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李娇凤 发自北京
面对前所未有的涨幅,猪肉价格创新高后是否还会连续 刷新纪录?能不能靠市场力量实现下跌?规模化养殖是解决肉价大幅震荡最有效的手段吗?在央视大型财经辩论节目《对手》上,6位业内专家对此展开了辩论。辩题一:猪肉价格是否已见顶?关于本轮猪肉价格是否还会连续 往上涨,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估量 师冯永辉认为,目前市场已经涨来 高峰,随着生猪供应量的增加 ,猪肉价格将呈下跌之势。
媒体评论员朱煦却认为,猪肉价格还会上涨。他表示,在周期上,需要时间来等待生猪的出栏。在成本方面,饲料、人工和物流等成本都不支持猪肉价格的下行。此外,我们对猪价的预期还是上涨的,今年肉价不会太低。
辩题二:猪肉价格会自行下跌?2008年上半年,全国猪肉价格暴涨,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措施,鼓励 生猪生产,平抑猪价,很多人转行养猪,产量迅速上升。然而,迅速扩张的产能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猪价虽下跌了,但生猪养殖业却涌现大面积的亏损。
现在我们正面临着与2008年相似的情况。对此,广东天地食品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陈生指出,市场是对冲的,完全可以交给市场,因为6个月的储备期对市场很难形成作用,干预只会好心办错事。
然而,养猪论坛 ,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李秉龙认为,现在的猪肉市场绝对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我也不主张给某些养殖户直接补贴,政府的责任是提供公共服务。我非常赞成准确信息的提供,以及防疫措施的解决等政策措施,而这恰恰是我们该做而没有做来 的。”
辩题三:规模化养殖可平稳猪价?作为世界养猪第一大国,中国生猪70%以上来自于散养户。生猪价格上涨,农民蜂拥养猪;生猪价格归落,农民又锐减养殖量,导致价格再次震荡。散养农户无法获得准确的宏观信息,对市场风险的承担 能力也较弱。
北京资源集团副总裁徐国建认为,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养猪行业的特点,近期不可能依靠规模化养殖来平抑猪价。
而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从长期来看,必须走规模化道路。“自发性市场的本质特点 就是大起大落,规律性剧烈震荡,要使这种震荡尽可能小,就要改变市场结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发展这种规模化的养殖。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