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大豆压榨产能为1.25亿吨,日加工能力37万吨,产能利润率为55%.其中,中国环渤海加工区占比26%,东北加工区大豆压榨占比20%,东南加工区23%,东部沿海加工区16%,内陆加工区11%.
中国大豆进口五年来进口主体与用途发生了很大变化,2008年国内外资企业、国营企业、民营企业进口份额分别为44%、33%和23%,来 了2013年外资企业和国营企业进口份额大幅下行,分别为22%和27%,民营企业进口份额扩大来 51%.
从进口企业性质来看,2008年分销商进口量占19%,加工企业进口量占81%,2013年二者进口的份额分别为25%和75%.
中国豆粕购销模式正在发生变化
【近几年,在全球大豆丰产背景下,国际市场大豆价格震荡依然较大,造成压榨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为了应付原料摘 购成本震荡,豆粕基差销售方式应运而生,也为压榨企业和饲料企业所接受。2014年中国氨基酸与饲料原料应用研讨会有幸请来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首席代表张晓平先生,在大会做主题报告:《全球丰产背景下中国大豆及豆粕的供需形势》。以下内容为博亚和讯网根据张晓平先生现场发言整理,未经本人确认。】
张晓平先生通过大量历史数据,估量 了2013年全球大豆生产情景和中国大豆产品供应特点 ,对市场关怀 的全球大豆供应变化、消费方向以及中国豆粕购销模式变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估量 。
全球大豆丰产 巴西大豆产量有望超越美国
2012/2013年全球大豆产量为2.683亿吨,比2011/2012年增加 2910万吨,其中南美大豆产量为1.463亿吨,增加 3060万吨,北美大豆产量为为8770万吨,减少80万吨,全球大豆市场供应宽松。2012/2013年巴西和阿根廷大豆种植面积和单产较2011/2012年大幅增加 ,且南美天气整体较好,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产量大幅提升。由于国际大豆与玉米价格比价优势显然,比价坚持在2.2以上,中国养猪网,南美和北美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全球大豆产量增产潜力较强。
2012/13年度美国大豆产量在全球大豆产量中占比为31%,较2002/03年度下行7%,巴西大豆产量在全球大豆产量中占比为31%,较2002/03年度上升5%.随着南美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且巴西大豆单产优于美国,市场分析2013/14年巴西大豆产量有望超越美国。
中国大豆进口需求拉动全球贸易
从全球大豆压榨和豆粕消费情景来看,中国大豆压榨和豆粕消费量不断增长,2012/2013年中国大豆压榨量在全球大豆压榨消费中的份额高达38%,中国豆粕消费量在全球豆粕消费中份额高达28%.其中,中国大豆压榨主要依托 进口大豆,中国进口大豆依托 度逐年增加 ,分析2014年中国进口依托 度有望连续 提升。
中国大豆进口区域具有显然的季节性特点 。从11月份来 次年4月份,主要进口美国大豆,从5月份来 10月份,进口区域主要是南美。
中国豆粕购销模式正在发生变化
由于大豆压榨产能长期过剩,食用油短缺,分销大豆的价格优势等,造成豆粕供应形势总体宽松,饲料企业低库存运营。压榨企业原料摘 购成本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整个产业链对国际市场行情变化的关注度增强,豆粕基差销售方式应运而生,为压榨企业和饲料企业所接受。
基差是现货价格和最近月份的期货价格之差。它主要包括运费、仓储费、资金利息、经营者利润等,也反映当地的供求关系。基差合约销售方式能够帮助卖方提前销售产品、规避市场震荡的风险并锁定压榨利润,也能帮助买方提前摘 购产品、灵活定价、治理 库存、安排生产和产品销售,为压榨企业和饲料企业所接受。
(含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