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供求快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生猪价格汇总:豆粕过山车:还要怎么跌归回吗?

来源: 互联网   2014-06-28 06:41:24   查看:  次

财新网-新世纪


  在价格调控的强盛压力下,压榨企业通过挺粕完成利润


  豆粕期货怎么涨上去的,还要怎么跌归回吗?


  从今年6月起,大连商品交易所的豆粕期货主力合约1301开始了一轮尤其迅速的单边涨势,价格已从6月1日的3109元/吨,上涨至9月4日的4366元/吨,涨幅逾三成。但从9月17日开始,豆粕期货持续两日重挫,18日单日暴跌逾4%,收于4002元/吨,19日主力合约1301报4040元/吨。


  三个月以来,豆粕一直是多空双方青睐的焦点品种。数据显示,今年5月4日,豆粕1301合约持仓量来 达237.3万手,创出历史纪录,8月21日,持仓量来 达256.9万手,再创历史新高。


  相伴 持仓量的放大,豆粕主力1301合约成交量不断增长。大连商品交易所的数据显示,7月12日,豆粕1301主力合约创四年来最高,日成交量达736.3万手。


  豆粕期货持续三个月的暴涨导致了下游养殖企业怨声载道,发改委的约谈则引发了有人炒作的疑惑。


  但业内空前一致地看多声,也使得这次豆粕的牛市有别于过去对绿豆、大蒜的短期炒作。然而,最近两日的暴跌行情难以捉摸,这是利多出尽,还是牛市中的短暂休息 ,或是仅仅是又一轮的资金博弈?


  豆粕牛市


  豆粕是大豆压榨豆油后的一种副产品,由于富含丰富的蛋白质,主要应用在饲养生猪、家禽等原材料上,饲料消耗占来 每年中国豆粕需求部分的90%以上,2011年饲料消费豆粕4550.7万吨,消费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豆粕的价格除受宏观经济原因的影响外,还存在诸多影响原因,包括大豆的产量、豆油价格、豆粕库存等均会对豆粕价格产生影响。同时,榨油厂的压榨利润还会间接影响豆粕的供应量。


  国内现货、期货市场的豆粕价格主要取决于进口大豆的价格。自去年年底豆类价格见底后,今年初开始豆类价格相继走高,国际市场豆粕价格领涨、大豆跟涨,国内市场是豆粕价格跟随国际盘上涨,国产大豆价格处于跟风地位,涨幅较小。


  国际市场大豆价格的走高,主要源于南美豆减产、美国大旱、需求旺盛。


  作为全球大豆主要产区的美国,正遭遇50年来不遇的洪涝。今年6月以来,有近三分之二的农作物种植地区严重洪涝,受灾程度堪比上世纪50年代。


  美国农业部(USDA)9月11日发布的月度报告数据显示,美国大豆产量预估7168.5万吨,低于8月预估7326.3万吨,已持续三月下调产量预估。


  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最新作物周报显示,美国大豆收割工作完成了10%,比一周前提高了6%,收割工作进展顺利。


  美国豆粕主力合约1301价格从6月1日359.92美元/吨,一路走高。9月4日,美豆粕1301收于527.9美元/吨,来 达近一年来历史最高点,涨幅超30%。


  国内6月1日豆粕主力1301价格也跟着美盘的暴涨一路上冲。


  “美国洪涝天气导致的减产是此番豆粕涨价的关键因素。大豆的主要供给国产出不足导致全球的供应失衡,这是最基本的供需关系在起作用。”东证期货公司总经理党剑告诉财新记者。


  银河期货副总裁李军表示,“除了美国洪涝导致的大豆减产,还有中国农产品自身的夺 地问题,农产品种植面积连续在缩小,一旦天气不好,价格就把持在人家手中。”


  中国是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2011年产量1500万吨,进口5246万吨,从美国进口2235万吨,约占进口总额40%。


  上述估量 师还告诉财新记者,“目前,中国农产品的价格普遍偏低,中国处于后工业时代,农产品的价格上涨跟发达国家的历程是一样的,这种农业补涨现象十分常态。”


  由于年内南北半球的普遍减产,国际市场大豆供应严重紧缺,为应付旺盛的需求,大豆价格在南美新豆上市前将居高不下,中国的大豆进口成本也是水涨船高,相应的豆粕价格必然坚持高企。


  此外数据显示,今年生猪的存栏量处于历史高位,6月全国生猪存栏量46213.24万头,同比增长3.6%。豆粕作为禽类和猪饲料中的重要蛋白质来源,饲料需求的增加 亦带动豆粕消费的高速增长,且豆粕在蛋白质含量和适口性方面,相对其他粕类具有显然优势,受替代产品的冲击相对有限。


  挺粕主力


  在豆粕价格连续攀升的种种原因中,除了天气、供需等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中国原因,就是压榨企业渴望 在豆粕期货上开释价格压力。


  油脂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长期被划定在国家调控政策的重点监控范畴之内,大部分压榨企业不敢随意涨价。


  今年8月初,发改委约谈压榨企业,因素是部分压榨企业上调了小包装食用油价格,很快,约谈成效显现,食用油价格在大豆价格连续上涨的情景下并未涌现大幅度涨价的现象。


  夹缝中生存的压榨企业一方面面对大豆价格的连续上涨,另一方面还要严厉遵守国家调控豆油价格的政策,为了保证一定的利润,大量压榨企业筛选在豆粕期货市场上进行操作保证利润。


  大豆被压榨成豆油和豆粕两种副产品,压榨利润简单来看就是豆油和豆粕的销售收入减去购买大豆的成本,在期货交易中被称为压榨价差。大豆加工商们对大豆、豆粕进行价差交易以来 达保值目的。


  如果压榨价差大于大豆加工商们预期的加工利润时,大豆加工商会买入大豆期货合约,同时卖出豆粕、豆油期货合约。这样在期货市场对压榨利润的保值操作能保证加工商获得高于预期的加工利润。同时,投机商会参与来 价差的交易中来。由于国内没有豆油期货,压榨价差就成了大豆和豆粕的价差交易。


  大连商品交易所交易的大豆一号和大豆二号合约,由于与压榨企业所用的转基因进口大豆标准不一,交投一直不活跃,难以承担压榨企业套期保值的任务,豆粕期货则因为相对同质化,成为大量套保套利资金争夺的战场。


  6月中旬,大豆现货价格在3450元/吨左右,豆粕期货1301合约价格为3250元/吨。榨油厂预期大豆成本将连续提高,而豆油价格被限制,压榨利润越来越薄,很多压榨企业都在大商所买入豆粕期货合约,渴望 能通过豆粕期货价格的上涨来实现期货纯利大于现货亏损。


  “目前国内油厂挺粕以坚持压榨利润的做法已经成为正常。”一位期货公司的人士说,“不这样做油厂全得死。”


  不过,豆粕作为蛋白饲料,是畜禽、水产养殖的主要饲料来源,豆粕价格的连续上涨已经减少了豆粕用量,但不能完全替代。饲料价格带来的后续效应是猪肉、蔬菜、鸡蛋、牛奶等诸多产品价格的上扬。


  8月底,发改委再次约谈压榨企业,请求不要再热炒豆粕价格,不要挤压下游饲料、养殖企业的利润。


  压榨企业在6月以来的这轮豆粕暴涨中获利良多,加工利润已经从5月的几乎不赚钱一度提高至500-600元/吨,算得上是近两年来利润水平的最高值。


  “由于豆粕期货价格比现货价格低很多,现阶段套保商们锁定价格的时候或会遇来 困难,”一位大宗商品估量 师告诉财新记者,“压榨企业的套期保值已经做得相当自如了。整体的操作模式大概是在国外多单买大豆,在国内做空大豆,也可以做空豆油和豆粕。油厂会根据市场的情景调整量,根据价差进行锁定。”


  博弈资金


  一位业内期货估量 师向财新记者表示,“对于多头来说,资金是在期货市场中拼杀的关键。大部分做空的人,主要是大豆和豆粕的供应商做套期保值的,以此对冲未来不确定的价格风险。”


  还有观点认为,中国的资金导向变了,开始炒作一些价格相对低的东西,农产品的价格相对偏低,引发资金的追逐也很常态。


  “随着豆粕价格的暴跌,海外市场大量的资金可能会转向受QEⅢ影响较大的风险资产,比如黄金、白银等金属类产品。而国内期货市场的资金流向跟海外不同,它没有自己的逻辑,只是跟随市场震荡筛选资金流向。”一位大宗商品估量 师说。


  此前被热炒的农产品期货还有白糖。2010年初,国际糖市增产,养猪论坛 ,进口糖成本大幅下行,导致国内郑糖指数大幅下行,5月中旬来 达最低点4672点。随后由于甜蔗种植期内天气问题导致的供给不足,11月9日,郑糖指数创下历史新高7447点,较此前上涨59.4%。紧接着11月11日由于国际糖市大幅下挫,加之国内进入新榨季节,供应紧张局面缓解,受此影响郑糖指数大幅下挫,2010年底企稳徘徊在6200-6600点区间。


  现货市场的农产品也曾掀起几轮热炒。2010年大蒜、绿豆等农产品的几十倍的暴涨让人瞠目结舌,一度高过鸡蛋、猪肉等价格,让囤积炒作的投机商趁机大赚了一笔。资金热炒的结果,导致盲目扩大种植面积,最终引发供大过求,价格一落千丈。


  上述估量 师说,“每个阶段不论是在期货市场还是现货市场,都会涌现热炒的品种。尾随豆粕此轮爆炒之后,未来几年可能会复制此番行情的是大连黄大豆一号。”


  对看空豆粕的一方来说,“国家不答应粮食涨价太高,要控制CPI、控制物价。当然还存在一些投机商,他们追逐的不是对基本面的判定 ,而是价格的震荡,这种做空不是有计划的,只是相机行事。”业内估量 师告诉财新记者。


  “投机商现在亏损很多,但其实他们压力也不大,真正亏得比较大的是套期保值商,是那些卖豆粕的人,他们手上存有现货。”大连商品交易所9月19日仓单数据显示豆粕库存34910吨。


  今年上半年在铜期货上做空获利丰厚的颉昂投资,再次做空豆粕。对于颉昂投资此次做空豆粕缺失 惨重的坊间传言,财新记者向颉昂投资内部人士得来 证实,“我们这段时间调整了在豆粕期货上的投资策略,已经转向多单。”颉昂投资的副总经理说。


  “豆粕现在的价格确实有点过高了,接下来可能面临着归调,但归调并不一定代表涨势的完结。”李军表示。


  9月17日,大连商品交易所的豆粕主力合约暴跌4%,现货价格也涌现不同程度跌幅。


  一位大宗商品估量 师则告诉财新记者,“我认为豆粕期价接下来会有一个大的下跌,时间不会太长。”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