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受市场需求归暖及“双节”消费的影响,制粉企业开工率提高,小麦需求数量增加 ,新麦收购价格经过前期的调整以后,再度由稳转强。截止9月下旬,河南、河北、山东等小麦主产区普麦收购价格大部分在1.23-1.31元/斤,优麦收购价格在1.31-1.34元/斤,安徽等地质量偏差的小麦收购价在1.14-1.18元/斤,普通麦收购价在1.23-1.24元/斤,主产区新小麦收购价格普遍上涨了1-3分/斤。今年夏收期间国内小麦市场出现 四大特点:第一、市场惜售心态始终较强。由于对后市小麦行情看好,不论是农户、还是贸易商大多持有存粮待沽的心态。第二、各市场主体入市收购主动。今年小麦夏粮收购,无论是贸易商、制粉企业收购,还是储备企业轮换补库都较为主动。第三、小麦收购市场化程度较高。从农户售粮结构来看,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有58.8%的调查户把粮食出售给了社会粮商,24.4%的出售给了粮食加工企业或其他地方,出售给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只有16.8%。第四、优普小麦价差进一步拉大。就后期的市场来看,小麦仍不乏利好原因支撑,分析小麦价格仍会稳中走强,如:政策对市场底部具有长期支撑;市场需求基本进入季节性旺季;成本开释推动小麦价格上行;政策性粮源库存较往年减少等。但由于今年小麦产量仍属丰收之年,市场流通粮源相对充裕,小麦饲用替代大幅减少,以及进口小麦数量大幅增加 等原因抑制,麦价涌现大涨的几率依旧不是很大。
目前,国内饲养业经营状况较好带动豆粕饲料需求,这对豆粕价格形成支撑。但是美国大豆季节性上市和中国临储大豆不断抛储均将提高国内大豆供给预期,国内豆粕后期仍将承担 大豆供给增长带来的压力。进入9月下旬,美国大豆将陆续开始收割,全球大豆也将进入季节性供给充裕期。与此同时,受近期美国大豆主产区涌现降雨天气影响,晚播大豆生长环境改善,市场对大豆产量的预期也有所上调,这将进一步增强豆类市场面临的供给压力。受近月国内大豆进口量较高影响,国内进口大豆供给量不断增加 。截至9月日,国内主要港口进口大豆库存为647万吨左右,较8月末增加 了15万吨左右。在此情景下,养猪论坛 ,国家临储大豆抛售进一步增加 国内大豆供给量。豆粕主要用于饲料消费,目前国内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饲养业经营环境较好。据中国农业部对全国480个集贸市场畜禽产品和饲料价格定点观测,9月份第二周主要畜产品价格上涨。受畜产品饲养效益较好带动,饲养企业主动性较高。以生猪饲养为例,截至2013年8月,全国4000个观测点的生猪存栏量为46160万头,较上月增加 412万头,这是持续第六个月涌现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