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流向创业板,连豆粕成交量大幅萎缩
10 月 29 日 的 CBOT 大豆期货有所归升,摆脱了一周的跌势。主要是受来 美元指数稍有下跌和市场对三角洲地区大豆质量的担忧所提振。 CBOT 11 月大豆合约收高 17 美分,报每蒲式耳 9.85 1/2 美元。 1 月大豆合约收高 16 1/2 美分至每蒲式耳 9.87 美元。 12 月合约收高 66 个点至每磅 37.52 美分。
现货大豆供应紧俏和三角洲地区的大雨引发的病害和质量担心等为大豆期货价格提供支撑。 T-storm Weather 称,本周晚期和之后,不确定原因增加 。自下周晚期开始至下周末( 11 月 5 日至 8 日),多数地区的天气将较为干燥。 GFS 天气模型显示美国很多种植区涌现降雨,尽管估量 湿度不太可能连续 增加 ,但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另外,美国据统计局公开,美国 9 月底豆油库存为 27.39 亿磅,之前市场预估为 28.80 亿磅, 8 月为 30.10 亿磅。
近期我国大豆进口商开始转向进口明年 2 月船期的大豆主要是因为近期美豆天气不利于收割,美豆供应食 紧,价格飙升至两个月来的高位。随着天气的改善, 11 月起美豆可以进行收割,市场的供应量将开始加大。进口明年 2 月船期大豆价格相对较为便宜。另外前期的豆油库存较大,现在来看也可以有效的消化。
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11 月 4 日还将进行国家暂时储备 大豆拍卖会,数量仍就为 50 万吨。这一消息令市场开始质疑,新的托市政策什么时候能开始呢?从临储大豆拍卖会的结果可以看来 ,生猪价格,市场购买量微乎其微。贸易商、农户都在等待新的国家政策可以提振市场价格。去年国家摘 取收购大豆的方法并没有有效的支撑大豆的价格,也没有让农民得来 更大的实惠。今年温家宝总理已经确立了要进行大豆收储,但迟迟没有出台政策,想必政府也处在两难的境地,直接跟粮库收豆,像去年农民没有实惠;补贴油厂收大豆,油厂也怕最终的压制利润不足以实现纯利。因此,收购豆油可能会成为较好的筛选。这对油脂市场将产生利多。但是对于豆粕来说,可能更多的是压力。
今日国内大连豆粕市场早盘表现出窄幅振荡的走势,午后跟随周边市场跳水, M1005 合约开盘 2825 元 / 吨,最高价为 2828 元 / 吨,最低下探 2811 ,尾盘报收于 2818 元 / 吨,较前一交易日结算价上涨 13 元 / 吨,但是日内表现活跃度显然下行,整个豆粕合约的成交量仅有 88 万手,是常态交易日的一半还不来 。今天是创业板开市的第一天,大量资金流向股市,这也是金融市场不景气的主要因素。受来 美豆近期走软影响,国内豆粕市场也随之下跌。建议短线仍旧 保持 日内空头操作。中长期投资者可以适当少量在 2760-2780 一线建立多单。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