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食品价格成为居民消费价格CPI之中涨势最猛的部分。有学者认为,除了农副产品生产的季节性特点 之外,我国现行的价格治理 机制越发器重供求的调理,而不是价格的限定,加剧了可能涌现的供求失衡。
国家据统计局发布报告,6月份CPI同比上涨6.4%,涨幅创下35个月以来的新高。食品类价格,反常 是猪肉价格连续 领涨CPI。
在深圳,猪肉价格相比去年同期涨了近七成,福田农批市场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七月份猪肉的进货价大致是7快多,但从今年春节以来,价格节节攀升,从9块多涨来 了现在的13块2。不过,供应量一直都保持 平稳。
湖北、湖南、江西三省是深圳主要的活猪供应地,目前三省生猪的出栏率普遍降低,加上物流成本连续上升,猪肉价格也是一路高涨。市场人士猜测 ,随着7、8月份猪肉市场淡季的来临,猪肉价格可能会涌现下跌。
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认为,生猪价格,由于食品价格涨幅过大,低收入群体更受影响。
今年以来,价格上涨的不仅仅是猪肉,蔬菜、水果、粮、油与年初相比,都涨了不少。国家发改委官员将这一轮上涨回结于三个方面的原因。
有学者认为,除了农副产品生产的季节性特点 之外,我国现行的价格治理 机制越发器重供求的调理,而不是价格的限定,加剧了可能涌现的供求失衡。
对于这次物价上涨的因素,经济学家巴曙松认为,是之前应付国际金融危机而出台了一系列宽松的经济政策所付出的代价。巴曙松表示,由于物价压力在三季度还没有看来 显然下跌态势,7月份的CPI仍将处于高位。一些经济学家则分析,通货膨胀将在7月见顶,随后开始下跌。
不过这样的乐观判定 ,仿佛说得早了。其实早在去年,一些专家对物价的走势已做过同样的判定 ,认为2010年的物价将涌现前高后低的走势,但事实证明,去年下半年CPI的表现远超上半年。
就在国家据统计局公开6月份经济数据前三天,央行宣布加息四分之一厘,估量 指进一步收紧银根,目的是抑制通货膨胀。
央行行长周小川之后表示,中国能够容忍经济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定程度的通胀。周小川还说,6月份CPI同比涨幅受翘尾原因影响而推高,而在通胀的控制上,货币政策需要时间显现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