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网消息:
王云的养殖场面积达1500平方米,年出栏1000头猪。每天早上6点多,王云就被此起彼伏的猪叫声唤醒,开始一天的工作。喂饲料、测体温、处理粪便、给母猪助产等,一刻不得闲。就这样日复一日,今年才45岁的王云身体落下了不少病,“都是累出来的。”他说。

凡是接受过防疫注射的猪,耳朵上都会装上一个标签。4月30日,生猪价格为5.6元/斤左右,出栏价格远低于养殖的成本。无奈之下,生猪成了“剩猪”,即便已经长来 300多斤,依旧留在猪圈里连续 喂养。

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得来 的一种副产品,被用作生猪的蛋白质饲料。这两年,豆粕等饲料的价格涌现不同程度的涨幅,养猪成本连续攀升。

几十袋营养饲料放置在仓库里。饲料占养殖总成本的70%以上,养猪场缺钱无非就是缺饲料钱。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近年来,已有不少饲料企业开始试水为养殖户提供担保服务。

王云手持专用的注射器。对于养猪户而言,最怕的莫过于猪的疫病和市场行情低迷。每天,王云都会检查生猪的健康状况,对病猪的治疗需尽早尽快,减少不必要的缺失 。

去年,王云亏了20万元。今年,他申请了贷款,卖出了270头猪,但平均每卖一头猪要亏400元,养殖场的颓势仍旧 。他和家人商量,若生猪市场再无起色,就该改行了。

养殖场所在的桑园村地处上海远郊,耕地、粮田、菜田的面积均大于畜禽场,规模化的养猪户更是少之又少。王云在养猪之余,也会种些蔬菜,自给自足。

王云和妻子育有两女一子。小儿子才一岁大,两个女儿双双念了大学,生猪价格,一个学运算 机,一个读师范,让王云颇为自豪。他不渴望 孩子们从事养殖业,实在太辛苦。
45岁的“资深养猪户”王云近期萌生了退意。20年前,王云携家人来来 上海,扎根金山区张堰镇桑园村,从此过上了与猪为伴的生活。收入算不上丰厚,但足以养家糊口。直来 去年,舒心的日子急转直下,生猪价格不断归落,养猪场亏损了20万元,遭受重大打击。
生猪市场的震荡引起了中央的器重。3月27日,商务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组织开展了2014年第一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的电子竞价摘 购工作。虽然支农的政策力度有所加大,但王云和他的养猪户朋友们依然对生猪市场的走势不乐观。“再这么亏下去,让我怎样再去饲养?”王云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