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农经讯 中粮集团近日可谓收成 颇丰,捷报频传。先前5月28日,中粮和中国奥委会签下自2012来 2019年长达八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在接下来的8年里,中粮携旗下13个食品类别、36个食品品牌、近1000种产品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在内的19场世界级体育赛事,近千场比赛中中国体育健儿们提供全程能量支持。而本次合作也创造了中国奥委会单次签约规模的纪录。前不久中粮控股的蒙牛集团又与欧洲最大的乳业巨头Arla Foods(中文名:爱氏晨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爱氏晨曦以22亿港元获得蒙牛约5.9%股权,生猪价格,成为继中粮之后的第二大战略股东。而本次合作是迄今为止中国奶业最大规模的一次国际合作。
近日中粮又传大动作,据悉中粮肉食与中粮信托实现首次合作,在江苏东台试点发行针对规模化生猪养殖的金融投资产品,中粮肉食将外部资金集中于最易于标准化投资的后期育肥和成品猪出栏环节。将减轻公司全产业链运作的资金压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本次投资规模达1500万,期限为12个月(可提前完结)。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中粮肉食与中粮信托的合作创造了国内首只与生猪相关的信托产品,具有创新意义。
长期以来,中粮肉食集饲料加工、畜禽养殖、屠宰、深加工、冷链配送、分销及肉类产品进出口于一体,力求打造肉食品全产业链,缔造行业帝国。最大限度的实现产品质量的全程可控和食品风险最小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全产业链模式的运作也导致中粮肉食重资产化,资金使用结构不合理和效率较低。特别是育肥和成品猪出栏环节需要大量的资产投资,比如猪舍、饲料、环保设施等。在此背景下,中粮肉食与中粮信托合作,在江苏东台试点发行针对规模化生猪养殖的金融投资产品,将外部资金集中于最易于标准化投资的后期育肥和成品猪出栏环节。这也使得中粮可以将资金集中于人力、物力、财力集中于产业链的核心节点环节,如种猪、母猪繁育。而上诉次要环节,如幼猪保育、育肥、成品猪出栏,则可以通过社会资源和金融手段来补偿 ,同时还不失去对次要环节的控制力。第一农经认为这样的模式明显具有显然的成本和效率优势。也具有推广意义。
双方的具体合作的方式也是首创,外部投资者的信托资金通过中粮信托认购中粮肉食20公斤左右的仔猪,中粮信托托付 中粮肉食作为投资治理 人代为治理 、监护和养殖仔猪,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费用由信托资金承担,托付 养殖治理 费为2%+浮动。信托来 期后,出栏生猪(100公斤左右)按市场价格销售,变现后收归的资金作为信托收益。但未对投资者收益率作出预期,而用的是浮动收益率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