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的备货高峰或将再度使得豆粕市场处于紧张格局
今年收储价未提升,让原本期待高价销售的农户与贸易商大失所望。不过,就4600元/吨的价格而言,其已远远高出进口大豆价格约10%,这实际仍利于国内豆类市场。

随着美豆收割接近尾声,国际大豆价格出现 出一定的疲软态势,进口成本降低给国内豆粕市场带来一定压力。不过,强劲的中国需求和良好的大豆压榨利润,限制了国际大豆下滑幅度,并且,我国豆粕供应仍旧 偏紧,豆粕市场难以涌现单边行情。
美豆丰收压力已消化
美国农业部11月供需报告公开后,美豆丰收预期得来 确认,且基本符合之前市场预期,大豆单产在43蒲式耳/英亩,产量分析为8866万吨。市场早早预期来 单产和丰收数据,因此报告虽然偏空,但未出意料,从而使得美豆市场完结了近两个月的跌势。这对于国内豆粕市场而言,无疑具有一定的支持作用,并使国内豆粕市场进入盘整格局。
美豆压榨与出口良好
由于最近几个月美国与我国大豆压榨行业利润非常丰厚,我国企业早早预购了美国大豆,同时,美国自身压榨量也有所提高。截至10月31日,美豆出口预售已经完成3324.74万吨,完成年度出口计划3946万吨的84.26%,中国养猪网,亦高于去年同期的2594.16万吨。其中,我国购买量来 达2114.82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1599.83万吨纪录水平。而NOPA公开的美国月度压榨报告数据亦验证了美豆压榨量提高。其中,美国10月大豆压榨量为1.57063亿蒲式耳,高于9月的1.0868亿蒲式耳的压榨量,亦高于去年10月的1.53536亿蒲式耳的压榨量。出口与压榨良好,自然利于豆类市场。
大豆收储价已经敲定
近日,以保护农民种植效益、保护国产大豆产业链为目的的大豆收储政策如期公开,但以去年4600元/吨的价格进行收储,令市场一时难以适应。自2008年开始,我国每年都进行国产大豆暂时收储,且收储价格逐年提高,但今年收储价并未提升,让原本期待高价销售的农户与贸易商大失所望。不过,就4600元/吨的价格而言,其已远远高出进口大豆价格约10%,这实际仍利于国内豆类市场。
豆粕仍处紧平稳 格局
由于11月中旬之前进口大豆来 港量仍比较少,国内豆粕整体供应仍处于偏紧状态。截至10月15日,国内豆粕库存44.9万吨,较一周前增加 0.7万吨;未执行合同为150.5万吨,较一周前增加 17.2万吨;这掩饰国内豆粕需求仍旧 强劲,且仍处于现货紧平稳 状态。并且,12月中旬以后,饲料企业仍有一个年前备货高峰期,这也将使得豆粕现货价格坚持高位。
综上所述,虽然后市美国大豆陆续来 港会给国内豆粕市场带来一定的供应压力,但因合同预售较为良好,且春节前的备货高峰,或将再度使得豆粕处于紧张格局,加之国内大豆收储即将展开,以及美豆出口速度较快,未来一段时间豆类市场会受来 支撑,豆粕期货不宜过分看空。
(作者单位:金石期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