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 记者 龙在全 摄
访谈人物
朱善璐,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留校工作来 1996年。此后15年,曾担任过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等职。今年3月任江苏省委副书记,不来 半年后,今年8月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
12日至13日,来自全球的近300名北大校友代表齐聚重庆,参加两年一届的校友会。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履新不久的北大党委书记朱善璐以及校长周其凤、常务副校长吴志攀等校领导,一个不少涌现在重庆的会议现场。
如此高规格的团队来重庆做什么?一流大学为何如此器重校友资源?作为中国高校的佼佼者,北大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多远?带着这些焦点问题,本报记者在校友会间隙专访了朱善璐。
市校合作
拟在两江新区设工作基地
记者:对于北大来说,你是一位熟人,不仅毕业于北大哲学系,还留校任职13年。此次归来 母校工作,感受如何?
朱善璐:从在江苏任职来 归母校工作,已经两三个月了,现在还在边调研、边学习、边开展工作。其实,虽然我离开母校北大有十多年,生猪价格,但在地方也负责过教育事业,可以说与高等教育有不解之缘,有很深厚的感情。今天又和这么多校友在绮丽的重庆相聚,感来 非常亲切。
记者:这次在重庆举行校友会,领导班子几乎来 齐了,为何如此器重?
朱善璐:对于校友会,不管是北京大学的党委或行政,还是我和周(其凤)校长都非常器重。对于任何一所大学来说,都要看来 它们的校友在母校发展建设中,在所在各地区的发展过程中,以及为国家和民族发展过程中所作的重要奉献,付出的劳动和聪明。
我们器重校友,是因为只有他们的奉献 、他们的付出才有北京大学,才有北京大学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的奉献。
记者:北大与重庆将通过哪些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朱善璐:开会前,我们就向薄书记汇报过,这次来 重庆有三个任务:学习重庆、促进合作、开好校友大会,外加看望在渝的校友。同时,北大此次还和重庆签署了一个重要的战略合作协议,拟在决策咨询、科技开发、教育合作、人才培育、产业合作和文化发展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
其实合作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包括北大正在两江新区建设北慷慨正医药产业基地。对于今后与两江新区的合作,北大也将连续 从人才输出,产业合作等方面加强交流。我们还考虑今后在两江新区设立北大的工作基地,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