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连盘粕均已创出历史新高的时刻,国内外豆类市场开始涌现振荡归调,天气炒作完结后,豆粕市场能否坚持强势?本文将具体剖析后市豆粕走势将如何演绎。
9月供需报告产量或有连续 下调空间
随着美豆单产及优良率连续刷新最低值,CBOT市场大豆期价已突破1700美分/蒲式耳,相比年初上涨了近45%。
8月USDA供需报告显示,美国2012/2013年度大豆单产预估为36.1蒲式耳/英亩,此前市场预期为37.2蒲式耳/英亩,7月预估为40.5蒲式耳/英亩。预估2012/2013年度大豆产量为26.92亿蒲式耳,7月预估为30.50亿蒲式耳。2012/2013年度美国大豆年末库存预估为1.15亿蒲式耳,7月预估为1.30亿蒲式耳。2011/2012年度美国大豆年末库存预估为1.45亿蒲式耳,此前市场预期在1.57亿蒲式耳。当前年度全球大豆主产国单产和产量均有大幅下行,库存消费比也存连续降低的态势,供应偏紧已成市场共识。9月美国大豆将逐步收割,9月供需报告也是根据田间调查所得,所以市场目前极度关注9月供需报告出台,若再次下调产量数据,则大豆供给情景将更为紧张,豆类市场仍有上行空间。
洪涝天气激发炒作热情
美国大豆种植区西南部不断的洪涝天气成为本轮炒作的幕后推手。
目前美豆种植已经完结,新豆也已经全部出芽完毕,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进入开花阶段。从生长速度来看,今年美豆种植进程较快,较往年提前半个月左右,开花率也显然高于往年,洪涝对美豆关键生长期影响加大。美国农业部每周作物生长报告显示,截至8月26日当周,美国大豆生长优良率为30%,上年同期为57%。
由于今年美豆的种植较往年提前20天左右,养猪论坛 ,所以收割也相应提前。进入9月美豆逐步进入收割期,前期高温洪涝天气对于产量减少的作用不可逆。而目前正值2011/2012市场年度后期,全球大豆旧作供应紧张将对市场起支撑作用。在明年3月之前,全球大豆紧张情景难以得来 缓解,后期如果南美大豆种植时天气不利,全球大豆供应将越发偏紧。
CFTC持仓居高不下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公开的基金持仓报告显示,截至8月28当周,基金持有美豆净多单224380手,处于历史高值水平。豆粕持仓方面,8月28日净多单为31544手,也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豆油净多持仓相对较少,但净多持仓也涌现由负转正,并逐步增多的局面。
从CFTC持仓数据来看,本轮美豆的走高相伴 着巨量资金的参与。目前的非商业净多头持仓为历史高位,在多头资金逐步介入市场时,洪涝并未发生,而当洪涝发生之后多头资金也并未撤离市场,这也侧面解释了多头资金等待的不仅仅是天气炒作引发的上涨,他们期待的或许更多。
下游需求旺盛
自去年四季度末开始,美豆进口压榨就处于亏损。由于压榨利润偏低,油厂开工率有所下行,开始去库存。春节过后,我国生猪及禽类存栏不断增加 ,国内生猪存栏及禽类存栏偏大造成饲料需求旺盛。目前生猪出栏期普遍未来 ,豆粕的高需求仍将不断。另外,豆粕饲料替代需求也难以进一步下行,随着玉米等其他饲料价格的高涨,其对于豆粕饲料的替代也将逐步减弱。
油世界8月28日称,受供应紧俏影响,未来几个月中国将不得不减少大豆进口,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中国大豆进口量将较上一年度同期减少400万—500万吨,约为2300万吨。据费解,进入8月,国内油厂洗船违约情景增多,如果后期连盘不紧随CBOT大豆步伐,不排除洗船情景加剧,国内进口量进一步减少,从而加剧国内豆类市场供应紧张。
总之,恶劣天气和单产下行是引发本轮上涨行情的因素,供需失衡才是支撑本次豆类牛市的根源,后期供需矛盾将逐步浮现。本次豆类市场的归调仅为上涨过程中的常态归调,后市豆粕仍有连续 上升空间。
欢迎发表评论
分享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