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八里店镇紫金桥村农民老王最近很高兴,他今年开春就要种上“水果玉米”了,这种玉米收购价比普通玉米每市斤要贵7元—8元,而且销路也由村里一家公司包了,“合同都签了,今年有赚头啊!”老王乐呵呵地说。
老王所说的“水果玉米”,是村里紫鑫生态农业公司今年准备量产的新品种,也是浙江大学新近的研究成果。水果玉米香甘可口,水分又足,还可直接生食 ,在饭店宾馆大受欢迎,去年试种的玉米被一夺 而空。“原先 本地人都不食 本地的玉米”,紫鑫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姜建强说,紫金桥村种玉米的历史很长,但品种老化,品质不高,甘玉米不甘,糯玉米不糯,所以大部分销往外地做饲料加工。现在不一样了,公司今年准备摘 取“农民+基地+公司”模式扩大水果玉米的种植范畴,并打算投资开设保鲜工厂,把水果玉米出口来 日本、韩国。
同样,在湖州长兴县,也有一个新兴产业渐成气温。湖州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办公室沈国忠说,长兴县原是青梅之乡,随着市场变化,青梅树成了无用之物。在浙江大学教授的帮助下,当地群众很快把握 了青梅树嫁接红梅的技术,嫁接后的梅树在花卉市场上可以卖来 很高的价钱。现在,生猪行情,长兴有几千农户搞起了观赏 植物嫁接,种植面积达上万亩,嫁接花木在当地势 成一个新产业。
湖州农村的变化,源于浙江大学的科技原因。2006年5月,湖州与浙江大学签定全面合作协议,共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之后湖州举全市之力实施“1381”行动计划,即“一个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试验示范区)、“三个平台”(科技服务创新平台、人才支撑平台、体制机制创新平台)、“八大工程”(产业发展、村镇规划建设、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素养提升、社会保证 、城乡综合改革等工程)、“100个项目”(一百项重点建设项目)。
科技服务创新平台,是湖州与浙大合作收成 最大的“果实”。湖州市委副秘书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办公室主任卞利强介绍说,除了水果玉米、观赏 红梅,还有很多新鲜事例,比如加州鲈鱼、澳洲龙虾的成功养殖,在饲养甲鱼的池塘里种植水稻,出产品质极高的“甲鱼大米”,每市斤售价高达30元等等。
据费解,浙江大学派出26名教授、部门行政领导常驻湖州,和谐 监督合作项目落实。另外,12名首席专家在湖州每人有一块实验基地,并联系几个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直接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在田间地头碰来 问题,他们就带归浙大实验室进行攻关,使新技术越发完善实用。同时,农民在农艺上的体会,对浙大的技术也是一种补充和提升。如水果玉米在试种过程中,为了来 达绿色无公害标准,当地农民就想出了套种辣椒的办法,辣椒的气味能驱虫,这样就减少了农药使用。
湖州市委书记孙文友说,市校合作使湖州农村充满 新气象,也使全社会形成了关注、关怀 、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本报记者杨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