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证监会预披露的拟上市公司名单中,浙江新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名列榜单,此次发行股数2,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为25.00%。
招股解释书显示:
一、经营风险
(一)产品结构集中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为中成药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目前可生产6个剂型,拥有49 个药品生产批准文号、2个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其中黄芪生脉饮为全国首创,主要用于气阴两虚、心悸气短的冠心病患者,市场需求旺盛,是公司主导产品。该产品报告期内的销售情景具体如下:
如上表,报告期公司产品比较集中,黄芪生脉饮的生产及销售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公司收入和纯利水平,公司存在主导产品集中风险。
公司产品集中度较高的情况符合我国中成药制造企业发展规律,从中成药制造行业发展规律来看,养猪网,在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及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将优势资源集中于优势品种上,有利于降低经营风险。
虽然如此,但公司较高的产品集中度降低了公司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如公司主导产品生产、销售、市场状况等情景涌现尤其震荡,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二)销售区域集中风险
浙江省区域系公司所在地,也是公司业务发展的起源地。报告期内,公司在浙江省区域的销售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82.20%、81.54%及85.19%。浙江地区经营情景对公司营业收入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如浙江地区市场环境发生不利变化,将对公司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三)主要原材料供应相对集中的风险
公司中药制剂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黄芪、党参、麦冬、五味子、红花、防已等中药材。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名供应商摘 购金额占公司摘 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 56.08%、56.34%、60.71%,公司存在原材料摘 购相对集中风险。
(四)原材料价格震荡风险
中药材原料种植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季节性特点 ,其供应状况受气温等多种自然原因影响,此外,随着近年来中药材品种市场需求变化,价格出现 不同程度震荡。未来如公司主要中药材原料价格发生较大幅度震荡,将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影响。
二、市场风险
公司所处中成药制造行业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冠心病用药、中老年保健用药市场潜力较好,公司黄芪生脉饮产品具备较强的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力。但随着我国卫生医药领域改革的深入,新的替代性药物将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
此外,为规范医药市场秩序,国家在逐步深入推进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但在现阶段,医药市场依然存在部分不规范行为,国内医药市场中部分企业无序恶性竞争或将干扰公司常态经营活动。
国家有关部门始终致力于治理整顿医药市场的经营秩序,摘 取了药品生产和经营许可证制度、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摘 购制度、整顿和规范药品流通及价格秩序等措施规范医药市场,但假冒、伪劣药品干扰市场的现象尚未完全得来 控制, 如公司产品被违法假冒,将使公司药品销售和市场品牌形象受损,从而可能给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三、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风险
(一)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风险
公司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拟投资于“年产2.2亿支黄芪生脉饮制剂生产线GMP 建设项目”、“区域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和“研发质检中心建设项目”等3个项目。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优化公司中成药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对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公司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行了充分的可行性论证,但如果涌现募集资金不能如期来 位、项目实施的组织治理 不力、项目不能按计划开工或完工、项目投产后市场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市场拓展不力等情景,可能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成效。
(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产能扩大后的销售风险
公司黄芪生脉饮产品市场需求良好,近三年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8.12%,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技术改造等方式逐步提高产能,但产能利用率仍相对较高,报告期内,黄芪生脉饮对应的合剂(口服液)生产线产能利用率分别为 115.72%、110.37%及110.56%。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年产2.2亿支黄芪生脉饮制剂生产线GMP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使公司黄芪生脉饮及其他合剂(口服液)的生产能力由原1.33亿支/ 年增至3.53亿支/年。
尽管公司产能扩张建立在对市场、技术、销售能力等慎重可行性研究估量 基础之上,但公司仍存在生产能力扩大后的销售风险。如公司不能不断有效开拓市场,或后期市场情景发生不可预见的变化,将会对项目的投资归报和公司的预期收益产生不利影响。
(三)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新增固定资产折旧影响公司纯利能力的风险
本次募集资金计划投资项目建成后,公司年新增固定资产折旧分析约 1,574.98万元。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成后至完全达产并实现经济效益需要一定的过程,因此,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达产并实现预期经济效益前,新增固定资产折旧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净利润及净资产收益率,短期或将对公司纯利能力产生影响。
四、资产、业务规模扩大引致的治理 风险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已积存 了一批治理 人才、技术人才及市场营销人才等人才队伍。但本次发行完成后及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逐步实施,公司资产规模将大幅增加 ,业务规模亦将随之扩大。随着资产和业务规模的扩大,公司如何建立越发高效的经营治理 体系并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引进和培育各层次专业人才将成为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如公司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未能有效解决快速成长引致的治理 风险,将对公司生产经营构成不利影响,从而制约公司发展。
六、政策风险
(一)医疗体制改革风险
2009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措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连续深入。2012年3月,国务院下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强调将进一步深化医疗保证 、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以及监管体制等领域综合改革,着力在全民基本医保建设、基本药物制度、巩固完善和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取得重点突破,增强全民基本医保的基础性作用,强化医疗服务的公益性,优化卫生资源配置,重构药品生产流通秩序,提高医药卫生体制的运行效率,加快形成人民群众“病有所医”的制度保证 ,连续提高全体人民健康水平,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医疗体制改革将对我国医药市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如公司在经营策略上不能及时调整,顺应国家有关医药改革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对公司的生产和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二)特许经营许可证重续风险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医药生产企业须向有关政府部门申请并取得诸多许可证及执照,主要包括GMP认证证书、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注册批件等。该等证书有效期届满时公司需接受有关部门的重新评估,以延续公司特许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如公司无法在规定时间内获得产品批准文号的再注册批件,或未能在相关执照、认证或登记有效期届满时换领新证或更新登记,公司将不能够连续 生产有关产品,从而对公司常态生产经营构成不利影响。
(四)环保政策变动风险
公司系中成药生产企业,属环保监管请求较高的行业之一。公司已严厉根据国家有关环保法规及相应标准对污染性排放物进行了有效治理,并严厉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组织生产,来 达环保规定的标准,报告期内未受来 任何环保处罚。
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连续增强,国家及地方政府未来或将颁布新的法律法规,提高环保标准及监管请求,使公司支付更高的环保费用,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