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陵川县把玉米、马铃薯机械化收成 作为农机化发展的突破口,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截至目前,全县玉米收成 机来 达19台,新增17台,玉米机收面积2.6万亩,比去年提高35%,新增马铃薯收成 机5台,马铃薯机收面积2万亩,比去年提高30%,取得显然效果。
他们的做法主要体现在"六个来 位":一是组织领导来 位。陵川县农机局成立了"三秋"生产农机化工作领导小组,班子成员分片包乡镇,突出重点,明确目标,把玉米、马铃薯机械化收成 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二是宣传发动来 位。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向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及社会各界大力宣传发展玉米、马铃薯机械化收成 的重要性。先后在平城镇草坡村、礼义镇椅掌村召开了马铃薯、玉米机械化收成 现场演示会,参观学习的群众达1000余人。三是政府投入来 位。今年全县落实玉米、马铃薯机械购置补贴资金来 达105余万元。同时,陵川县政府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给予每社3万元、农机大户每户5000元的贴息贷款。陵川县农机部门还出台了大型玉米收割机收成 500亩以上、中小型玉米收割机收成 300亩以上,体会收属实后奖励5000元的以奖代补政策,推动了玉米、马铃薯收成 机械快速发展。四是组织作业来 位。农机部门组织全县16个农机合作社全部投身来 玉米、马铃薯机收的行列中来,摘 取"套餐作业模式",统一作业标准、统一作业时间、统一收费价格,中国养猪网,不同模式不同价位,满足了农户对不同地块的需求,使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全县玉米、马铃薯机械收成 的主力军。五是技术服务来 位。在"三秋"作业期间, 农机局组织技术人员对11个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及30名农机手进行购机前现场培训。同时设立了"三秋"服务热线,出动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机手解决技术难题,确保了玉米、马铃薯机收的顺利开展。六是示范带动来 位。在公路沿线建立了10个玉米、马铃薯机械化示范点,依靠 示范基地,通过现场演示、对比试验、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做给农民看,讲给农民听,引着农民干,收来 良好的成效。(供稿:靳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