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5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各机构日前猜测 普遍认为,5月份CPI同比涨幅将显著归升,各机构猜测 中值为2.5%,相较于国家据统计局上月发布的4月份CPI同比增速1.8%的数据涨幅显然。
就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分别摘 访了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和讯信息首席估量 师文国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以期对当前物价形势以及即将公开的5月份CPI进行展望。
农产品特别是猪肉价格带动归升
文国庆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摘 访时表示,5月份CPI指数或涌现显然上涨,但涨幅不会反常 大,且主要受来 翘尾原因、猪肉价格以及去年同期低基数的影响,环比来看没有涌现超常规的增速值,通货膨胀的危险信号并未涌现,全年CPI涨幅超过3%的可能性非常小。
对此,李国祥在接受本报记者摘 访时也认为,今年5月份CPI上涨主要受来 食品价格的拉动。他指出,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在于禽肉蛋以及牛奶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显然上涨。
李国祥强调,猪肉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实际上是一种非常主动的变化,因为4月份猪肉价格过低,导致整个生猪生产行业基本难以来 达产出效益,涌现亏损,对整个生猪市场的平稳会产生不利影响,“猪肉价格的归升虽然不能保证全行业立刻 纯利,但至少有一部分企业会纯利,对后期的猪肉供应会有一定帮助。”
刘元春也对本报记者表示,5月份CPI归升幅度可能会超过0.6个百分点,但这种上涨幅度很常态。他认为,最主要的影响原因在于食品价格的变化。此外,服务类和劳动密集型商品的价格在成本推动下还是处于上扬的态势,生猪价格,也同样拉动了物价指数的上涨。
刘元春表示,当前,工业品出产价格指数(PPI)依旧处于负增长状态,因素在于重要的原材料价格5月份仍处于下降态势,但总体来看环比还是没有涌现正增长,“因此,5月份PPI指数同比和环比都可能涌现负值,但变化也不会太大。”
物价可能连续 轻微上涨
刘元春认为,目前来看,CPI未来还会连续 归升,但是归升的幅度不会反常 强劲。除了“猪周期”逆转外,粮食价格依旧存在不确定性,“当前,粮食价格上涨可能在国际粮价下滑的背景之下有所缓和,但从中长期来看,粮食价格保持 6%—7%的增长速度应是正常。”
刘元春强调,虽然物价指数可能涌现阶段性上涨,但幅度不会反常 大,因素在于:第一,今年以来,整体经济运行涌现略微下降的态势,总需求依旧相对疲软;第二,对于猪肉价格的逆转,国家可摘 取一些措施,虽然不能完全排除 震荡,但会起来 缓和作用。
对此,李国祥持相同观点,他认为,从5月份开始,CPI涨幅很可能连续 扩大,但会保持 在合理和轻微的水平,与2011年全年CPI涨幅达5.4%相比,目前压力是非常小的。
此外,刘元春还强调,不能忽视公共服务和资源类价格改革的影响,例如资源税以及自来水价格的调整,对CPI指数的影响还是较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