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河南频道4月21日电 题:蔬菜滞销、肉价跳水 农产品价格如何走出“过山车”怪圈 新华社记者于文静、雷敏 近期,媒体报道河北、海南、河南等多地涌现蔬菜滞销,菠菜、芹菜、莴笋等价格不断走低,有的甚至跌来 几分钱一斤;与此同时,“二师兄”猪肉价格连连跳水,令很多养殖户农民叫苦连天。 蔬菜、猪肉价格缘何再现“过山车”式大变化?农产品价格何时才能摆脱剧烈震荡怪圈?如何切实避免菜贱、肉贱伤农?记者就此摘 访了业内专家。 多重原因造成蔬菜、猪肉价格归落 农业部16日数据显示,近期猪肉价格不断归落,猪肉周均价每公斤16.50元,环比跌1.8%,已持续第9周归落;重点观测的28种蔬菜中有15种价格归落,周均价每公斤3.89元,环比跌0.5%,已持续第10周归落。西葫芦跌幅最大,为10.6%;韭菜、黄瓜、莴笋和蒜苔跌幅在5%至10%。 中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近期的蔬菜价格归落、滞销,有季节性震荡的原因。天气转暖,蔬菜集中上市,导致价格下降。同时,更直接因素是供过于求。“看来 此前一些蔬菜品种的价格高,农民大量种植,结果涌现过剩,造成菜贱伤农。”李国祥说。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内贸信息中心估量 师陶炜煜表示,多重因素造成此次猪价不断归落。其中,生猪行业产能偏高是主因。同时,春季处于传统消费淡季,节后一段时期是肉制品加工企业的生产淡季,对肉类原料需求量减少,以及受餐饮行业增速低迷影响,猪肉消费需求不旺,这些原因共同造成猪肉价格下降。 二季度后期猪肉价格有望止跌归升 专家分析,蔬菜生产周期较短,价格归落不断时间有限,未来猪价跌幅将趋缓,二季度后期猪肉价格有望止跌归升,第三季度猪价有望涌现显然归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指出,今年3月底国家启动首批冻猪肉收储,虽然收储量较小,对整个供需现状影响不大,但从信心层面给予养殖户一定支持。随着收储工作的后续开展,将会有助于猪价止跌。 “五一节有望短期提振猪价。”朱增勇说,根据2月份农业部4000个观测点存栏数据,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下行,解释近3个月已经逐步消化供应过量生猪,后期生猪出栏量将逐步放缓,有利于后期猪价企稳。 “如果上半年没有重大疫情发生,下半年生猪供应会比较稳固 ,猪价将会逐步归升来 成本线以上的价格水平,但不会涌现像2011年那样大幅上涨的现象。”朱增勇说,一样 一个完整的猪周期在35至38个月,在猪价近3年创新低后,下半年有望进入新的价格周期。 加快推动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民更紧密合作 对于当前的蔬菜滞销、肉价归落问题,专家们建议,政府部门要千方百计摘 取措施帮助菜农、养殖户觅 找市场销路,通过组织农超、农校、农企对接等活动,扩大网上推介服务,扩大销售半径,解决滞销卖难的燃眉之急。 李国祥表示,从长远和根本来看,要改变产销结构,破解农民难以得来 有效信息的问题。要进一步出台政策,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形成更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关系,鼓励 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促进农民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 陶炜煜建议,要提高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避免大量资金快速进出生猪市场,影响生猪生产。加快研究生猪期货,规避市场风险。大力推广公司加农户的模式,生猪价格,促进生猪产销平稳 。加强生猪市场观测预警,及时发布生猪信息,引导养殖户合理调整结构、规避风险。(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