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信贷服务助力黔北农村合作金融
04-02-17 09:25
金黔在线讯 清亮 碧绿的湄江河纵贯全境、穿城而过,素有黔北粮仓美誉的湄潭县土地肥美、物产丰饶,自2002年湄潭县将所辖复兴镇两路口村确定为畜牧养殖专业村起,分析来 今年底,全村畜牧养殖总产值来 达700万,农民新增纯收入200万元。该村村民罗德平发自内心地告诉记者:我们前几年想发展畜牧养殖,但苦于启动资金缺乏,只有借高利贷,现在信用社把钱送来 我们手中,带动856户村民走上共同致富路子。
村民的这番话,道出了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夺 夺市场空间的机密“武器”———小额信贷。
既放贷又当家
小额贷款时限短、利率低、成本高、风险大,发放治理 以及归收的难度大,据安顺市的一项调查显示,该市从1998年实施小额扶贫信贷,至2003年8月,归收率只达12.19%。这就不难了解商业银行纷纷将贷款重点投向水、电、路、旅行等大中项目和富民项目,以及大量分支机构从农村撤离。
这样的“风景”来 了农村信用社却变成了另外一番模样。为了办好两路口村畜牧养殖专业村和示范带建设村,湄潭县复兴信用社深入农户摸底调查,确定贷款对象,对选定的养殖户分期贷款,控制资金盲目投入。第一 按每头猪发放建圈款100元,圈舍建设要经信用社、驻村工作组及村委会等机构检查验收;第二次按每头100元发放购买仔猪款;接着再按每头猪发放300元的饲料款,利息按实际使用贷款天数运算 ,在减少农户的额外支出同时,规避了信用社自身的风险。
信用社在两路口村推开的农户贷款一律实行联保手续,以4—6户设一组,推选一名联户担保小组长,养殖户之间相互监督。贷款后由信用社开具存折,如某一户要取现金购仔猪或饲料,先经过联保小组成员同意,写出取款用款计划,再由联保组长签名,最后由村委及驻村工作组审查同意方可来 信用社取钱。每户的资金支付情景必须记录在信用社发放的明细账本上,信用社不定期对养殖户的资金使用情景进行检查并签字,对剩余的现金当面点数,确保专款专用。
为保证放得出收得归,信用社规定凡是大户养殖的生猪在存栏和销售期间,必须按村的统一规划,出售时通晓 信用社和村委,由村养殖协会统一销售,如期还款,还后再贷。如不照章行事,取消相关优待 政策,由镇里强制收归贷款。
据据统计,复兴镇信用社在两路口村向8个联保小组发放第一批贷款65万,发展养殖生猪大户40户共计1500头,年存栏4000头。据养殖户唐转志介绍,他喂40头猪一年可存栏120头,支付购买仔猪和公司料款4.8万元,可保纯收入1.2万元。
感情投入+创新服务=份额上升
截至去年末,湄潭县信用联社存款和贷款余额分别占全县金融机构存款和贷款余额的38%和50.94%,市场份额接近50%,其中不良贷款占比控制在15%以内,资本充足率8%,核心资本充足率达40%,剔除政策性原因,去年实际纯利304万元。用省银监局驻湄潭办事处主任曾志刚的话说,湄潭信用社联社的基础条件是很不错的,如果政府再多给些支持,完全可以做大做强。
“人熟、地熟、情景熟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人性化服务是农信社最应该打的一张牌。”县联社副理事长黄录春如是说。据费解,春节期间,全县各家信用社挠 住外出打工人员返乡之机,向他们宣传信用社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帮助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密切了与打工人员及其家人的关系,从而动员他们将收入放心存入信用社,实现了外出务工人员汇款转存的不断增长。城区信用社以建立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经济档案以及发放资信卡,评定信用户为契机,平稳和发展黄金客户,同时充分发挥村基层干部的揽储联络员作用,开展以贷引存、存贷挂钩和上门收储,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存款的稳步增长。
按照从严控制,先行试点,逐步发展的原则,我省已将湄潭等3家县级信用联社列为组建农村合作银行的试点对象,3家农村合作银行年内均可挂牌。省长助理李军向笔者透露,我省信用社系统现已实现1200多个营业点储蓄通存通兑,贵阳市10家联社参加了央行大额支付系统,农信社运行机制和产权制度改革已大大深化,从业人员的整体素养有了大幅度提高。李军断言,农村信用社的春天即将来临。

遍地洋芋遍地花。苗麒麟 摄
,中国养猪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