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江西五丰成为“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猪肉类唯独指定供应基地;2013年《中国国门时报》报道:香港肉类市场五分之一的活猪来自革命老区江西,而这五分之一中有52%来自于赣南苏区;全国生猪饲养企业实施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治理 模式的首家企业落户赣南……
这是一组光鲜的“大事记”,背后凝聚的是江西赣州检验检疫局人员历年倾注的心血,从无来 有,从少来 多,从弱来 强,赣州检验检疫人一直秉承着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困中求“破”,一个“破”字诀克服了重重困难,保持 着供港生猪产业的健康可不断发展。
“破”字诀之“无中生有”
供港生猪的历史应该从1959年说起,当年港澳涌现鲜活商品短缺,向中恳求援。在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之下,全国各地收集商品支援港澳,涌现了保证 港澳“生命线”的“三趟快车”,这就是供港生猪产业的来源,当供港生猪产业发展来 2006年时,赣南地区依旧只是江西五丰牧业有限公司一家企业在单打独斗,产业规模小,产业链较长,产品成本相对较高,没有竞争优势。
2006年赣州局龙南办事处设立后,检验检疫部门在企业与政府间穿针引线,帮助引入了3 家外资供港生猪养殖企业落户赣南地区,培养了6家本土大型生猪养殖企业,从选址、规划、建设等全过程进行帮扶,对申请备案及香港市场请求等问题进行业务指导,再来 所有供港生猪企业的GAP规范化养殖流程的谋划,全力服务供港生猪业务的拓展。截至目前,赣南供港生猪企业已发展来 年出栏40万头、年供港20万头以上,年供港产值3亿元,完成了从无来 有、从弱来 强的华丽蝶变。
“破”字诀之“借船出海”
赣南供港生猪产业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发展初期就曾遇来 “供港配额”这一瓶颈,一方面江西生猪供港以来配额分配较少,赣南有猪卖不来 香港,另一方面部分省份配额较充足,但是远距离运输供港成本没优势。
在这种颇感压力的环境下,赣州检验检疫人推陈出新,想出了“借船出海”这一招。不过,要借来 “船”,自己第一 要具备整合省内省外两种资源的能力。凭借检验检疫人的不懈努力,巧妙借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东风,取人之长,利用外省企业的渠道优势和配额资源,将外省5家大型国有粮油公司的配额引用过来,补己之短,攻破了赣南地区有地域和气温优势却无配额的难题,将赣南养殖的生猪推向香港市场。这一尤其 的合作方式为赣南供港生猪产业的发展丰富了内涵,生猪价格,也奠定了赣南生猪发展的坚实基础。
“破”字诀之“自强不息”
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出台的《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振兴赣南经济之一就是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养猪业是江西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而赣南供港生猪产业目前都是利用外省企业配额开展业务,这一方式不仅推高了企业营销成本,还将出口退税和创汇据统计都留在了外省。
对此,赣州检验检疫人又出一招,那就是“自强不息”!引导供港生猪企业积极利用当前承接产业转移利好政策,紧紧挠 住配额制度已初步放开先机,充分享受各项国家鼓励 出口的优待 措施。2013年,赣州局先后帮扶3家供港生猪企业办理了自营进出口贸易公司,自营出口生猪货值达1900万美元。“自强不息”不仅实现了赣南供港生猪自营出口零的突破,还为赣南供港生猪产业的可不断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分析2014年赣南自营出口将实现更大的飞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