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美国大豆产区高温天气因阵雨来袭而有所缓解,同时,国内再度涌现禽流感病例,这些原因使得国内豆粕市场短期有所走弱。但美国陈季大豆出口良好,压榨量仍旧 较高,供应尤其紧张,美国不得不连续 从巴西进口大豆,并且从阿根廷进口豆粕,这自然利于国内豆类市场延续偏强走势。另外,饲料企业对豆粕等饲料原料的备货必将连续 支撑国内豆粕价格。
在利多原因接力力挺之下,经过调整消化后,周二豆粕1401合约价格异军突起,放量增仓突破3300元/吨关口,最高上行至3328元/吨。
大豆压榨仍纯利,豆粕为收入来源
上市之后,巴西大豆出口装运缓慢,且价格有所走高,因此我国进口大豆来 港量一直不大。1—6月我国累计进口大豆来 港2749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5.4%。随着6月巴西港口拥堵状况改善,我国7月进口大豆来 港量很可能超过750万吨,不过,我国8—10月进口来 港大豆分析在1500万—1600万吨,仅相当于6、7两个月的来 港量。来 港量环比减少,而合同预售量增加 ,因此,进口大豆来 港不会给豆粕市场带来过大供应压力。
国内油脂企业收入主要来源于豆粕。截至7月中旬,江苏地区进口大豆压榨利润为180—190元/吨,油值比为29%,2013年年初为34%,中国养猪网,去年同期为37%;黑龙江国产大豆压榨利润为120—130元/吨,油值比为31%,2013年年初为34%,去年同期为39%。油值比自2011年年底不断走低,可见油厂收入主要来自豆粕。
养殖业缓慢恢复,豆粕仍为紧平稳
虽然我国进口大豆在最近一段时间有所增加 ,但在豆粕刚性需求作用下,工厂豆粕库存一直坚持偏低水平,供需处于紧平稳 状态。从我们跟踪的周度库存数量看,截至7月中旬,国内豆粕库存71.4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15万吨,更低于2011年的111万吨;而未执行合同为112.3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98万吨,但为今年4月以来最高水平。这掩饰国内豆粕供应仍旧 不富裕 。另外,过去的几个月里,禽流感等疫情影响了国内养殖户补货活动,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库存较低的饲料企业进一步补充库存、增加 合同摘 购的预期增强。
禽流感病例影响有限
近日,河北一处活禽市场发觉H7N9病毒,目前已有1名61岁女性患者确诊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通常高温会抑制禽流感病毒传播,因此在秋季来临前,大规模爆发H7N9禽流感的可能性并不大。而河北省也加强禽类调运监管,已经暂停人感染禽流感地区活禽跨省调运,只答应经检测和具有产地检疫合格的种禽或种雏调运出省。由于官方应付主动,分析禽流感影响只停留在心理层面,对于豆粕消费影响较为有限。
总体来看,虽然国内再次涌现人感染禽流感病例,但在国内养殖业整体稳步恢复,且大豆陈季供应紧张的情景下,对豆粕影响临时有限。我国豆粕市场基本面并未有实质变化,供应增幅有限而需求仍旧 强劲将连续 支持豆粕价格走高。
(作者单位:金石期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