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生猪生产一头连着消费者的“菜篮子”,一头连着养殖户的“钱袋子”。保证 猪肉市场有效供给、治理 通胀预期,必须保证 养殖者收益、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发展。近日,记者就生猪产销形势摘 访了畜牧专家。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陈瑶生教授认为,今年上半年,生猪价格不断低迷,养殖场户亏损严重,近期价格出现 恢复性上涨,养殖场户略有纯利,这对于平稳生猪养殖信心,保持 生产平稳发展十分有利。从当前生猪养殖的投入产出看,生产成本反常 是饲料成本不断高位运行,目前玉米价格2.11元/公斤,同比上涨14.7%,自2009年2月底以来一直保持 涨势,已来 达历史最高水平,成为影响生猪养殖效益的主要原因。养殖成本增加 ,势必拉动生猪价格归升,从生猪养殖100元左右的纯利水平看,目前生猪价格处于常态合理价位,这一阶段也恰恰是生猪生产平稳发展的最好时机。从坚持合理的利润水平来看,如果养殖成本不归调,今后一个时期生猪价格很难再归来 以前的价格水平。
来自农业部的数据显示,活猪价格从1月初的12.21元/公斤开始下降,4月第1周跌入最低点,仅为9.43元/公斤,比年初下行22.8%;此后连续 低位徘徊,6月中旬开始出现 恢复性上涨,9月第2周活猪来 达12.50元/公斤。发改委观测数据掩饰,9月份第2周全国猪粮比价为6.23∶1,持续8周处于6∶1的盈亏平稳 点以上。据测算,目前,出栏一头100公斤的瘦肉型肥猪纯利100元左右,扭转了上半年持续4个月大面积亏损的局面。但从1月至8月的平均价格水平测算,猪粮比价仅5.5∶1,整体上依旧亏损。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王济民研究员提出,本轮生猪价格上涨是价格周期规律的作用,属于价格触底后的常态归来。今年上半年,有关部门加强宏观调控,开展信息预警引导,指导养殖场户优化猪群结构,目前猪群结构调整效果显现,生猪饲养量已趋于常态,加之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发展,产业发展越发理性。从我们8月份对基层养殖场户调查的情景看,养殖户比重略有归升,生猪存、出栏均有小幅增加 ,多数养殖场户不同程度纯利,后备母猪、商品仔猪常态补栏,生猪生产平稳发展,猪肉市场供给有保证 ,今后一个时期生猪价格总体趋稳。
据农业部有关调查,目前,全国生猪生产主动性逐步归升,生产平稳发展,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均处于常态水平。8月份,全国生猪存栏4.4亿头,环比增长0.41%,同比下行3.57%;能繁母猪存栏4580万头,环比下行1.08%,同比下行4.9%。能繁母猪存栏占生猪存栏比重为10.4%。
专家们认为,目前生猪价格水平较为合理,有利于保护生产者主动性,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发展,各方面要主动保护 目前的好态势。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连续 落实中央平稳生猪生产发展的良种补贴、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调出大县奖励等扶持政策,调动生猪养殖主动性;连续 深入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挠 好标准化示范创建,组织专家组赴各地开展技术指导,连续提升生猪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按照《防止生猪价格过度归落调控预案》规定,连续 做好生猪生产观测和形势研判,养猪论坛
,及时发布生产和预警信息科学引导生产,平稳养殖主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