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忠德
本报通讯员 赵涛 冯连营
近期,全国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均价甚至超过38元/公斤,创2008年以来的新高,涨幅创历史最高水平。7月12日至16日,记者深入生猪生产、流通、销售第一现场调查发觉,2010年大规模疫情导致的存栏量下行正是肉价高企的主因,而近期由于补栏量的上升,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带来的暴跌风险已开始显现。
养殖户:猪价如同过山车
7月12日凌晨4点,位于莱西市孙受镇的沈家生猪养殖场就热烈了起来,场长沈杰和其他合作养猪的十户村民开始挠 生猪,几天前电话联系他们的万福集团早早开来了5辆卡车,等待装车。早上8点,200头生猪被抬上了卡车,拉往当地的万福集团生猪屠宰厂,一个猪肉的生产链条就此展开。
沈杰一边擦手一边告诉记者:“这200头生猪平均都在220斤来 230斤左右,价格最后定在了9块2一斤,这价格搁在前几天其实算低的了,6月底、7月初的时候生猪每斤都卖来 了10块、10块1,即使在3天前,有个客户还出9块7的价格,但等了3天,还是便宜了。”
沈杰所在的养殖场生猪存栏量大约在2000头,去年3月份猪肉价格正处于低谷,沈杰筛选大量买入母猪,价格约为6.4元/公斤,令沈杰没想来 的是,正是这个提前补栏的做法让他成功降低了疫情带来的生猪减员,从而在这场价格高企战中获利匪浅,据沈杰估量 ,“今年这个行情,我们每个养猪户都能挣来 四十万元”。
沈杰坦言:“猪价如同过山车,长期看,养猪风险很大,利润很薄。”
去年年底,一场大规模的疫情席卷主要生猪产区,受5号病、流行性腹泻及今春低温天气的影响,幼崽成活率大幅降低,导致生猪及仔猪存栏量显然减少。按照一头猪一样 6个月的生长周期来算,眼下正是空档期。
不可忽视的是饲料价格一路飙升也是带动猪肉快速上涨的重要因素。万福养殖场经理罗吉先表示,饲料成本已经先于猪价创出历史新高,猪价的快速上涨与饲料成本的推动有直接关系。据费解,由于去年的不断洪涝,农作物产量受来 影响,玉米等饲料价格不断上涨,7月2日,山东玉米价格2250元每吨,而去年同期仅为1960元每吨。
一样 来说,衡量生猪养殖利润的猪料比价盈亏点大约4:1。也就是说如果每公斤饲料价格为1元的话,那么每公斤猪肉价来 达4元,就有利可赚,而就在上周,这一比例上涨来 6.81:1左右。明显,生产成本上涨导致生猪价格猛涨,也同时压缩了养殖户利润空间。
加工企业一“猪”难求
尽管生猪价格在连续上涨,但对处于中间环节的屠宰加工企业来说,却面临着无猪可收的尴尬局面。
万福集团是青岛市最大的生猪屠宰企业,万福肉联厂厂长田柏兴告诉记者,去年年底的疫情让生猪出栏量大幅下行,同时,肉价大幅攀升,也增加 了养猪户惜售心理。一样 情景下,肉猪养来 100公斤的时候就会出售,但现在养来 115公斤—125公斤才肯出手。
这种情景让屠宰加工环节的企业苦不堪言,田柏兴告诉记者:“我们厂的开工量已经严重不足,肉联厂每天常态屠宰量坚持在2000头-2500头左右,而现在的屠宰量只有1000头-1400头。眼下,肉联厂最大的困难就是收猪难,最近,连江苏等地生产企业都来山东“夺 猪”,周边生猪已经所剩无几,我们已启动了紧急赴东北的收购计划。”
也有很多养猪户筛选了补栏,但在今年春节后,仔猪价格受来 猪肉价格高企的影响,也不断较大幅度上涨,截至6月底已上涨至43.27元每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高达180.79%还买不来 。用莱西市吕家庄源顺养殖场经理吕福顺的话说,“断了一茬,好久都恢复不过来。而且仔猪的生长也是有周期的,短期内依然难以形成对供应端的大规模补充。”
年底猪价或将猛跌
在屠宰加工环节后,就进入猪肉价格链条中最终端的销售环节——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虽然价格高企让终端批发销售环节同样获利,但暴涨的价格也让销售量受来 极大影响。
7月16日,记者来来 位于抚顺路蔬菜批发市场万福冷鲜肉总店,这里是青岛市最大的万福冷鲜肉批发中心,中心赵经理介绍:“出厂价的上涨让我们批发环节只能跟着涨,现在精肉批发价格已来 达38元每公斤。有时侯,就是高价,还不一定能拿来 货。与去年同期相比,销售量下行已经超过两成。”
据农业部日前发布的信息,2011年5月份我国的生猪存栏量为45280万头,月环比上涨0.80%,生猪存栏上涨速度加快;能繁母猪为4710万头,月环比上涨0.32%,年度首次归升。虽然仔猪价格不菲,但由于对纯利空间增加 可期,大大提升了养殖户的补栏热情。业内人士称,近3个月来,生猪的补栏量显然归升。按照生长周期来算,生猪紧缺状况9月底有望得来 缓解,价格也将逐步下跌。
随着大量仔猪繁育成熟,今年年底猪价又可能猛跌,肉价暴涨时一哄而上,肉价跌时挥泪杀猪”畸形的“猪周期”近年来多次涌现,受伤最大的总是养殖户。暴涨之后往往相伴 着暴跌,这种“过山车式”的猪肉价格震荡已经不止一次涌现,而这背后就是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带来的恶果,如何平抑“猪周期”,避免猪价剧烈震荡,应该是各部门及养猪户们深沉摸索 的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要从根本上平稳生猪价格,遵循市场规律、平稳 供求关系、理顺价格形成机制才是治本之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