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豆粕市场归顾及2010年展望 一、2009年豆粕市场归顾 (一)、2009年豆粕期现价格走势归顾 上半年,南美减产和美豆库存降低的炒作,再配合上世界经济的复苏,豆粕期货价格开始归暖。但是其中也涌现了“猪流感”等小插曲,豆粕价格步履蹒跚地站上3200元/吨。 第二阶段:2009年6-9月份 美豆生长期天气良好,美国农业部对新年度大豆产量的预估不断上升,创纪录的单产令国际大豆价格整体备受承压,大连豆粕期货价格下跌至2700元/吨邻近。 第三阶段:2009年9-12月份 2009年的豆粕现货市场,整体出现 一种波动上升的态势。大连地区现货价格自3200元/吨起步,第四季度因进口大豆延迟来 港,豆粕库存紧缺,价格一度涨至3750元/吨,养猪网,部分地区港口更是高达3800-3900元/吨。在养殖行业归暖,养殖效益增加 的环境下,豆粕现货价格稳步向好,而期货价格则受制于美盘等原因的制约,期价价格没有走出平稳的上涨行情,全年期现价差一直保持 在高位。 (二)、影响2009年豆粕市场走势的主要原因 1、宏观经济对豆粕市场价格的影响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显然超过了实际GDP增长速度,2009年全球流动性过剩现象开始涌现。特别是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西方国家奉行的宽松货币政策,使得全球资本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表现特别显然。 2、2009年饲料养殖行业复苏 2007-2008年上半年,在政府的扶持之下,养殖户集中补栏,我国生猪市场出现 了一波牛市格局,能繁母猪的存栏量显著归升,国内生猪存栏水平开始进入规律性的偏高水平。受此影响,2009年上半年,国内生猪价格延绵归落。4月份,受全球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的影响,猪价跌势加剧,多数养殖户亏损100-300元/头。 当猪粮比价持续数周低于国家预警平稳 线之时,国家宣布启动冻猪肉收储政策,国内猪价因此自低谷企稳并反弹。6月13日,当商务部宣布正式启动冻猪肉收储工作以后,猪价反弹力度加剧,不少地区猪价一度超过5.5元/斤的水平,养殖户纯利水平在100-200元/头,偏高纯利甚至来 达300元/头。养殖效益重新归来 纯利区间,生猪存栏量也逐步上升。 然而,国内主要饲料原料价格在下半年的波动走高,却成为了影响生猪养殖效益的最主要成本原因。反常 是玉米,在传统秋粮上市季节,玉米价格并未涌现显然归调,在短暂调整之后连续 上扬;而豆粕价格也自4月份跌至年内低谷之后,出现 波动上扬的态势。反常 是11月中旬来 12月中旬,在美豆收成 期推迟近一个月的影响下,我国进口大豆来 港相对集中的时间由11月份推迟来 12月至明年1月份,豆粕价格在12月上中旬大部时间在3700-3800元/吨的偏高区间,较11月份上涨150-200元/吨,部分内陆地区由于豆粕缺货,现货价格高达3900—4000元/吨。豆粕价格的上涨带动了其他的蛋白原料的走高,国内杂粕、氨基酸等价格也都出现 大幅上扬的态势,使得饲料成品料价格被迫上调,养猪成本也随之抬升。 不过,由于猪价四季度涨幅较大,在饲料成本上升之后,生猪养殖纯利仍可来 达100-300元/头,因此在当前饲料成本上升的情景下,生猪养殖企业依然有一定的纯利空间。2009年全年国内生猪存栏水平始终保持 在4.5亿头以上的高位,其中能繁母猪存栏量不断占据生猪存栏比重的10%以上,显然超过常态合理比重8%的水平。生猪存栏水平偏高,将对猪饲料需求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饲料价格虽大涨,但生猪养殖户养殖主动性依旧保持 常态。相对而言,家禽养殖业对饲料成本大幅上升临近承担 底线,目前不论是蛋禽养殖还是肉禽养殖,纯利水平普遍微薄,饲料价格稍有提升,均可能导致养殖企业亏损,因此饲料提价对于养殖主动性存在不利影响,这从年底前的肉鸡补栏主动性较差可见一斑。 而在淡水养殖方面,自今年二季度末期开始,国内淡水鱼价格开始有所归落,至三季度中后期逐步 弱势平稳。当时大部分养殖户都处于保本边缘,部分甚至已经进入亏损区间;而11月上中旬的雨雪降温天气则给国内淡水鱼市场带来了提振,多数地区的淡水鱼价格低位有所归升。但四季度,国内水产养殖进入传统需求淡季,国内鱼粉市场的关注重心也转移来 了猪料需求之上。而目前较好的猪价水平和养殖效益,将成为明年春节以后养殖户补栏的最大诱因。在未来的4-6个月之内,也就是明年的上半年,生猪的高存栏量或连续 支撑饲料原料价格。 3、相关粕类价格走势 根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报告,2009年中国花生产量为1272万吨,比早先的猜测 下调了62万吨,低于上年的1430万吨。同时,2009年中国油籽也涌现了减产,从而带动了大豆进口需求。中国海关据统计数字显示,2009年11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为288.7万吨,1-11月为3777万吨,比去年同期相比增加 10.65%。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中国2009年全年大豆进口料为4248万吨,同比增504万吨,增幅13.5%。 由于豆粕与棉、菜粕之间的价差变化,对其在饲料中的使用比例影响较大。2009年以来,豆粕价格整体稳固 运行,而棉粕和菜粕价格却涌现了较大的涨幅。虽然近期杂粕价格也逐步止涨企稳,个别地区小幅调整,但整体价格也已调整至较高位置,与豆粕之间的价差亦随之缩进。 从目前的价格来看,国内豆粕与菜粕和棉粕的价差分别在1600和1100元/吨左右。相对来说,菜粕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由于目前菜粕库存极低,加之菜粕主要应用于水产饲料,而天气的转冷,使得其需求量逐步 减少,因而对豆粕需求的影响也显得比较有限。另外,加拿大进口菜籽事件仍未解决,后期紧张的供应局面可能连续 推高菜粕价格,这将使其对豆粕的价格优势连续 缩小。而棉粕目前的竞争优势并不显然,再结合蛋白吸取 率及适口性等指标,其对豆粕市场的影响不大。 4、压榨利润变化 2008年年底,随着美盘跌入低谷,相对便宜的进口大豆源源连续地进入我国大豆市场,油厂大豆压榨利润迅速窜高,进口大豆压榨利润一度高达550元/吨,国产大豆压榨利润也来 达了500元/吨。过高的压榨利润也导致2009年以来,油厂加大了开工率,部分大型大豆加工企业上半年加工量增长了35%左右。油、粕产量的快速增长使得今年以来,大豆压榨利润波动下跌。据据统计,11 月国产大豆加工利润为124 元/吨,进口大豆压榨利润为134 元/吨,分析12 月大豆压榨利润依然可能有所下跌。 5、CFTC公开的基金持仓及大商所主力持仓变化情景 从2009年CFTC对豆粕的持仓情景来看,美豆粕上半年的上涨与基金的助推作用密切相关,但是并没有像美豆那样大幅增持多单,基金在美豆粕上的净多单最高仅为6月初的61886手,此后开始下跌,下半年净多单基本坚持在20000-40000手之间。 从大商所主力净多单的变化情景来看,第三季度主力大幅减持多单,增持空单,持有的净空单最高达21万手。主力大力做空,导致第三季度大连豆粕期货价格持续下滑。至第四季度,在基本面归暖的情景下,主力开始增多减空,期价有所归升。 二、2010年豆粕市场估量 与展望 (一)、影响2010年豆粕市场的主要原因 1、全球宏观格局 中国在2009年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今年头8个月GDP的26%的信贷扩张。目前,金融危机的洪潮已得来 初步缓解,有关方面可能会就此进行调控,以防对资产价值和资产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甚至最终导致全面的通胀,这使得中国在2010年仍将面临庞大的不确定性。 2、2009/10年度豆粕供需格局 (二)、对2010年豆粕市场行情的展望 从目前的情景来看,由于2009年年末沿海主要油厂仍以执行和预售合同为主,库存豆粕数量不大,自身压力较为有限,部分油厂远月合同预售亦比较理想。并且在春节之前,正是生猪存栏量较高的时期,饲料需求量大,因而豆粕现货价格表现坚挺,对期货价格起来 了有效的支撑作用。同时,在南美大豆集中上市前,美豆需求旺盛可能进一步缩紧年度结转库存,原料的稀缺也将对豆粕价格有所支撑。因此分析在2010年年初,豆粕期货价格将坚持稳中趋涨的格局。而春节过后,养殖业处于低存栏期,国内大豆来 港量的归升将使得豆粕供应量涌现大幅增长。而面对全球资本流动性放大,世界各国在2010年出台政策调控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商品的价格也将因此而承压下降。在供应方面,根据权威机构猜测 ,2009/10年度南美大豆产量将创记录,如果在大豆的生长期没有涌现不利作物生长的原因,那么2010年大豆供应将处于较高的水平,充足的原料将使得豆粕价格因此而波动下跌。整体来看,2010年豆粕期货市场价格将呈弱势波动格局。 中瑞金融:一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