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供求快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猪猪侠讯:养猪遭遇史上最长亏损期 湖北试点“生猪保险”保猪价

来源: 互联网   2014-07-27 23:25:54   查看:  次

猪猪侠讯:养猪遭遇史上最长亏损期 湖北试点“生猪保险”保猪价

  图为:杜德利的养猪场从今年3月起就开始减少存栏应付此轮亏损期

猪猪侠讯:养猪遭遇史上最长亏损期 湖北试点“生猪保险”保猪价

  图为:杜德利

  楚天金报讯 □文/本报记者解鸿震 图/本报记者曹大鹏

  面对“跌跌不休”的猪肉价格,不少人可能会为食 上便宜肉而窃喜。

  然而,也有人忧患,和几年前一样,猪肉价格大跌之后,“猪软弱”有可能卷土重来,我们食 来 的很有可能就是“天价肉”了。

  ——这就是“养猪周期”使然。不过眼下这轮养猪周期却让很多养殖户自己都看不懂,猪价归落时间之长前所未有。

  养猪业正在面临着怎样的艰巨 时刻?连日来,楚天金报记者走进猪场,倾听养殖户心声。

  养猪的尴尬

  成品猪“再亏也要卖”

  3月起已开始减少存栏

  6月10日,记者驱车来来 黄陂区王家河街,在一片距居民区几公里远的开阔丘陵地带,坐落着养猪大户武汉市天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德利的养猪场。“印象中,从2013年国庆节以后,生猪出栏价就开始下滑,今年春节后更像坐上了滑梯,来 4月下旬时滑来 谷底。最便宜时,只有4.80元一斤,每头猪要亏五六百元。”杜德利说,其实从今年3月份起,公司就开始减少存栏予以应付,同时主动争取融资,以保证公司常态运转。经历了5月昙花一现的猪价上涨后,现在,卖一头猪仍要亏损一两百元。

  经过几道喷雾、洗浴等消毒程序后,再换上工作服,记者才被答应进入养猪场。天气凉快 ,猪舍里,排风扇唤 唤 地转着为猪降温。

  不时地,还可听来 猪乱叫的声音。“每天都有母猪发情,需要种猪来配种。”杜德利说,猪的发情期要不断三天,21天后,就是下一个发情期。由于今年春节前后,生猪出栏价不断归落,一些小型养猪户干脆暂停配种,任凭母猪发情。

  要从根本上减少存栏,就必须减少母猪数量。“培育这样一头母猪,总共要花四五千元钱,而卖一头母猪,仅1000元。所以肯定 不能随便剔除 母猪。”杜德利指着一头200多斤的母猪说,母猪是三年一个剔除 期。不过,母猪一胎最多可产12个猪仔,对于一胎仅产9头以下的,以及那些经常死胎的、容易流产的患病体弱母猪,杜德利已经开始借机剔除 。“养猪是流水线,每天都有猪仔生下,有猪长大。成品猪若不卖,其他猪就没地方养了,不可能暂时扩大猪舍。”说这话时,杜德利眉头一皱,“再亏也要卖!若不卖,就归笼不了资金”。据杜德利介绍,一样 长来 90公斤-100公斤,是猪最佳的出栏重量,饲料转化率也最高。如果超过这个重量连续 养,跟以前比食 同样多的饲料长的肉却少了,“更不划算了”。

  目前,杜德利猪场里还有存栏近4万头。

  算算养猪账

  一头猪最亏时赔五六百

  “暴利时代”再难碰来

  对于养猪户来说,主要成本就是饲料。而近年来,随着玉米和豆粕价格的上涨,饲料成本攀升,令养猪户有苦难言。据费解,生猪每卖一斤,仅饲料成本就要五六元钱。

  猪粮比价,是同一时间段的生猪收购价和玉米饲料价格的比值。按照我国养殖行业规律,只有猪粮比价来 达6:1时,生猪养殖才基本处于盈亏平稳 点。猪粮比价越高,养殖的利润越高,反之则越低。出栏价每斤7.60元,才能保本,“而现在每斤才6.50元”。

  以养殖一头100公斤重的出栏生猪为例,杜德利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其中,这头猪从小养来 大,饲料成本为1120元;用于消毒和防疫的药配疫苗等成本,为80-120元;人工成本,80元;治理 费用30-40元;水电及设施修理等费用,40元;猪舍折旧费,50-80元;财务成本50-80元。

  这样算下来,养大这一头100公斤重的出栏猪,其养殖成本是1420元-1560元。

  以当日的出栏价每公斤13元来算,这头猪可以卖1300元。与其养殖成本相比,养殖户要亏损120元—260元。

  杜德利从2004年开始养猪。10年来,有赚、有亏、有平。与目前的“大亏”相比,几年前的“暴利时代”,也让他记忆犹新。时至今日,忆起往日辉煌,杜德利连连摇头,“估量 那个时候的收购价格是有史以来最高的了,今后再难碰来 ”。

  那是在2007年、2008年和2011年三个年份,一头100公斤的出栏猪,出栏价是每公斤20元,可卖2000元。扣除成本后,每头猪的盈利润高达七八百元。“当然,那个时候出栏量较少,饲料成本也较低。而今年4月份,每头猪要亏损五六百元,“与‘暴利时代’七八百元的盈利润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杜德利苦笑了一下。

  “猪周期”魔咒

  盈亏周期5年缩为3年

  此轮亏损不晓 何时来 头

  亏得看不来 头,周期规律捉摸不透,太反常让人看不懂……今年,对于广大养猪户来说,这些字眼常挂在嘴边。

  中小养殖户迷茫,就连像杜德利这样的养猪大户都有些不晓 所措。“这轮亏损期来 达一年半,太长了,我养猪十年,从没遇来 过。大家都很迷茫,对这轮猪周期捉摸不透,不晓 什么时候是个头。但现在必须挺住。”杜德利叹道。“猪周期”已成为一道套在养殖户脖子上的魔咒。

  2014年3月至4月,猪猪网曾就2014年养猪业发展方向进行了调查。在参与调查的1050人中,认为“猪周期”存在的占60%;认为不存在的占18.18%;说不清的占21.82%。此外,2013年养猪亏了,打算退出的占16.36%;缩小规模占41.82%;坚守的占41.8%。

  据费解,作为一种经济现象,“猪周期”是指“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规律性猪肉价格变化怪圈。其循环轨迹是: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 ——肉价归落——大量剔除 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规律其实很简单,就是猪肉价格上涨刺激养猪户主动性使供给增加 ,供给增加 使肉价归落,肉价归落打击了养猪户主动性造成供给短缺,供给短缺又使得肉价上涨。周而复始,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猪周期”。

  湖北省畜牧专家、猪猪网首席估量 师向远清接受楚天金报记者摘 访时表示,此轮归落,是30年以来亏损时间最长的一次。据其介绍,在2002年以前,是5年一个“猪周期”,即养猪户2年赚、2年平、1年亏;2005年以后,“猪周期”缩短为3年,即1年赚、1年平、1年亏。依此次周期运算 ,2013年全年亏损尚属常态,而来 了2014年春节前后,本应是开始“赚”的周期,但实际上却从今年春节后一直跌来 现在。其中,仅今年5月上旬涌现“昙花一现”的上涨。

  养猪户吐槽“三难”

  人难请、钱难贷、猪难养

  在杜德利的养猪场摘 访时,记者看来 ,不时地有饲养员进出场房,有老的、也有大学生模样的年轻面孔。“目前,我们的年出栏量是7万头,仅饲养员就需要六七十人。”杜德利慨叹,养猪最大的难处就是“人难请”。因行业尤其 ,养猪场均设在偏远的郊区,工作地较偏僻,而出于对疫情防治的考虑,工作环境都很封闭。“一样 两三个月,才能离开猪场一次,彻底地放松几天。平时,暂时需要买牙膏、牙刷之类的日常生活用品,只能请行政办公人员代买。”来自河南的一名老饲养员告诉记者。

  有体会、懂技术的老饲养员越来越力不从心;而一些专业对口的年轻人又不乐意干。

  杜德利的“第二难”就是“钱难贷”。要建一个年出栏1万头猪的猪场,至少需要投资1500万元。由于养猪是个高风险行业,抵押物也不被人看好,难有银行将目光抛过来。“猪难养”被杜德利回结为“第三难”。养猪,不光饲料贵,劳动强度大,关键是疫情控制。有时,疫情来得突然,控制不好就是一场灾难 。所以,必须提前防疫,“现在的疫苗投入,已经是几年前的几倍。很多疫情需要用进口疫苗 ”。

  价跌背后是盲目扩张,猪肉收储难调价格,新市场手段走上前台——

  “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能保猪价?

猪猪侠讯:养猪遭遇史上最长亏损期 湖北试点“生猪保险”保猪价

  图为:数据来源:湖北省物价局网站 制图:罗怿

  楚天金报讯 □本报记者解鸿震

  此次猪价跌跌不休的背后因素究竟是什么?整个产业如何走出目前的尴尬与痛楚?生猪价格再反常,诠释的仍是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基本规律。具体来 此轮“猪周期”,则是产能过剩、需求疲软。而在这看似非常简单的市场规律面前,政府部门又该如何在让市场起决定作用的基础上,为推动猪产业健康、平稳发展,更有效地有所作为,则是一个不小的课题。

  亏损背后

  盲目扩张致产能过剩

  业内人士不解:按往年的“猪周期”来看,今年本应是猪价走强的一年,为何却不断低迷?局外人也疑问:每年春节前均是猪肉价格上涨,为何今年春节前,这么反常地“跌跌不休”?就此,养殖户、畜牧专家和政府部门,均异口同声地说出四个字:“供多需少”。

  在黄陂养猪大户、武汉市天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德利看来,产能过剩,第一 是社会资本大量涌入,导致猪场大肆盲目扩张。比如,近年来,全国几家饲料和兽药方面的大型企业上市后,大量资本进入养猪业。

  再者,2003年以来,国家对养猪业实行补贴政策,本来是扶持养猪场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养殖,但很多养猪场却将这些补贴用在产能盲目扩张上。

  此外,由于养猪水平提高、疫情控制得好,出栏率提高,单体猪的出肉量也增加 ,市场上猪肉总体供应量自然也增加 。

  另据一业内人士透露,尽管国家每年进口的猪肉不足60万吨,量并不算大,但走私的猪肉和猪蹄、内脏等难以据统计,“而这些猪肉附属产品,一直是国内消费需求比较旺的”。

  湖北省畜牧专家、猪猪网首席估量 师向远清接受楚天金报记者摘 访时表示,猪肉价格自今年春节前反常归落,主要源于供应量偏大,导致产能过剩,而同时消费力反而偏弱。由于产能过剩,以至于今年春节前猪肉消费高峰都没有消化掉。加之,餐饮业不景气,受“三公”禁令等影响,猪肉消费量不足。

  另据国家农业部和国家据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称,2013年,全国生猪出栏来 达7.15亿头,创历史新高。全国13亿人口,这相当于平均每人要食 掉大半头猪才能全部消化掉。“今年的生猪出栏,分析仍会在7亿头左右。”向远清猜测 。

  产业调整

  市场给养殖户“洗脑”

  面对生猪价格不断低迷,不少养猪户的心理是“卖涨不卖跌”,筛选惜售、观望,100公斤重的猪本该出栏了却仍连续 养,导致生猪单体重量变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整体的产能过剩。

  另外,中国的养猪户普遍渴望值过高,渴望卖一头猪能赚四五百元。特别是近年来,一些房地产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认为养猪来钱快,受急功近利心理促使 ,纷纷涌入养猪业。

  向远清认为,那些土生土长、由小来 大发展起来的养殖户,才是带动猪产业健康、平稳发展的中坚力量。对于他们而言,养猪事业想做大、做长远,更应理性看待这个利润,“每头猪赚100-300元,就算比较常态了”。

  摘 访中,一些养猪户还普遍反映,在生猪产业链上,还存在一些潜规则。比如,湖北省大型生猪屠宰企业就那么五六家,不排除他们联手“有意 压价”。而对于大量养猪散户来说,活猪中间商在收购时,面对低迷行情,有时也会有意 压价。“不论我们亏损多少,中间商和屠宰企业都不会亏。就连卖肉的摊贩,现在一头猪也能赚一两百元。”江夏一养殖户透露。

  向远清认为,从长远来看,此轮“史上最长亏损期”对于养猪业来说,并非全是坏事。这是重新洗牌之机。那些科技含量低、基础设施差、资金状况比较差的养猪户将被市场剔除 。试水资本大鳄也变清醒,不再盲目投资扩张。市场将逐步走向理性。

  猪价调控

  猪肉收储仅是“安慰剂”

  许多人打趣称,中国的CPI就是“猪肉价格指数”。记者从国家据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费解来 ,猪肉价格与相应月份的CPI涨幅基本契合。

  从2013年国庆节后来 现在,生猪价格不断低迷,仅在今年5月,受端午节消费拉动和市场炒作原因影响短暂上涨,但同比仍为下行。今年5月份,猪肉价格拉低我省CPI(同比上涨2.1%)0.03%。

  而在2011年,猪肉价格暴涨时,肉价拉动我省CPI(同比上涨5.8%)全年上涨0.9%。

  湖北省据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表示,猪肉价格的震荡,对CPI的影响较显然。因此,当猪肉价格震荡较大时,政府部门会对其适当调控一下。

  我国一直以来实施猪肉收储政策,以对市场进行调剂 。不过,不少业内人士却认为猪肉收储的成效甚微。

  2014年4日15日至5月20日,湖北省畜牧兽医信息网与猪猪网曾向养猪业人士作专项调查。在参与调查的1501人中,认为政府对生猪市场价格调控机制应加强的占26.27%,坚持现状占3.39%,应退出的占70.34%。同时,认为国家猪肉收储政策对生猪市场影响庞大的占9.32%,比较大占15.25%,没作用占75.42%。

  认为要建立生猪市场平稳的长效机制的主要途径是,靠政策性补贴的占16.95%,保险业参与的占41.53%,参加订单交易的占41.53%。

  超过七成的业内人士并不赞成猪肉收储等国家调控政策的实施。以今年国家实施的两次猪肉收储6.5万吨和8.8万吨来看,折算成所收购的生猪,是200万头左右。而根据目前的产能,平均每天出栏的生猪就达200万头。

  向远清表示,国家猪肉收储政策是开释信号,属政策引导,是对市场的“心理安慰”,养猪网,在短期内可以起来 一定作用,但从长远来看,作用有限。

  调查中,很多养殖户建议,应该遵循市场规律,逐步 减少政府干预。

  解决之道

  我省试点“生猪保险”

  与大蒜、生姜种植不同,养猪产业投入更大、生产周期更长,涉及面更广,所以更容不得极端震荡,因为代价太大。

  湖北省物价局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市场永远比政府智慧,要相信市场的自我调剂 力量。而当市场失灵时,政府部门也会在适当时机,摘 用适当手段进行调控。

  湖北的养猪业如何才能健康平稳发展?

  向远清建议,从长远战略来看,宜建立养猪基金,并可将国家部分补贴转化为基金;而从具体操作来看,时下,可以推广试点“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简称“生猪保险”)。

  记者另从湖北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费解来 ,今年5月底,我省生猪保险正式启动,并率先在松滋、公安、潜江、麻城等地试点。当生猪出栏行情低于6:1的猪粮比盈亏线时,由保险公司予以补贴差额;当高于盈亏线时,则由养猪户享受相关收益。保费,由政府补贴出大头,养猪户出小头。先期,主要在养猪大户中推行。

  此前,全国已有北京、湖南、浙江和重庆等地试点推广生猪保险。

  记者从平安财产保险湖北分公司费解来 ,6月4日,我省“生猪保险第一单”在松滋产生 。截至目前,已有七八家养猪大户投保,所投生猪总量接近3万头。据介绍,养猪户对此比较主动。目前,每头猪保费一样 为24元,其中,政府补贴14元、养猪户自掏10元。

  生猪价格究竟何时才能走出寒冬?据向远清猜测 ,来 今年9月份,受国庆节和元旦、春节的拉动,生猪行情或将步入正轨。而来 明年,猪肉也不会变成“天价肉”,因为经过此轮调整后,暴涨不会再涌现。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