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猪和断奶猪腹泻一直是令养猪场头疼的一个问题。小猪从生下来来 出保育栏时刻受来 腹泻的威逼 ,费解腹泻的因素,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是减少腹泻发生的根本途径。本文论述几种仔猪最常见的腹泻因素和特点,提出对应的预防方案望能对广大养猪朋友有所帮助。
仔猪腹泻的因素分型 仔猪腹泻的因素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类型:1细菌型;2病毒型;3寄生虫型;4菌群失调型。下面就腹泻的不同类型简述其发病特点和控制方法。
1细菌型
引起仔猪腹泻的细菌主要有:肠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猪痢疾密螺旋体等。
1.1肠杆菌
肠杆菌科共有28个菌属,110多种细菌。引起猪拉稀的主要是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两属。
大肠杆菌主要感染从出生至断乳期的仔猪,根据发病日龄和粪便情景可以分为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仔猪黄痢常发于生后1周以内,以1~3日龄者居多,病猪多拉黄色水样粪便,少数日龄较大的仔猪会涌现黄色糊状粪便,粪便中带气泡,病猪多迅速消瘦,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1日龄仔猪感染仔猪黄痢死亡率可来 达100%。仔猪白痢多发于生后10~30d,以10~20日龄者居多,病猪拉白色或灰白色糊状或膏状粪便,病猪一样 不会涌现精神沉郁,很少涌现死亡现象,病程不断2-3天会自然康复。
大肠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42-44℃条件下仍能生长,生长温度范畴为15-46℃。此菌兼性厌氧,在有氧条件下生长良好,最适生长pH为6.8-8.0,若pH值低于6.0或高于8.0则生长缓慢。该菌55℃经60分钟或60℃加热15分钟仍有部分细菌存活。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在温度较低的粪便中存活更久。大肠杆菌对消毒剂比较敏锐 ,季胺盐、醛类、醇类、酚类都能快速将其杀死。对磺胺类、氨基甙类(链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等)、氯霉素、氟喹诺酮类(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第三代头孢菌素等药物敏锐 ,但易耐药。
沙门氏菌主要感染6月龄以下仔猪,病猪体温升高,多数在41℃以上,精神不振,寒战,喜钻垫草,堆叠一起,眼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上下眼睑常被黏着。病猪食欲不振,拉稀,粪便淡黄色或灰绿色,恶臭,很快消瘦。部分病猪,在病的中、后期皮肤涌现充满性湿疹,反常 在腹部皮肤,死亡率较高。
沙门氏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PH为6.8~7.8。沙门氏菌对外界的抗击力较强,对干燥腐败等原因有一定的抗击力,在7~45℃都能繁育 ,冷冻或冻干后仍存活,在冻土中可过冬,在猪粪中可存活1~84个月,在粪便氧化池中可存活47d,在垫草上可存活2~5个月,在1O%~19%食盐腌肉中能存活75d以上。在适合的有机物中可生存数周、数月甚至数年,但对消毒剂的抗击力不强,3%来苏儿、福尔马林等能将其杀死。沙门氏菌对氯霉素、第三代头孢、氟喹诺酮类敏锐 。
1.2魏氏梭菌
魏氏梭菌主要是引起仔猪拉稀,该菌分泌的β毒素,它可引起仔猪肠毒血症、坏死性肠炎。引起3日龄内仔猪拉红色稀粪,死亡率很高,对青年猪主要引起消化道突然胀气死亡。长期使用发酵不严厉活菌制剂的青年猪群,因梭菌引起消化道胀气死亡的情景会显然高于使用之前。
魏氏梭菌形成芽胞后,对外界抗击力强, 80℃时需15~30min才能将其杀死,100℃则几分钟就能杀死。冻干储存 至少10年其毒力和抗原性不发生变化。梭菌对甲硝唑、二甲硝咪唑敏锐 ,对磺胺药也较为敏锐 。
1. 3猪痢疾密螺旋体
猪痢疾密螺旋体主要引起7-12周龄的猪拉稀,中国养猪网,其特点 是大肠黏膜发生卡他性炎、出血性炎,继而引发纤维素性坏死性炎,出现 黏液性、出血性下痢。
猪痢疾蛇行螺旋体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抗击力,在25℃粪便内能存活7天,5℃粪便重能存活61天,本文来自中国养猪网。在4℃土囊中能存活18天,在稀释病猪粪中,于5℃可存活61天,25℃可存活7天。对消毒药的抗击力不强,一样 消毒药如过氧乙酸、来苏儿和氢氧化钠溶液均能迅速将其杀死。猪痢疾密螺旋体对痢菌净、大环内酯类(如泰乐菌素、红霉素)、林可胺类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泰妙菌素等抗生素敏锐 。
声明:本文为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作者为张贻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中国养猪网编辑举荐 文章:
共2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跳转来 页 本页共有2909个字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