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供求快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生猪价格汇总:湖北生猪产业将迈入千亿俱乐部 猪肉供应全国第五

来源: 互联网   2014-06-19 06:04:43   查看:  次

  鱼米之乡,粮肉满仓。近年来,国内生猪产业波澜起伏,行情变幻莫测,但湖北生猪生产逆势上扬,保持 着年超10%的不断高增长。2005年,湖北生猪年总产值在全国排来 第9位。2010年之后,在猪肉供应上,湖北正式挤入全国第五的位置。2011年,全省生猪产值超过800亿元。如无意外,明年湖北生猪产业即将跨入“千亿元俱乐部”。

  每天食 的肉从哪里来?

  全程冷链配送“冷鲜肉”

  10月14日,星期天。

  家住武昌的李太婆来 邻近的中百仓储买菜时,惯例砍了两斤排骨。买排骨是为了给外孙炖莲藕汤,“但伢的爹妈交代,肉不能给他多食 ,现在连小孩也要减肥!”李太婆笑着说。

  被记者“逮个正着”的李太婆,很难说清她家一周要买多少肉。“家里人不多,基本上一周买三次,每次1斤就够了。儿孙归家会多买一些,买多了也是冻着,不新鲜。”太婆归答说。

  李太婆在中百仓储买的肉和排骨,全部来自中粮等大型集团在武汉的冷链基地。每日凌晨5:30之前,肉的供应方从武汉市的几大冷库出发,用冷藏车将肉分送至中百仓储在武汉市内和市郊的近50家门店。在查验过检疫部门和屠管部门的公章以及车辆消毒证之后,超市方接货,将肉放入超市冷藏库。超市开始营业前后,再由各卖场的刀手进行分割,最后出售。

  ――这样的肉,就被称之为冷鲜肉。这一系列的过程,就是所谓的“全程冷链”。

  据中百仓储肉类食品经理胡先生介绍,“冷鲜肉”是指在生猪屠宰之后,经过24小时的预冷排酸之后再上市的猪肉。据费解,在目前武汉的大型超市,市民买来 的基本都是冷鲜肉。根据大概估算,仅中百仓储一家公司,在武汉市场每天销售冷鲜肉的数量即来 达40吨左右。

  那么,武汉人每天要食 掉多少肉?

  这一数字已很难查询。在市场充分开放的今天,猪肉从生产来 收购、屠宰,最后来 冷藏、加工、出售,已经形成了一条巨大而复杂的产业链。常态情景下,市场上猪肉短缺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但即便如此,政府依旧列有相当数量的猪肉储备计划。

  以武汉为例,按照2010年武汉市政府的规定,该市猪肉每年储备经营的总量为5500吨,其中冻肉2000吨,鲜肉1500吨,生猪活体40000头。此外,清真牛羊肉亦有相当数量的储备,武汉市每年的储备经营总量为1800吨,其中节假日调控储备供应为500吨。

  据专业从事肉类储备的国有企业、武汉市副食品商业储备公司有关人员介绍,猪肉储备与其他重要物质储备的原则基本类似,可用“总量控制,动态调整”8个字来概括。

  而随着我省冷链企业在过去数年里的大扩容,政策性储备与市场储备之间的比率,已越来越小。2009年以来,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启建20万吨冷库,四季美农贸城建设30万吨“冷链港”,新移 迁至汉口北的新徐东万吨冷库开始分期建设30万吨冷库群,再加上其它已建和在建的冷库项目,武汉冷藏的总容量将高达90万吨。这些冷库所冷藏的商品中,猪肉冻品占了相当一部分比例。“跟家庭储藏肉类需要冰箱一样,武汉已经建起了足够多的大冰箱,能够满足包括湖北在内的整个华中地区的肉类供应需求。”武汉商贸控股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

  供应充足背后的强盛支撑

  我省生猪养殖排位全国第五

  食 肉就得养猪。

  说来 养猪,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可能还是10多年前湖北农村常见的一家一户的散养历史。殊不晓 ,湖北的生猪养殖在过去的数年里早已“鸟枪换炮”。

  今年5月,国务院财政部给我省2012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2.256亿元。这一奖励的背景是,2011年,湖北生猪产值已经突破800亿元,年养殖生猪超过3800万头。近年来,国内生猪生产行业波澜起伏,市场猪肉价格频繁涌现暴涨暴跌的行情,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湖北生猪业逆市上扬,近三年来生猪产值一直以超过10%的速度往上增长。分析来 明年,湖北生猪养殖业即可迈进“千亿元俱乐部”。

  记者在省牧畜兽医局摘 访时费解来 ,去年我省生猪出栏数居全国第5位,在去年全国生猪出栏下行的情景下,我省逆势而上,连续 保持 稳固 增长势头,生猪出栏在全国增量第一,增速第二。

  来自省畜牧兽医局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已建成万头养猪场539个,数量稳居全国第一,全省已有100万农民在从事包括养猪在内的养殖业。这一辉煌数字的背后,是我省推出的“150”标准化养殖模式。

  所谓“150模式”,是我省2007年前后开始主推的一种适合农户发展的新型养猪模式,根据这一模式的设计,一个农户需建一栋标准化猪舍,占地1/3亩,一批养猪150头,一年出栏3批。对于农户建立“150标准养猪场”,各地政府将予以补贴。记者费解来 ,补贴从5000元来 10000元不等。

  据业内专家介绍,这种投入不大,但又实现了规模化和标准化的养猪模式,非常适合我省农村的养殖实际。据费解,目前全省已建成的“150模式”养猪场来 达2万个。按照每个猪场年出栏450头运算 ,仅150模式下的养猪,一年即可为市场提供900万头生猪。

  与此同时,我省养猪业的触角已经伸向全国。今年8月,占全省万头以上猪场数量约十分之一的武汉市江夏区,将养猪的触角延伸来 新疆,该区两家生猪养殖企业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签订了10万头生猪标准化养猪援建项目,项目分析在明年建成投产。

  记者在摘 访中费解来 ,近几年来,中央、省及地方对养猪业的扶持制度日趋完善,湖北养猪业正迎来历史上最好的时光。省畜牧兽医局相关部门告诉记者,目前国家和省里对于生猪业的补贴和扶持政策已经实现了多元化,涉及来 对能繁母猪的直接补贴和保险补贴,部分动物疫苗的免费提供、重大疫病涌现后的捕杀补贴和补助,以及对标准化模式的项目扶持、养殖合作社的贷款贴息,绿色食品申报等方面的政策保证 等等。“满足肉类消费需要,保证 肉类食品安全,发展肉类生产和加工产业,是我们所有政策的出发点。”省畜牧局办公室王主任对记者说。

  先卖后养规避风险

  我省养猪交易探索资本化

  少有人晓 的是,湖北养猪业正在探索金融和资本化操作的趋势。包括生猪在内的农产品现代化电子交易市场,以及专业投资畜牧业的私募投资基金,均已开始大胆而有效的尝试。

  为了防止猪肉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震荡,早在2011年初,省政府即出台方案,明确通过建立武汉农畜产品交易所等多项措施,保持 猪肉价格平稳。2011年8月30日,省政府同意组建“武汉农畜产品交易公司”的批复正式下达。2011年11月17日,生猪价格,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等领导亲自为武汉农畜产品交易所有限公司揭牌。今年3月21日,交易所的交易规则经多重审核后通过。今年5月起,总部设在光谷的武汉农畜产品交易所第一 推出了蛋类产品交易,目前正处于试运行阶段。

  10月17日下午,武汉农畜产品交易所的生猪商品交易的负责人罗先生接受了记者的摘 访。他说,今年9月28日,交易所刚刚推出生猪品种的交易。目前交易所推出的生猪类交易,主要面向生猪养殖者和肉类相关行业,通过“现货+保证金”的方式,实现生猪先卖后养、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目标。根据目前的规则,生猪交易的起步单位为5吨,约合20头生猪。“作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湖北特别是武汉城市圈有义务并且有能力在农产品交易的资本化和金融解 方面,进行探索。”省畜牧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据费解,根据相关部门的规划,来 2015年,我省生猪出栏要来 达4500万头以上,省级生猪活体储备将由1000吨增加 来 2000吨。这种情景下,要平稳市场,就需要建立健全预警机制,防止生猪价格过度归落和过度上涨。湖北建立的武汉农畜产品交易所,也是国内唯独的农畜产品电子交易所。

  除了正在试运行的农畜产品交易所,包括养猪业在内的湖北畜牧业在引入风险资本、进行金融创新方面,实际上早已迈出新步伐。由省畜牧产业投资公司与江西正邦联合投资组建的私募基金“正嘉基金”,来 目前为止规模已近3个亿。根据协议,该基金的投向中60%应投入湖北畜牧业,其中包括不少生猪企业。对此,业内人士估量 称,随着湖北生猪业的进一步壮大,生猪企业股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内国际风险资本的进入将出现 几何级增长。“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这是当前湖北生猪生产的三大特点。要保证 供应,就必须走规模化的道路;要保证 安全,就必须保持标准化建设;资本、土地和技术等方面的集约,又能够为整个产业带来投资效率的增加 。”省畜牧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除此之外,生猪产业链向服务业、金融业趋势的延伸,将为整个产业提供资本支持和信息化的服务。“两湖熟,天下足。湖北生产的猪肉,将越来越多地走上全国人民的餐桌。”

  猪肉价格震荡与CPI走势出现 显着协同的态势。令人小心的是,猪肉价格在过去10年里一直出现 “涨两年跌一年”的态势。业内普遍认为,从去年10月来 今年10月,猪肉价格刚好走过了一个下降周期,目前已经企稳并可能进入上行通道。探觅 猪肉涨跌背后的机密,且看一看来自猪肉生产源头――养猪场的明白账。

  探访新洲中型养猪场

  程老板养猪亏过110万元

  在武汉市的几大远城区,江夏、新洲、汉南等地,大大小小的养猪场从去年10月来 今年6月,都经历过一次猪价下降的凄惨行情。去年国庆前夕,生猪收购价格还在9.5元/斤左右徘徊,来 了去年年底,价格微跌至9.3元/斤左右。农历年之后,生猪价格很快跌至8.5元/斤,此后一路下探,来 今年五六月间,生猪收购价达来 历史性的底部:6.5元/斤!

  记者摘 访得晓 ,依据当前的养殖成本,当生猪价格在6.5元/斤时,养一头猪,会净亏150元左右。

  武汉市新洲区“再思源生猪养殖合作社”,2008年成立,目前拥有合作养殖户42户,年产生猪1.6万头。该合作社的核心养殖示范户,便是新洲汪集白洋养猪场的老板程林利。10月12日,记者来 程老板的养猪场进行了实地探访。

  程老板的猪场目前年出栏头数超过3000头,且养有能够繁育 的母猪200头,他走的是“自繁自养”的模式,并最终创办了养殖合作社。这一道路,在湖北的生猪养殖中带有普遍性。

  此外,一个最吸引记者的地方在于,作为一名中型养殖户,程的猪场,是国家发改委生猪价格观测点。程告诉记者,他平时一周报一次数据,猪价暴涨暴跌时,一天报一次数据。

  记者摘 访时正值国庆长假完结,生猪收购价格比起今年五六月时,行情已经见涨。程老板告诉记者,这些天当地的生猪收购价格在7.5元/斤左右,但即使是这个价格,养猪依旧只能算持平甚至略微亏损的状态。

  ――程林利自称是2008年那一波“灭绝季”的幸存者。

  2008年,猪肉价格并不低,但当年疫情严重,包括猪瘟、高热病等疫情连番发生,当年程林利及周边的养猪户,存栏猪的死亡率一度超过70%,许多养猪户血本无回,圈内传闻福建等地有养猪户因亏损数千万元,倾家荡产而跳海轻身。当年,程林利的猪场死了700多头猪,净亏110万元。

  “2008年的春节我没敢在家里过,债主踏破门槛,老婆嚷着要离婚。好在终于挺过来了。”程林利说。

  大疫情爆发过后的2009年来 2011年,猪市的行情开始逐步转暖,并在2011年来 达最高点。2011年,程林利每养一头猪净赚600元,全年利润在150万元以上。但从去年国庆节之后,行情又开始向下,至今已经一年。好在今年国庆节前后,行情涌现转暖方向。

  程林利告诉记者,以他实际的感受,政府部门和金融部门对养猪户的补贴和扶持,历年来力度只见增加 不见减少。

  武汉新洲工商分局汪集工商所所长程志对记者说,多年来当地工商一直把服务养猪户作为重点工作内容。对此,当地养殖户均称,在收集信息、调研和市场监管等方面,当地政府部门特别是工商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养猪投入大、风险高,一旦疫情爆发或者资金链断裂,很容易在瞬时 倾家荡产。最后必然加重猪价震荡的幅度。”程老板说。

  细打算盘记笔账

  今年喂大一头猪凑合保本

  10月16日,武汉市内大型超市的猪前胛、五花肉等主流猪肉品种的价格,在11元/斤左右。同日,武汉周边生猪收购价格,在7.5元/斤左右徘徊。

  从养猪场来 市民的餐桌,如果从30斤左右的幼猪开始喂养,一头肥猪通常需要生长6个月时间,最终被中间商收购时,肥猪一样 重约220斤-240斤。那么,养大一头猪能赚多少钱呢?程林利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一头220斤肥猪出售给中间商,按当前价格7.5元/斤运算 ,养猪户得款1650元。

  而养猪成本包括:30斤重的猪苗,买的话400元成本。防疫保健等关键措施,每头猪需50元成本。从30斤长来 220斤,190斤肉,按照每3斤饲料对应1斤肉来运算 ,包括饲料储存时的合理损耗,一头猪从买进来 出栏需要饲料600斤,当前的猪饲料价格为1.6元/斤,饲料总耗费960元。

  450元+960元=1410元,剩下240元。这240元利润里面,再减去人工、厂房折旧、水电和贷款利息,最后还需要减去生猪死亡带来的缺失 ,常态情景下生猪死亡率在2%。但即使这样算下来,在7.5元的生猪价位,养殖户也只能凑合保本。

  ――在养猪户看来,最大的风险在于疫情和资金链。

  疫情的杀伤力自不待言,周转资金的欠缺,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着养猪户扩大养殖的动力。程林利的猪场现在用的饲料主要是玉米和豆粕。按照他的猪场当前的存栏头数,每天的饲料费用在8000元左右。“一眨眼,十来天10万元就被猪食 掉了。”程林利说。因养猪户饲料费用庞大,饲料供应商从不赊账,基本都是现金交易。这也决定了养猪户也不可能在猪价走低时拒绝卖猪。“猪多食 一天你都受不了。”

  养猪户在猪需要出栏时,有两种筛选。一是卖给屠宰场,二是卖给中间商,也就是所谓的猪贩子。但记者摘 访时费解来 ,在收猪这一行,“潜规则”众多。养猪者在价格谈判时处于弱势地位。“送来 屠宰场,多少也挨宰。比如取猪头,按规定猪头重量应该控制在10-15斤,屠宰场取20斤。这5斤猪肉,再加上猪下水、猪血、猪尾巴等,全部相加大约价值80元,但全部冲抵了屠宰场的加工费。实际加工费只要30元。”一位养猪户对记者说。

  而真正能够掐死中小养猪户命脉的,是中间商。这也是为什么程林利一直梦想能够做来 “产供销一条龙”的因素。

  据他介绍,中间商一定会保证自己每斤有2.2元-2.5元的毛利,否则不会收猪。

  接受摘 访的几名养猪场老板都认为,猪贩子对猪肉价格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那么,能不能不卖给他们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间商告诉记者,养猪户如果自己将猪拉出去卖,风险更大。“你要晓 道‘货来 地头死’的道理,拉来 外地去,损耗、死亡以及病毒等,都不可猜测 ,再遇来 对方压价,你是卖还是不卖呢?”

  CPI被戏称“猪肉指数”

  明年肉价可能步入上行周期

  在中国,有人将CPI戏称“猪肉指数”。

  10月16日,国家据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和武汉市据统计局公开了今年9月份的CPI:全省同比上涨2.1%,为年内月度最低涨幅;环比上涨0.7个百分点,涨幅为年内第二高位。武汉市同比上涨2%,涨幅比8月份加大0.4个百分点,为今年2月份以来的最高涨幅。

  据统计部门的估量 显示,食品价格上涨仍是影响CPI环比上涨的主要因素,肉类价格上涨首当其冲。与8月相比,9月份武汉市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5.5%。涨辐较大的猪排骨价格上涨13.3%,牛肉价格上涨7%,牛腩价格上涨6.9%。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研究部高级助理申世军,长期跟踪和研究国内猪肉价格走势。16日,申世军在接受记者电话摘 访时说,猪肉价格震荡与我国CPI走势出现 显着协同的态势。“我国总体价格运行中,价格运行方向与食品价格特别是猪肉价格保持 显然协同,猪肉价格的震荡奉献了CPI震荡的很大部分,正因如此,就产生了中国特色的猪肉价格周期,涌现了CPI成中国‘猪肉指数’的戏称,甚至有了猪肉价格绑架CPI之说。”

  对此,申世军认为,二者涌现协同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国内猪肉价格震荡的幅度较大,同比涨幅最高曾超过80%,同比跌幅最大也曾来 达30%以上。在最近一轮的猪肉价格上涨中,同比涨幅最高也来 达了57.1%。二是我国猪肉价格在CPI的权重较大,在2.5%-3%之间。这一水平远大于世界主要猪肉生产和消费国,例如日本为0.66%,美国约为0.34%。

  根据申世军的估量 ,我国猪肉价格震荡周期为40个月左右,但价格上行期和下跌期并非对称的。他认为,根据历史数据估量 ,国内猪肉价格出现 “涨两年跌一年”的特点 。而当前,肉价已涌现进入上行周期的信号。“猪肉价格上行周期一旦确立,将在未来的两年内对CPI形成不断且显然的推动,影响力量绝对不可轻视。”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