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中产阶级饮食结构升级的需求,并平稳国内饲料供应价格,中国正在加大从美国的玉米进口量。来自大洋彼岸的巨额订单正改变美国中西部的农场。
7月份中国对美国的玉米进口订单来 达了2100万蒲式耳,这一数字超过了最初美国政府估量 的中国全年进口量。而在8月份初,中国又购买了总计2200万蒲式耳的美国玉米。玉米能制作甘味剂、淀粉,并且是一种重要的饲料。
玉米价格在过去一年里几乎翻倍,CBOT12月交货的玉米价格周二上涨了7.5%。来 达每蒲式耳8.275美元。
美国农业部目前分析,在2011-2012的种植周期,中国通过各种渠道将从美国进口7900万蒲式耳的玉米。而一些粮食商品交易员更为乐观,他们认为中国的从美国农场的进口量将来 达2亿蒲式耳。
不过相对于目前美国18亿蒲式耳的全球出口量,美国给予中国的进口份额依旧偏小。
美国粮食出口商正在满足中国的需求追加投资。美国粮食巨头邦吉(Bunge)和两个亚洲合伙人,将在朗维港投资2亿美元,建造一个粮食散货码头。生物科技公司Monsanto正在同中国的合作伙伴中化集团进行深入合作的谈判,两家公司2001年合资建立了一家玉米饲料配种工厂。
《华尔街日报》认为,中国政府激增订单主要是为了满足其国内中产阶级升级饮食结构的需求。更多富裕后的中国人推高了猪肉消费,政府又推广农民摘 用玉米作为主要的饲料养猪。而中国对果汁等软饮料消费的提升也导致了玉米作为原料的甘味剂需求上市。
此外通过进口玉米保证饲料供应平稳,也是中国政府控制通胀,反常 是食品通胀的一个重要手段。7月中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8%,影响总价格水平上涨约4.38个百分点。
美国农业部预期中国今年用作饲料的玉米将来 达50亿蒲式耳,生猪行情,比5年前增长20%。
富国银行经济学家Michael Swanson认为,如果中国人均肉制品消费在目前的基础上翻倍,即来 达美国的人均水平,中国每年必须再增加 240亿蒲式耳的玉米消费,这相当于美国年玉米总产量的两倍。
“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能满足如此大的粮食需求,”Michael Swanson说,“光设想一下中国在朝那个趋势挪动就足够令人震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