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养猪网消息:
生猪价格从2013年底开始一路下滑,春节的消费旺季消费不旺。五一节前半个月个别地区涌现反弹,一直不断来 节后。过节期间山东、福建、浙江、广大等部分地区小幅上扬,外三元已来 达6元/斤的价格,但全国平均价格上涨有限。这仿佛和众多估量 师的分析相符,猪市在2014年5-6月份将是拐点,但是没有过多消费拉动需求,中国养猪网,同时生猪存栏目前变化不大的情景下,提醒大家上涨未必是真的拐点,谨防生猪价格再次归落。
猪价上涨的因素
2011年前后,生猪价格来 达较高的水平,养猪大有赚头,价格最高时售出一头肥猪可赚400-600元,在利好的刺激下,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连续增加 养殖规模,生猪产业的产能严重过剩。但从去年10月以来生猪行情一路归落,是新一轮“猪周期”的集中体现。“猪周期”是指猪肉价格的规律性变化。“猪周期”的循环轨迹一样 是: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 ——肉价归落——大量剔除 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
目前,生猪价格平均5.5元左右,山东、福建、浙江、广大等部分地区外三元已超过6元/斤的价格,散养户偏重于看涨心理。近期猪价上涨的因素何在?
因素一、节日效应需求增加
猪肉价格持续4个月归落后,在五一前价格开始缓慢归升。此次猪价归升受需求增加 等原因影响有所提升。有人认为:“前期的持续归落已经触及价格底部。随着节日效应的影响,猪肉价格涌现了如期的上涨。”
需求增加 是近期猪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不过,随着节日效应过后,需求降低,应防止生猪价格再次下滑。
因素二、国家收储政策提振
生猪价格的归升,其中是受前期国家收储政策的影响。为平稳生猪市场价格,防止生猪价格过度归落,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发展,国家在3月底,国家有关部门按照《缓解生猪市场价格规律性震荡调控预案》的规定,启动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工作,在全国多个省份同时开展收储。
虽然收储的数量有限,但“国家收储政策启动后,猪肉价格上涨预期增加 ,养猪散户冲着政策,‘押’生猪上涨,大部分散户惜售,渴望 能少赔些,导致生猪收购困难,进而造成供应量减少。”
因素三、生猪存栏量减少
养猪不光不赚钱,还赔钱,并且资金链断裂,会导致部分散养户推出市场,虽然大家持观望态势,成效不显然,但是存栏量还是有所减少。
生猪价格近期逆势上涨,跟节日消费增加 、前期国家收储和生猪存栏量减少等有关。
是不是真的拐点?
2013年年底的一场降价潮,让生猪养殖户集体倒霉 。生猪价格不来 半年时间让猪价“一夜归来 解放前”。
据中粮期货不完全据统计,2013年已有7个地方政府总计5075万头生猪的发展规划,这些计划基本都在2014年投产。虽5000多万头生猪的规划并非净增产能,但是地方政府的支持无疑将有力推动当地生猪产能的扩充。而规模企业追求“剩者为王”,从 2013年底开始,有16家大型专业化养殖企业拟在2014年扩大养殖生猪规模近1400万头,即在亏损超过400元/头的恶劣情景下,大型专业化企业利用资金、治理 和产业链优势,反而逆势加速扩张的战略步伐。
需求不旺,行业产能变化尚未明确,散养户推出持观望态势,规模企业逆势加速扩张战略,使得产能进一步过剩。目前能繁母猪存栏量占生猪总存栏量的比例接近8%,一样 认为6%以内是比较合理的,所以目前过剩时期,只有能繁母猪所占比例降低,且还需等待将近一年的时间才能真正影响来 生猪市场。无论是散养户还是规模养殖场都存在不乐意退出市场的种种因素,但是只有保持来 最后才是最终的胜利者。
随着五一节日的需求增加 ,部分散养户的推出致使生猪存栏量有所减少,但是节后能否坚持目前价格,或者连续 上涨还是个问号。大家需求不旺的上涨,谨防再次归落。
怎么办?
目前生猪价格较低,猪场的治理 水平会下行。饲料原料价格较高,价格相同情景下,饲料营养也会随之降低,猪场的保健等均会下行。 春夏交替之际,由于资金链、治理 水平、保健水平等较低,应该预防疾病横扫企业,第一 要做好每日的基本治理 ,注意营养和细节,并综合考虑如何让自己在目前情景下如何才能活下去,迎接下一轮的猪价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