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10月9日电(记者王猛)受新季玉米丰收、进口压力不断、玉米深加工行业不景气等原因的影响,目前国内玉米阶段性供过于求的格局显然,新玉米集中上市后可能跌破国家暂时储备收购价格。 玉米产量再创新高 8日,来自国家粮食局粮油信息中心和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猜测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玉米产量超过21500万吨,较去年增长700万吨左右,再创历史新高。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玉米分会副秘书长刘笑然说:“分析2013—2014年度国内消费量为19750万吨,库存量将进一步增加 。” “尽管今年国内多个粮食主产区遭受洪灾,但对‘怕旱不怕涝’的玉米来说,影响并不大。”吉林省前郭县农业局副局长姜波说。前郭县是全国产粮十强县,当地大部分玉米已经收割完毕。 “全县32万公顷耕地中,受灾耕地面积仅为1.5万公顷,所占比例极小。”姜波说。 在有中国“玉米之乡”之称的吉林省公主岭市,多场暴雨致使当地部分低洼农田受灾,8月下旬大风致使玉米涌现倒伏。 公主岭市范家屯镇农民崔凯说:“由于已在定浆期,倒伏对产量影响较小。而近期的多场降雨,处于成熟期的玉米长势良好。”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研究猜测 部估量 师李通说:“经济形势不佳影响玉米加工需求,玉米市场供大于求。” 长春大成集团是国内最大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公司副总经理郑贵臣表示,9月下旬企业玉米库存达40万吨,按每天消化库存8000吨运算 ,可以使用来 10月下旬。 “库存的玉米是今年春节前后以2300元/吨价格收的,而现在吉林玉米市场价格仅为2240元/吨,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郑贵臣说。 位于吉林省松原市的美资玉米深加工企业——嘉吉生化有限公司玉米摘 购部经理徐家万表示,目前公司每天使用2000吨玉米,70%用于生产淀粉。 “由于之前摘 购的原料成本较高,每月亏损1000多万元。”徐家万说,“考虑来 停产会丢失客户,目前不会停产。” “全国玉米深加工企业每年使用5000万—6000万吨玉米,整个行业开工率不来 50%。”徐家万说。 可能跌破临储收购价格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丹丕说:“近年来,国内玉米供求形势涌现逆转,中国由过去的玉米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 来自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11年我国玉米进口量为175万吨,2012年我国玉米进口量来 达创纪录520万吨,同比上涨近两倍。2013年7月玉米进口量7.27万吨,养猪论坛
,环比增加 829%。 因为美国玉米种植面积突破历史新高,美国玉米供给走向宽松,使得国内玉米进口成本降低。此外,国家为了提高农民种粮主动性每年提高收储价格,造成国内外市场玉米差价连续拉大。 目前,国内进口玉米完税价为2039元/吨左右,远低于国家2260元/吨的收储价和2400元/吨的全国现货均价。刘笑然说,“随着进口压力增加 ,现行的玉米收储政策面临较大挑衅。” “在国内玉米丰收、进口压力不断、下游需求疲软等前提下,新季玉米上市后,阶段性供过于求的格局将有所显现,国内玉米价格可能跌破临储收购价格。”刘笑然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