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供求快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猪猪侠讯:2012十大三农创业致富楷模展播(4)看不见猪的猪老大

来源: 互联网   2013-11-03 15:00:18   查看:  次

    2012年8月22日,记者从北京赶来 甜肃省定西市的岷县,找来 了这个自称是中国拥有蕨麻猪最多的人——刘慧彬。在记者的请求下,刘慧彬带着记者来来 他的蕨麻猪养殖场,可看来 的只是空空的猪舍。

    记者:猪呢?怎么一头猪都没有?

    刘慧彬:猪都在夏季牧场里面,只有是冬天怀孕的母猪才在这过冬呢,平时都在牧场里和牦牛一起放牧呢。

    刘慧彬告记者,夏季,只有在草原上才能看来 蕨麻猪。

    刘慧彬:你要跟我来 牧场上去看,可能比较辛苦,翻山越岭的。

    记者很疑问,真像刘慧彬说的这样吗?眼前这个自称是中国拥有蕨麻猪最多的人,来 底有没有蕨麻猪?蕨麻猪究竟在哪里?

    记者决定让刘慧彬带着一起来 他所说的甜南州的牧场觅 找蕨麻猪。草原上没有公路,坎坷 狭窄的小道两边是悬崖峭壁。这是去牧场的必经之路,一路上危险重重,像这样的山体滑坡就遇来 了好几次。

    可跋山涉水地跑了整整一天,只是在沿途的草原上见来 很多牦牛,一只蕨麻猪也没有看来 。

    记者:猪呢?

    刘慧彬:这几天都去转场了,前几天过来两户,它这两天又转了。

    尽管刘慧彬找出各种理由说明,但记者的疑心更重,记者决定向当地村民询问究竟。

    记者:咱们当地有蕨麻猪吗?

    村民:我们没有。

    记者:找蕨麻猪来 哪去找呢?

    村民:藏民那里就有。

    记者:藏民在哪呢?你告诉我一下。

    村民:后头的山里面。

    村民:那里面就有。

    记者:去哪?哪里面?

    村民:你就往里走,走来 藏民那个地方。

    按村民指的趋势,记者随刘慧彬又向山里走。来 第二天的中午,终于看来 一户牧民的帐篷。本以为找来 牧民就可以找来 蕨麻猪……

    记者:怎么了?

    但让记者没想来 的是,一见来 记者,这个藏族姑娘冲出帐篷撒腿就跑,这可把记者搞蒙了。

    记者:我们聊两句行吗?

    记者:你要干嘛去呀?

    藏族姑娘:我的个天呀!

    这个藏族姑娘为什么瞧见记者就跑,跟记者要觅 找的蕨麻猪有没有什么关系呢?

    已经找两天了,也来来 了草原牧区,可还是连一头蕨麻猪都没找来 ,而刘慧彬却号称自己是中国拥有蕨麻猪最多的人。他的蕨麻猪来 底在哪里?找都找不着,又为什么说年销售额来 达四千多万呢?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猫腻?

    而当记者再次询问刘慧彬来 底有没有蕨麻猪的时候,他却突然转身泣不成声。

    看着刘慧彬抽搐的背影,记者有些束手无措。

    20分钟后——

    刘慧彬:没人了解,自己也很孤苦。

    2006年5月,在甜肃省电视台工作的刘慧彬突然提出辞职,要去藏区养蕨麻猪。这个消息一传出,就在周围朋友圈里炸开了锅。

    愈诚:第一反应落差太大,不可思议,突然去来 农村做这种事情,人就觉得这是受什么刺激了还是怎么了,是不是。

    牛栋辉:没有对自己的前途负责任,你放着这么好的工作不干,你非要去干不着边的事。

    无论别人怎么说,刘慧彬态度坚定,一定要去养猪。妻子一气之下和他离了婚。可对于为什么要去藏区养猪,他却一直守口如瓶。来 底是怎么归事呢?

    在甜肃藏区草原上随处可见牦牛和成群的牛羊,却见不来 蕨麻猪,想养殖蕨麻猪的刘慧彬只有四处打听觅 找这种猪。刘慧彬告诉记者,藏族姑娘见来 记者就跑的这种情景,他当年找蕨麻猪时也经常遇来 。

    刘慧彬:当时来 这来问这个猪怎么样,猪唰一下也上山了,人也就上山了。

    猪也没见过人,生人一下来,而且猪反常 怕男人的声音,为什么呢?女人老哄它,男人老杀它,所以,自己家杀猪都是男的,然后猪看来 生人往山上跑。

    猪往山上跑倒无所谓,藏族姑娘也跑,让刘慧彬有点发慌。

    刘慧彬:你过去问人,这个妇女也往山上跑,这羞得就不行,然后我们还自己很害怕,为什么呢?这个地方,人家家里面很多情景下没有男的,男的不在,我们怕男的误会,以为是我们把女的追来 山上去了,所以没办法,反常 难。

    2006年6月,刘慧彬感觉自己一个人找,不但找不着因为语言不通,还会和牧民造成误会,于是他联系对当地很熟悉的牧民,让牧民骑着马带他进草原觅 找蕨麻猪。

    随着眼前这个藏族姑娘的叫声,涌现了这样的一幕:突然从远处的山上跑下来一群像这样个头不大的猪。

    刘慧彬:它在周围的牧场上,很少归回,牧民就用青稞面、燕麦还有盐就给它撒,给它定量撒,定期撒,缓缓它习惯就能归回。

    记者:你这么喘是怎么归事?

    刘慧彬:海拔太高。

    记者:现在大约海拔有多少?

    刘慧彬:这现在海拔应该是三千五,至少是三千五。

    这就是蕨麻猪。这种猪长年生活在高海拔的牧场,它的名字也是因为长期食 这种草原上特有的蕨麻草而得名。

    专家:饲养方式是多少年来一直延续的一种放牧饲养方式,也是目前我们国内较少有的几种以放牧方式饲养的地方猪种。

    原先 ,蕨麻猪本身的特性就是以放牧的方式饲养,在夏季,只有在深山里的牧场才能找来 。

    刘慧彬自称是中国拥有蕨麻猪最多的人,那他自己的猪在哪?牧民养殖的蕨麻猪又和他有什么关系呢?

    2006年7月,刘慧彬几乎走遍了甜南州的草原,他发觉,蕨麻猪之所以不好找,除了它是游牧的生活习性外,这种猪生长周期长,一年也仅能长来 三十斤左右,而且濒临灭绝。

    专家:主要因素还是与他传统的养殖习惯有很大关系,他们的主导产业是养牛和养羊,猪只是他养殖的一小部分,他牧民没有认识来 这个资源的潜在的价值。

    刘慧彬意识来 ,要想养殖蕨麻猪,第一 要解决的就是从牧民手里收购蕨麻猪进行保种,可牧民手里的蕨麻猪多少钱也不卖给他,这又是怎么归事呢?

    藏民:从我的祖先他就是养殖这个东西(蕨麻猪),藏族人的传统,养殖蕨麻猪,就是为了自己家食 ,就没有卖过。

    刘慧彬靠直爽的性格,很快和藏民打成一片,成为朋友,接下来收购蕨麻猪就顺利多了。2006年9月,他在甜肃定西市岷县投资七万元,建了一个五百多平米的保种场。眼看着纯种的蕨麻猪一天天增多,他的信心也越来越大,自己的人生理想就要实现了。那么,刘慧彬来 底在蕨麻猪身上发觉了什么商机呢?

    刘慧斌:我能把农村的一些很不错的山里的珍宝给城里人拿来,这个是海量的,这里面我就能挣来 钱。

    记者:那你上班不挣钱吗?

    刘慧斌:上班挣钱,但是相比较,我想干这个事,那这个就是,山里面这个东西就是金矿。

    一直以来,当地的蕨麻猪就名声在外,可外面的人却很难食 来 。刘慧彬当记者多年,他敏捷地感来 这是个商机。因时机还不成熟,所以对于为什么进山养蕨麻猪的因素,刘慧彬一直不乐意说。

    刘慧彬在藏区收上来的蕨麻猪一天比一天多,一切都向他设想的趋势发展,眼看就能成功,可不幸却发生了。

    2006年9月的一天早上,刘慧彬和朋友冯岷川两个人把在甜南州收上来的蕨麻猪运来 岷县的保种场,他们拉了一百二十多头种猪。路上突然下起了暴雨,在距离保种场五十公里的地方,发生了意外。

    刘慧彬:刚好走来 这,雨刷都放来 最快,刷不及了,刷刷一直刷,雨就反常 大。

    冯岷川:在车里面的时候看不见,前面什么都看不见,雨反常 大。后来觉得车怎么动着呢,我把窗户拉下来一看,水那么高,我说赶忙 跑吧,水怎么这么大。

    这些照片是当时那场洪水过后拍照 的,暴雨仅下了二十几分钟,由于下得很急,引发了泥石流,山上的石头伴着洪水肆虐地向他们冲过来。

    刘慧彬:当时就只有害怕,然后发觉车晃悠,我就跳车。

    朋友:猪全部淹掉了,没找来 。

    记者:怎么不去找猪去呢?那么值钱的猪。

    朋友:那么大的雨,我保命都来不及,还管得了猪吗?

    人脱离了危险,可一百二十多头蕨麻猪就这样没有了。无奈,刘慧彬只有接着来 牧区收猪,可这时候,他却一分钱也没有了。

    刘慧彬:投猪仔,找种猪,都需要钱。你钱不够,山里的藏民认为你不诚信。呆在这,有时候干着急 。

    刘慧彬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为收购蕨麻猪前后投进去一百六十多万,这可是他父母的所有积蓄,因为一直以来在牧民手里收猪都是现金交易。

    刘慧彬:给不了钱的话,人家认为我们是没有钱,或者是把人家骗了,说话不算数。像跟牧民这种合作,完全就是靠的是良心,你跟他就不能骗他。

    藏民:他嘴上说的,他能够做来 ,我们才高兴,我们才赞成他。

    为了连续 收购蕨麻猪,刘慧彬归来 兰州后,把自己结婚时的房子卖了。他进山养猪,本就让父母颜面扫地,这个时候,父母积压很久的怨气和愤慨 彻底爆发了。

    母亲:我想,这个房子卖掉,(他)就无家可回了一样,但是我的房子有一套,就是俺老头子自己的房子,我似乎感觉来 无家可回了,就这样的感觉,我不同意。

    刘慧彬离婚后,女儿一直由父母带,母亲一气之下,让他自己带孩子,可没想来 ,他却说了这样一句狠话。

    母亲:他说,我实在是心里边反常 难受,实在把我逼得不行了,就把刘悦儿抱上去跳黄河,就是将他自己的姑娘抱上跳黄河。

    刘慧彬的父母看出他铁了心,非要去养蕨麻猪,也就不再管了。此时的刘慧彬却里外为难,家里生活已经成为问题,还要来 藏区收购蕨麻猪,钱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至今,提起当时的难处,刘慧彬还很伤心 。

    刘慧彬:我认为就是在这样的地方,我们和牦牛、蕨麻猪一样的,我们要靠自己去生存。

    当地草原的天气说变就变,刚刚还晴空万里,转眼就下起冰雹,气温条件极其恶劣。刘慧彬为什么舍弃 优越的工作,非要来 这样的地方来创业呢?

    刘慧彬:你一个人去数钱,那是一件很悲伤的事,你要让身边的人,因为你而生活有改善,或者他的思路也能更开,活得更好,这样的话,我认为这是我的人生的追求。

    刘慧彬在电视台当记者时,经常来来 牧区摘 访,他发觉这里有很多土特产都是好东西,却一直卖不出去,或卖不上价。那时,他就有了来 这来创业的想法。

    刘慧彬:我感觉,你给牧民说你们应该怎么挣钱,这个有点惨白,所以我告诉他,你把什么卖给我,你们说多少钱,我就买,我拿上卖给城里人。然后这样的,这一方也高兴,山里人也高兴。

    为了收购更多的蕨麻猪,刘慧彬又从做生意的姐姐那借来七十万元,这样,把前后收上来的三百多头蕨麻猪进行保种繁育。这些猪来 了第二年的春天就产小猪了。这时,他又做出了一个更为大胆的举动,这个举动让他成为当地拥有蕨麻猪最多的人。

    刘慧彬:第二年,我又把我繁育出来的种猪和母猪,还有小猪,我把它又拿归回,就让当地的牧民去养。

    刘慧彬把母猪和小猪全部送给牧民,高价收购来的蕨麻猪没几个月又送归去,刘慧彬这个看似食 亏的行为,牧民却并不买账。

    藏民:他来找我以后,和我合作,合作我还不太同意,不太同意他,治理 麻烦,我是这个想法。

    没想来 ,刘慧彬又向牧民开出一个更高的条件:来 了秋天,毛猪的价格以一斤二十五元钱再收购归回。

    2008年10月,刘慧彬兑现对牧民的承诺,以每斤二十五元的价格归收蕨麻猪。刘慧彬先收购保种,然后再把母猪和小猪送给牧民,最后再高价买归回,这样折腾一圈,都是自己投钱,他究竟想干什么呢?周围人都看不懂。

    朋友:划不来吧,或者应该说是无利可图吧,能从别人手里放着养,再收,自己再去赚钱,我认为利润不是太大。

    朋友:他把猪从藏民那买归回,养上一段时间,又给藏民送过去,过上一段时间,他又花钱把这个猪买归回。这不就是白花钱嘛,感觉就是有病嘛。

    所有人都觉得刘慧彬这样就是做赔钱的买卖,可就在大家还没有想明白的时候,刘慧彬又做出一个更为离谱的举动。2008年,刘慧彬跟朋友借钱再加上贷款,筹集四百多万元,承包了九十多万亩牧场,免费给牧民使用。

    藏民:免费给我们租用,高兴嘛,草场是牧民食 饭的碗,我们挺高兴的。

    刘慧彬为了养殖蕨麻猪可真是下了血本,他为什么要投入重资承包牧场呢?

    刘慧彬:要想一直出的是真正高品质的蕨麻猪,就必须得有牧场,这样的话才能去游牧。

    刘慧彬意识来 ,想快速扩大蕨麻猪的数量,就要有更多的牧民来放牧。他把收上来的蕨麻猪,冬天进行配种后,再把母猪和小猪送给牧民放牧,就这样循环往复,他这种行为看似食 亏,但实际上刘慧彬有自己的打算。

    刘慧斌:因为有这么多的牧民,占有这么得天独厚的条件,来给我放牧猪,我很容易把它做下去,不存在签来 、治理 等这方面的事。

    不用自己雇人治理 ,又不需要自己亲自饲养,刘慧彬靠着这种模式,很快拥有了大量的蕨麻猪。

    来 了2010年,刘慧彬尽管自己手里没有一头猪,却发展了两万多牧民养殖了三万多只蕨麻猪。

    刘慧彬:有这么多牧民,朋友之间的这种信任,不容易。你能有两万个朋友吗?不可能的。对不对?我就有。所以,这个事一定要做,生猪价格,而且我认为,很快我就能做得很大。

    2010年10月底,刘慧彬认为销售时机成熟,他把蕨麻猪运来 兰州酒楼销售。这时,刘慧彬信心十足,本以为只要猪肉的品质好就不愁销售,没想来 ,酒店的人跟本就不相信他。

    经理:很难觅 觅来 真正的蕨麻猪。有很多的商家就打着蕨麻猪的旗号,跑过来来 酒店推销,拿小乳猪来冒充蕨麻猪,我们都看了,我们酒店的宗旨不是说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当时,刘慧彬订价是每斤78元钱,这个价格高出普通猪肉的几倍,可对方根本就不相信他手里是真正的蕨麻猪,几次上门推销都被拒绝。

    刘慧彬:在有些酒店非常大的,很大的地方,我去,我说你们这有没有蕨麻猪肉。他们问我什么蕨麻猪肉。我说蕨麻猪肉。有些人他说没有。我说,来来,我有。

    刘慧彬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蕨麻猪肉,用电磁炉白水煮肉,他就凭借这招迅速打开了兰州市的高端市场。

    经理:现在我们每一家酒店都卖这个蕨麻猪,还有很多从其它地方来兰州,来甜肃,来我们酒店的人必点的一道菜,因为是有本地特色的菜嘛。

    现如今,刘慧彬年销售蕨麻猪两万多头,销售额达四千多万元。

    县长:可以把我们千家万户带动让他分户饲养,最后企业统一提供种猪、子猪,统一防疾,统一销售,解决了销路问题。

同类新闻:

点击查看更多致富体会

热门新闻: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