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16日讯 七年,是一个充满 变数的时间,七年之痒、七年之暖……如今,还有猪肉的“七年之变”。七年前,我们每月拿着千把块钱的工资(据2007年淮安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58.96元),来 菜场上转悠时,食 斤七八元的猪肉都要权衡 权衡 ;7年后的今天,我们的收入已翻番(据2013年淮安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56元),猪肉价格却一夜归来 七年前。“这肉价降得,真是难以置信。”市民感慨道。
“猪尾骨7.2元/斤”……看着永辉超市的标价牌,乔阿姨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记得年初时还要10元左右,怎么现在跌得这么厉害!”昨天,记者在市区永辉超市看来 ,生猪行情,不仅猪尾骨的价格跌得厉害,年初14元左右一斤的五花肉,如今不过10元出头,大骨、龙骨均在10元以内,排骨也不过12元一斤。
超市摘 购员透露,上周,白条肉的批发价格为7.3元/斤,而4月15日,白条肉批发价格为7.2元/斤,相较今年初降了两块多钱。“像这样降价的行情,过去几年都没有涌现过。”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观测,生猪价格已连跌17周,遭遇近年来罕见的“冰点”。一份来自淮安市商务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市生猪和各类猪肉品的价格不断归落。3月份,生猪收购价为5.2元/斤,与去年同期的8.6元/斤相比,下行近40%,价格创7年来最低。
业内人士认为,除依然延续生猪价格低谷在春夏之交这个特点,供过于求是导致本轮猪价归落的主要因素。
市生猪办负责人赵如岭介绍,近10年来,我国猪肉价格的变化大概经历了3个周期。其循环轨迹一样 是:肉价归落——大量剔除 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 ——肉价归落,周而复始,形成了所谓的“猪周期”。眼下猪肉价格归落,恰好是来 了“猪周期”中的“肉价归落”环节。“去年,我市生猪价格一直平稳在高价位运行。由于这一时期养猪收益较高,生猪生产得来 较快发展,猪源充足。春节前后,部分养殖户看好行情,大量补栏,导致节后生猪扎堆上市,压低了价格。”
外地生猪的冲击,也是猪肉价格遭遇冰点的因素之一。赵如岭介绍,我市当地屠宰加工企业所屠宰的生猪80%从山东、河南等地调入,目前本地生猪销售不畅,这样就使得原本已经饱和的生猪市场进一步供大于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