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4月中旬以来,我国生猪价格经历暴涨后开始不断归落,目前一些地方猪价已跌破成本价,个别亏损养殖户开始宰杀母猪。记者近日在生猪养殖大省湖南调研时,一些养殖户和专家建议,国家除了在生产环节进行扶持外,迫切需要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生猪市场体系,通过市场和政府调控的双重手段来平稳生猪产业发展,避免规律性震荡。
部分养殖户开始亏本
近期我国各地生猪价格一路走低,养猪效益不断归落后,宰杀母猪的消息从各地传来。根据湖南省生猪价格调查,今年年初生猪收购价依旧坚持去年以来的上升方向,4月份来 达最高点后,5月份开始不断归落。10月初湖南全省平均为12.92元/公斤,环比归落10.97%,比年初归落28.4%,亲近每公斤12.2至12.4元的养殖成本价。根据湖南省据统计局据统计,10月底湖南市场良种猪价为12.29元/公斤,土杂猪为11.90元/公斤。从据统计数据看,土杂猪已经跌破成本价。
猪价不断归落的同时,饲料价格却连续上涨,越发挤压了养殖利润空间。湖南省畜牧水产局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湘北及湘中部分高密度养殖区已经跌破成本价。湘潭县响水乡青竹村养殖大户卢国良告诉记者,目前养殖企业和大户靠规模经营,凑合能够坚持运行,而一些散养户基本是亏本的,特别是高价购进仔猪的散养户,亏本更为严重。
湖南 正虹科技(行情 股吧)股份有限公司畜牧分公司总经理贺赛美介绍,根据他们企业的成本测算,每公斤11元是生猪价格的临界点,低于这个价格企业就要亏本。他说:“我们10月份来 广东市场考察,发觉受经济形势影响,一些出口导向型企业破产关闭后,抑制了猪肉消费,而这段时间生猪养殖发展速度又比较快,产量快速发展,从目前现状看,国内猪肉整体消费已趋于动态平稳 。”
根据湖南省畜牧水产局据统计,今年1至9月,湖南全省出栏生猪6268.27万头,同比增长15.8%;9月末存栏生猪4713.1万头,其中能繁母猪486.8万头,同比分别增长13.6%、22%,环比分别增长7.3%和3.8%。
规律性震荡造成“猪贱伤农”
湖南省农业厅厅长程海波估量 指出,国家对生猪生产的调控主要体现在生产扶持、财政补贴和提高流通效率上。每当生猪供求关系紧张、猪价上涨时,国家从保护养猪主动性和消费者利益出发,实行肉价补贴、生猪补贴,刺激生产供应。每当生猪供给比较宽松、猪价归落时,则主要依靠市场调剂 ,造成“猪贱伤农”减少生产,于是我国生猪生产和猪肉价格就出现 出规律性震荡的特点。
记者费解来 ,当前我国生猪收购价格迅速下跌,但猪肉价格并没有同步下跌。业内人士估量 说,目前,承担生猪集中批发交易功能的市场主体是生猪定点屠宰场,绝大部分地区的生猪定点屠宰场不是适应生猪流通需求建设的,而是在生猪统销派购体制下的国有生猪购销企业——肉食品供应企业,实行生猪“定点收购、定点屠宰、定点批发”的僵化模式,造成市场缺乏竞争性,并导致涌现一定程度的垄断特点 ,广大养殖户无法与定点屠宰企业和生猪龙头企业在价格上实现对等话语权。
完善生猪调控手段迫在眉睫
记者在湖南调研时,一些生猪养殖农户、企业、畜牧干部和相关专家建议,养猪论坛 ,从三个方面完善生猪流通和政策调控制度,努力确保生猪产业和价格的稳固 。
程海波建议,加快培养竞争性的生猪市场主体,应转变肉食品供应企业的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鼓励 发展符合定点屠宰条件的现代化屠宰企业,促进生猪屠宰投资主体多元化,真正将生猪屠宰“还企于市”、公平竞争。平稳生猪生产主体,组织和引导农民以多种形式进入流通领域,反常 是要发展能与屠宰加工企业进行对等谈判的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养殖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其次,应建立国家储备、企业储备、市场储备相结合的肉品储备体系。必须建立健全肉品储备体系,完善猪肉调控措施。肉品储备应发挥企业与市场的主导作用,建立国家储备、企业储备、市场储备相结合的储备体系,储肉于库、储肉于企、储肉于市。企业储备和市场储备要纳入国家总体储备计划,国家给予适当的扶持和补贴。
专家还建议,建立生产观测、价格观测、预警观测、宏观调控“四位一体”的生猪市场监控系统。建立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加工企业、龙头企业的生猪养殖、流通、加工信息报送制度,及时把握 产销动态;研究确定科学合理预警参数,根据预警观测情景,科学调控生猪市场。
(本文来源:新华网-经济参考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