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天气不确定带来的远期升水和生猪价格下滑使得饲用需求减少影响,二季度以来豆粕价格出现 期强现弱的走势。截至昨日,连粕指数较3月31日上涨约1.4%至2898元/吨,而沿海现货却归落约100元/吨。近来冻肉收储政策逐步 改变了下游养殖状况,豆粕价格利多原因进一步增多,后期上涨的概率也增大。
美豆天气和旧作库存炒作开始
举荐 阅读
周期蓄势待发 商品缓步下降
胶市仍处于觅 底过程中
截至5月9日当周,美豆播种完成30%,前一周为15%,去年同期为13%,五年均值为19%,显示大豆播种顺利;出芽率为7%,去年为3%,五年均值为4%,显示大豆生长常态偏好。然而,天气千变万化 ,不确定性较大,加之美豆的播种、生长、收成 还需很长时间,炒作天气是后期期价变动的主要原因。
五月供需报告并没有下调美豆的旧作结转库存,依旧坚持1.9亿蒲式耳的水平,后期出口需求依然强劲,反常 是以中国为首的进口国,需求非常强盛。后期旧作库存的炒作也将是推动价格向上的主要原因。
东北大豆预期减产,进口大豆保持 高位
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东北豆农利益受来 极大地损害。国产大豆虽是非转基因大豆,但是由于它的低出油率使得竞争力低下,尽管国家实施了收储政策以保护农民的利益,生猪行情,但是也难改国产大豆产业链的逆境。近几年东北豆农逐步 弃豆而种植玉米(资讯,行情)和水稻,我国大豆的产量逐步 下行。而今年由于东北的低温阴雨天气使得大豆播期延后,国产大豆的产量更是堪忧。
我国四月份进口420万吨大豆,较三月份增加 5%。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分析,我国五六月份大豆月均进口量将高达500万吨以上,而目前我国进口大豆的港口库存大约在510万吨左右,可见后期大豆的供给是相对充足的。
豆粕供给充足,下游生猪养殖缓慢复苏
在进口大豆大量来 港的情景下,后期豆粕的供给充足。按照目前的压榨利润来看,沿海地区大豆的压榨利润坚持在常态水平,约为100元/吨,油厂开工率常态,对豆粕形成不断性供给。
前期由于生猪供应的增加 ,其价格是不断归落,为了应付这种方向的恶化,国家在云南、上海等地实行冻肉收储政策以遏制价格的不断归落。在政策出台后,生猪价格有所归升,较低点上涨约8.86%至9.58元/公斤左右,提振养殖户的主动性,增加 豆粕的需求。后期将面临生猪等畜禽养殖的生长期,对于豆粕的需求非常大,这个时期一样 是豆粕的季节性消费旺盛期,所以预期五六月份豆粕的价格会受这一原因的支撑而表现相对强势。
宏观原因的不确定和资金的投机性为豆粕走势增加 变故
虽然农产品(000061,股吧)对于宏观原因的反应较其它工业、金属品等相对偏弱,但是从系统性风险的角度考虑,也不免被其挈 累。现在影响商品市场的宏观原因主要是加息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全球的经济在不断复苏,收紧流动性是迟早的事情,这一原因始终压制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因为政府不会任由价格不断上涨而引发通货膨胀,不过从最新公开的CPI数据来看,不支持尽快加息的政策实施;再者,目前市场比较关注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欧盟刚刚通过了援助希腊等陷入主权债务危机国家的计划,关于这一原因的炒作后期会慢慢 淡化。
此外,目前投机性资金充裕,对于价格总会起来 助涨助跌的作用,使得商品的金融属性增强。国内的豆粕也如此,后期在投机性资金的作用下,豆粕的走势震荡性也将放大。
综上所述,后期市场关注的焦点将转向天气和美豆旧作库存的紧俏上,美豆期价不会大幅归落,而更可能是振荡上行。虽然国内大豆供给充足,但是下游养殖业在政策性措施的支持下会缓慢复苏以及后期是豆粕季节性消费的旺盛期,这使得豆粕后期走势较为乐观。加之投机性资金的作用,豆粕后市料将振荡偏强,或将再次冲击前期高点。
【和讯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和讯合作媒体, 和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作者:中信建投 李海刚 来源:期货日报】 (责任编辑:宋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