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报记者 甜晓妹
通讯员 张先伍
图/本报记者 仲冬竹
中国江苏网11月13日讯 11月12日一大早,铜山区张集镇张楼村五组村民张贤朋就以7.2元一斤的价格,将40多头肥猪卖给了徐州天一集团。“我这一茬猪纯收入在2万元左右。没想来 我一个残疾人还能靠养猪发家致富。”张贤朋拿着厚厚一沓钞票喜滋滋地说。
今年38岁的张贤朋靠着残疾之躯以不屈的斗志,向命运发出挑衅,成为远近著名 的养猪大户,被周围的村民形象地称为“猪司令”。
1994年,张贤朋因车祸造成腿4级残疾。为治他身上的伤,家里已欠下十几万元的外债。
绝不能成为家庭的负担。伤势刚好,张贤朋就架起双拐,开始他新的人生。他先后开过商店、加油站等。
2004年,张贤朋筹措了3万元,建了12间、200平方米猪舍,购买了40多头仔猪、4头母猪。当年,他的4头母猪繁育了18窝100多头仔猪,40多头仔猪也成功出栏,共获利2万元。两年后,他又加建了6间、300多平方米的猪舍,生猪存栏量已达200多头,母猪13头。他的小日子也愈加红火。
正当张贤朋准备在养猪业大干一番的时候,2008年、2009年一场猪瘟病却给了他深重打击。“当时我的13头母猪仅剩一头,生猪全军覆没,穷的连本钱也没有了。”张贤朋归忆当时景象时沉痛地说。
绊倒了再爬起来,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2010年,张贤朋又向亲朋借了7万多元,除留下2万元的饲料钱外,用5万元买了150头仔猪,当年获利4万多元。之后,他买了6头母猪,半年后又买了10头母猪、40多只羊。
“养羊我确实赚了一小笔钱,当时二块七一斤买的,三年后,养猪网,十二块钱一斤卖的,共赚了5万多元。”张贤朋说,之后他就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养猪上。
如今,张贤朋已建了24间猪舍、近500平方米,养殖规模来 达800多头,母猪16头。虽说养殖业不平稳,张贤朋最多的一年纯收入达20多万元,少的年景也能来 达两三万元。
谈及今后的发展,张贤朋说:“我准备把本村及邻近村的养猪户组织起来,成立一个养猪合作社,与饲料厂直接挂钩,降低养殖成本,并在技术等方面扶持更多的养猪户,来 达共同富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