口大豆来压榨。我国豆粕消费水平决定了大豆进口需求量,换言之,我国进口数据的冷暖变化对CBOT大豆市场构成显著影响。USDA最新月度报告预估我国2012/2013年度大豆进口量坚持在6300万吨,压榨量在6540万吨,均为历史新高,同比增加 6.36%和7.26%。亮丽的进口预估数据对美豆市场形成利好支撑,特别是在南美大豆严重减产、新豆上市可能延期的大背景下,这种利好具有强劲作用。
饲养市场全面归暖
我国人口全球第一,肉蛋奶等消费量也居第一。随着人口的增加 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居民对肉蛋奶的需求将保持 刚性增长,进而带动我国饲养业的壮大,形成对豆粕的规模需求。近期全国猪肉平均价坚持在23.92元/公斤,生猪收购均价为15.3元/公斤,比11月初上涨近6%。猪粮比归暖迹象显然,目前已站稳在盈亏平稳 点之上。农业部最新数据掩饰,11月份全国生猪存栏虽然较10月份有小幅下行,但仍处于历史高位,对饲料的刚性需求也仍坚持较大规模。
油厂“挺粕”效应
豆粕强势还涉及来 油厂的“挺粕”效应,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我国豆粕消费水平增速迅猛,生猪价格,而豆油消费增速相对迟缓;二是国家控通胀力度大,政策上把抑制食用油价格上涨作为一项重要手段,油厂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挺粕”是自然的筛选;三是由于我国油料进口量增加 较为显然,而消费较为温顺 ,油脂供应相对过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