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街道“华源牧业”养猪场自拆侧记
昨天,记者在城北街道洪源社区的金华市华源牧业有限公司养猪场看来 ,11幢猪舍、2处简易棚已经完全被拆除,仅剩的4幢房舍,其中一幢为办公用房、一幢为存放饲料的仓库,另外两幢还关着部分生猪。该养猪场负责人吴启成正忙碌地联系处理生猪,面对记者,他信心十足:“这几天,猪就能全部处理完。来 本月底,我肯定 能把养猪场剩余的房舍全部拆平。”
“漏网之鱼”积极上门
说起“华源牧业”养猪场列入婺城区畜禽养殖业整治范畴,还经历过一个小插曲。
今年,婺城区畜禽养殖业整治启动之初,城北街道并未列入整治范畴。“城北街道是纯社区,起初考虑,社区里没有条件办养殖场,所以未将该街道列入整治范畴。”相关人士表示。没想来 ,在这个纯社区街道,偏偏有一个村改居多年的社区存在着一条“漏网之鱼”———“华源牧业”养猪场。更没想来 ,这条“漏网之鱼”积极站了出来,申请列入关停拆除范畴。
原先 ,婺城区畜禽养殖业整治启动后,既是“华源牧业”养猪场负责人,又是洪源社区主任的吴启成积极找来 街道联点干部项根新:“不是说二环以内的畜禽养殖场全部要关停拆除吗?我的养猪场也在二环以内,怎么现在还没接来 任何通晓 ?”“我正准备找你!我们街道没有被列入全区畜禽养殖业整治的范畴,但二环以内是禁养区,生猪价格,你的养猪场应该拆。我觉得,与其被人投诉再列入拆除范畴,还不如自己积极申请拆除。”项根新归答。“我也是这样想的,如果确定必须拆,那我尽早作准备。”吴启成痛快地说。
就这样三言两语,决定了这个城北街道唯独的养猪场将被关停拆除的命运。随后,经城北街道积极汇报、申请,婺城区很快将该街道列入了全区畜禽养殖业整治范畴。
曾经书写辉煌篇章
在“华源牧业”养猪场办公楼,记者看来 了挂满大半面墙壁的牌子,既有婺城区农业龙头企业、金华市农业龙头企业等荣誉牌,也有“供港活猪注册饲养场”、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等标识牌。吴启成说,这些牌子,见证了这家养猪场曾经的辉煌。
“华源牧业”养猪场创办于1997年,为股份制企业,其中吴启成为最大股东。“我们饲养的生猪,一直很讲究质量。之前十年,主要给香港供应生猪;之后,又成了双聚拢团的供应商。”吴启成骄傲地说。
事实上,“华源牧业”是金华仅有的4家可以出口的养殖企业之一。该养猪场鼎盛时期,曾创下一年供应香港5000余头生猪的记录。当时,养猪场每周都要“出货”,所以一周至少要往杭州送一次生猪尿液样本,用于检测,确保饲养过程规范,未使用禁用药品。
前几年,因为土地征用,“华源牧业”养猪场规模有所缩小。为此,吴启成又在改善设备方面作了较大投入。他告诉记者,养猪场的十多幢猪舍全为砖瓦结构、木质门窗。因为有了十多年历史,木质门窗涌现了老化。同时,原有的养殖条件已经比较落后。因此,最近两年,他与股东们合议后,投入资金,将猪舍窗户全部更改为铝合金材质;每间栏舍都安装了自动温控系统,包括水空调、地暖,还因此做了全部的吊顶;猪栏也作了改造,安装了凌空的人形架……“整个改造的投入,超过100万元,而新设备投入使用才两年。”提及这点,吴启成有着淡淡的不舍。不过,他也坦言:“我心也明白,这些年养猪场污水直排,对环境确实产生了污染。现在,整治污染、改善环境是大势所趋,我必须支持。”
据悉,为了养猪场拆除一事,吴启成反常 召集其他股东开了一次股东会。会上,部分股东驳斥积极申请拆除养猪场。对此,吴启成耐心给他们估量 利弊,最终说服了所有人。
从环保入手,续写新篇章
“养了17年猪,感情太深了,我不准备舍弃 。”吴启成说。他的新渴望 在婺城区竹马乡———前几年,“华源牧业”在那里建了一家新的养猪场。
据费解,新养猪场养殖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已有配套的化粪池、沼气池等污水处理设施。不过,针对越来越严厉的环保请求,吴启成又有了新的打算。“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接触上海、福建等地的污水处理公司,还专程来 龙游等地在建项目的场地作了考察、费解,准备在新养猪场建设污水处理站,确保所有污水经过处理后都能达标排放。”吴启成表示。
根据测算,新养猪场污水处理站建设需要投入60余万元。对此,吴启成并不心疼:“企业要发展,必须顺应形势。以前,大家都觉得猪粪是肥料,可如今它已经变成了污染源,那么,养殖企业要想连续 发展,就必须投入环保设施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