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生猪生产发展的现状与摸索
文章来源:
文章类型: 内容分类
:
认清形势 发挥优势
加快资阳现代畜牧经济强市建设步伐
——资阳市生猪生产发展的现状与摸索
生猪是资阳市畜牧业生产的主导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自2003年资阳市实施畜牧业“千万工程”以来,通过创新和实践“六方合作+保险”机制,强力推进生猪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增长方式转变,全市生猪生产和发展出现 良好发展势头。目前,资阳市被列为全省三个丘陵地区率
先发展现代畜牧经济的试点市之一,有助于深入推进生猪的生产和发展,为资阳倾力打造现代畜牧经济强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发展现状
2007年以来,资阳市按照现代畜牧业发展总体规划的请求,以生猪良繁体系建设为突破口,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疫病防控为重点,确保了全市生猪生产和发展稳固 运行。上半年,全市出栏生猪354.1万头,同比增长8.8%;其产值为35.4亿,占畜牧总产值的72.2%;参保生猪达40余万头,协会风险金累计达161万元。目前,资阳市生猪生产和发展出现 出“一高三快”的特点:
(一)生猪市场价格高。由于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生猪价格一路攀升,反常 是进入6月份以来,猪价创下历史纪录。据调查显示,目前,资阳市仔猪价格为土二杂 6.80-7.00 元/斤,DLY9.50-10.00元/斤;活猪价格为土二杂6.8-7.0元/斤,DLY7.00-7.30元/斤,同比增长一倍以上,猪粮比价为6:1。四海公司近期收购价2.08万元/吨(精边胴体),是2005年的2.3倍。农民饲养一头生猪可获利200元以上,最高可达400元左右。
(二)良繁体系建设步伐快。通过政府引导、业主投入、政策支持、项目配套,全市新建存栏600头以上的纯种猪场4个,其中建成了西南地区最大的PIC祖代场1个;新建存栏300头以上LY、YL村级扩繁小区21个。五友农牧集团在简阳40个乡镇已启动了43个存栏30头的村级扩繁养殖小区。
(三)标准化养殖见效快。上半年,全市新建成“养猪家园”45个,农户3362户;“养羊家园”29个,农户1727户。截至目前为止,全市累计建成“养猪家园”223个,农户达2万余户,“养羊家园”58个,农户3000余户。
(四)合作社发展速度快。通过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按照“自愿合作、有偿互助、风险共担、民主治理 、股份分红”的原则,以生猪产业为突破口,以“猪业家园”适度规模户为主体,主动开展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企业和农民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市场意识显然增强。目前,全市有正东、五友、川娇、瑞益4户龙头企业参与,已组建猪业合作社8个,社员总数达658人,筹集股金150万元以上,可申请银行信贷1500万元以上。
二、形势估量
资阳市生猪生产发展不仅具有显然的地方产业基础,而且具有良好的外部发展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产业基础、扶持政策、市场价格的“三大优势”。同时,我们也充分认识来 当前资阳市生猪生产和发展存在着“一升两降三不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生猪养殖成本上升,存栏和出口下行,优质种源、资金投入、基地建设不足。
(一)“三大优势”的有利原因
一是产业优势。近年来,资阳市发挥资源优势,深入实施畜牧业“千万工程”,生猪产业不断快速发展,加工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在全省畜牧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显然提升。反常 是2005年遭遇猪链球菌病疫情后,大力推进畜牧业提质转型,着力转变生产方式,创新“六方合作+保险”机制,在全省率先成立农业产业化担保公司,截止今年6月底,担保公司资本已达1.3亿元,累计担保贷款6.9亿元,促进了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2006年,全年生猪出栏670万头,比2002年增长64.8%,居全省第4位。全市4个县(市、区)中已有3个先后进入全国产肉百强县。目前,资阳市已具备较好的生猪产业基础和发展现代畜牧经济的基本条件。
二是政策优势。国务院高度器重畜牧业发展,出台了母猪补贴、生猪保险等扶持政策,从根本上解决生猪生产、流通、消费和市场调控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为保证 生猪生产平稳发展提供了长效机制。同时,资阳市被列为全省三个丘陵地区率先发展现代畜牧经济的试点市之一,具有优先发展的先决条件。
三是价格优势。生猪供求失衡的矛盾在短时间内将不会根本改变,生猪价格仍将坚持高位运行,并将在纯利区间震荡。今后一段时间,生猪市场行情看好,养殖效益显然,农民养殖主动性大幅度提高,生猪补栏加快,存栏量将会增加 。
(二)“一升两降三不足”的不利原因
一是养殖成本上升。一方面,饲料成本增加 。近年来,随着工业用玉米的需求量急剧增长,以玉米为主的饲料价格不断上扬。再加上由于资阳市去冬今春遭受了严重的洪涝,导致粮食减产,粮价上涨,饲料原粮供求受来 较大的影响。6月份,全市玉米均价为0.95-1.0元/斤,同比上涨27%,饲料价格为1.1-1.2元/斤,同比上涨25%。另一方面,购猪成本增加 。目前,由于仔猪价格上涨,农户补栏购进一头60斤重的仔猪购猪成本达400元以上,比常态年景购猪成本增加 120元以上。基于上述因素,农户现在每饲养一头生猪将相应增加 250元左右的成本。
二是存栏和出口下行。第一 ,猪源严重紧缺。由于2006年上半年生猪市场不断低迷,养殖效益低下,甚至涌现亏损,一些母猪养殖户剔除 了部分母猪。虽然,2006年下半年价格逐步归升,而生猪繁育 周期需一年左右,导致猪源阶段性紧缺。再加上国内周边地区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大疫情的影响,仔猪流通过受阻,猪源引进受限,农户补栏受来 制约,生猪存栏量下行。其次,散养农户减少。长期以来,生猪养殖比较效益低下,散养农户逐年减少。生猪生产逐步向有资本,有技术,有市场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转变,再加上今年资阳市遭遇了严重的春干、夏旱,旱区外出务工人员比去年增长10%以上,空心户增多,存栏量下行,生猪涌现了区域性下行方向,出口企业面临收不来 猪的尴尬局面。1-6月全市生猪存栏361.3万头,同比下行4.3%。此外,国际国内市场猪肉价格差异较大。今年5月以来,国内猪肉价格上涨较快,而国际猪肉价格增幅不大,企业出口效益不显然,使出口总量下行。同时,资阳市仅四海集团一家企业开展冻猪肉出口业务,原冻猪肉进口大国——俄罗斯一直对我国“封关”,猪肉出口市场集中在香港和澳门两地,其出口总量难有大的提升。目前,资阳市出口猪肉2739吨,同比下行51%;创汇619万美元,同比下行18.3%。
三是优质种源、资金投入、基地建设不足。第一,优质种源严重不足。目前,资阳市LY、YL母猪存栏仅5.8万头,年生产DLY仔猪近100万头,全市三元杂交普及率仅占15%左右,DLY等优质生猪猪源短缺,导致市场优质猪源严重不足。第二,现代畜牧业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根据资阳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总体规划,“十一五”期间全市将建设30个纯种场、930个小区、930个家园,分析将投资23.4亿元,每年投资6-7个亿元。由于投资规模巨大,企业业主受信贷制约,建设进度缓慢。第三,优质基地建设不足。目前,全市建成存栏100头以上的纯种猪场98个,其中600头以上的仅7个,商品猪“养殖家园”223个,离建设现代畜牧经济强市请求差距甚远。
三、目标措施
目前,市委、市政府把资阳率先建成全省现代畜牧经济强市作为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过 的新目标,保持以生猪等畜牧产业为主导,以培养大集团、大集群、大基地和推进良种化、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为主攻趋势,重点挠 好“六方合作+保险”提质扩面,确保生猪生产又好又快发展。
(一)发展目标
一是建成全国晓 名的猪肉食品加工配送基地。2007年,着力挠 好资阳四海集团“双百”工程试点工作以及20万吨中西式熟食品项目和生物制药项目,五友公司猪肉产加销一体化扩能项目。来 2010年,力争建成年产值上100亿元的猪肉加工企业1个,上50亿元的1个,规模化屠宰加工生猪600万头,年出口创汇亿美元以上。二是建成西部重要的生猪种质资源基地。2007年,建成纯外种300—600头猪场10个。来 2010年,全市建成存栏600头以上的纯种猪场30个,存栏300头以上的LY、YL母猪的村级扩繁养殖小区930个,DLY和PIC配套系优质生猪来 达50%。三是建成川渝地区重要的生猪生产基地。2007年下半年,力争做来 户平补栏2头猪。来 2010年,全市出栏生猪1000万头。四是建成全省生猪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007年,突出挠 好全市223个“猪业家园”标准化养殖培训。来 2010年,发展标准化“猪业家园”930个,建成生猪专业村500个,基地乡镇50个。
(二)工作重点
一是以奖补政策为导向,扩大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第一,建立能繁母猪补贴制度。通过中央财政下拨和地方配套的补贴资金发放来 能繁母猪饲养者手中,按每头50元的补贴标准,对饲养能繁母猪的养殖户(场)给予补贴,提高农民能繁母猪养殖主动性,保护能繁母猪生产能力。第二,主动推进能繁母猪保险工作。主动支持保险机构开展能繁母猪保险业务,鼓励 养殖户(场)投保,预防 疫病等风险。为有效降低养殖能繁母猪的风险,鼓励 能繁母猪生产,建立健全能繁母猪保险制度,由政府负担80%的保费,养殖户(场)负担20%的保费。在总结能繁母猪保险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开展生猪保险,并建立保险与补贴相结合的制度。第三,建立对生猪调出大县(农场)的奖励政策。对生猪调出大县(养殖场)给予适当奖励,用于改善生猪生产条件,生猪防疫服务和贷款风险、保费的补助等方面,调动规模化生猪生产的主动性,第四,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鼓励 大型标准化生猪养殖场的建设,引导农民建立养殖小区,降低养殖成本,改善防疫条件,提高生猪生产能力。对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小区)的粪污处理和沼气池等基础设施建设给予适当支持。
二是以机制创新为重点,深入推进“6+1”运行机制。按照“123”的运行模式,逐步完善“六方合作+保险”(农业担保公司+饲料加工企业+种畜场+金融机构+协会会员+肉食品加工企业为主要内容)机制,进一步加快提质扩面步伐。第一,搭建一个信用平台。把龙头企业、村民组织、农户和产业化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农村信用建设范畴。全市每年建设100个信用村、100个信用协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1万户信用户,来 2010年全市“6+1”合作企业授信等级全部来 达AAA级。第二,激活两个市场主体。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有关规定和“非禁即入”的原则,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主体作用,以市场手段为主,对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资源进行整合和运作。第三,建立三个运行体系。通过增强农业担保实力和企业的互助发展模式,建立农业信用担保安全运行体系;按照“社企联接、集团担保、风险分散、双向约束”的思路,探索专业合作社融资模式,建立信贷资金封闭运行体系;引导企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互助金,建立企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社互助金运行体系。2007年,全市新增“六方合作+保险”农户2万户、保险生猪174万头。
三是以龙头企业为依靠 ,加快生猪出口贸易步伐。第一, 大力发展外向型猪肉食品加工企业。支持四海、五友、永鑫等猪肉食品加工企业加大投资和引资力度,促进其上规模、上水平。重点推进四海集团20万吨中西式熟食品项目和生物制药、五友公司畜牧产加销一体化扩能项目、澳士达公司保鲜羊肉和羊肉罐头等项目建设。第二,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主动组织和鼓励 生猪加工企业参加国内外晓 名展会和交易会,考察国外生产贸易和市场动态,在主要目标市场建立办事处、贸易公司或销售中心。同时,主动拓展国际市场领域。在保持 香港、澳门等传统市场平稳增长的情景下,大力拓展欧盟等市场,重点开拓朝鲜、中亚以及摩尔瓦多、白俄罗斯、越南、菲律宾、泰国等市场,逐步形成出口市场多元化。重点挠 好资阳四海集团在新加坡注册。第三,争创重点出口品牌。鼓励 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主动申报出口注册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努力争创名牌产品、免检产品和驰名商标。充分利用资阳四海集团获得省“重点培养和发展的出口名牌”的有利之机,努力将其培养成为“中国出口名牌”,提高企业及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鼓励 企业针对国际市场和国内高端市场,扩大企业营销网络,增强自营出口能力,提高产品的外向度。增强公司融资能力,对符合条件的资阳四海集团促进其尽快包装上市。
四是以品种改良为挠 手,构建“三级良繁”体系。依靠 担保公司,以品种改良、圈舍改造为重点,着力建立健全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投资体系。第一,做强农业担保公司。通过各级财政定期补充资本金、企业和猪业合作社入股等方式,进一步增大担保公司股本金。第二,壮大发展猪业合作社。保持“农民自愿、企业参与、政府扶持”原则,实行“企业主导、集体经营、金融支持、企社合作、农民互助”的经营模式,组建一批猪业合作社,健全猪业合作社担保贷款体系。第三,提高服务质量。以 “百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为契机,主动倡导城镇企业出资出力,为养殖户改建圈舍、改良品种等提供资金和智力支持。第四,加大扶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通过财政扶持,调动金融、民间资金,形成“政府扶持、企业带动、金融支持、农民投资”的良好局面。
五是以食品安全为要务,健全现代畜牧业防控体系。第一,建立健全猪肉出口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引导企业强化食品安全责任,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严厉推行HACCP和GMP质量治理 模式,进一步改进生产环境、卫生条件和生产工艺,严厉控制微生物、药残等指标。建立健全质量标准体系、检测体系和保证体系,加强生产质量治理 ,杜绝恶性杂质的发生,建立包括饲养、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全过程的食品安全治理 制度。第二,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巩固和深化乡镇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健全防疫网络,实行兽医驻场包村制度,探索“防疫工作公布招标、部门服务、农户签单、验收兑现”的公共防疫摘 购服务制度。挠 好猪链球菌病、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确保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严厉执行“五统一”规范,健全养殖记录,确保猪肉产品质量安全。
四、项目保证
(一)建设资阳四海集团生猪期货商品交易交割库。资阳四海集团被商务部认定为“双百市场工程”试点企业,养猪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海”品牌,生产的“蜀娇”牌猪肉被评为四川省名牌产品。2006年,其产品销售量达20.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0.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7.15%、30.7%,出口创汇310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9%。力争来 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来 达100亿元以上,逐步成长为上市企业,实现北有“双汇”、南有“四海”的食品企业格局。建立生猪期货交易资阳四海交割库,有利于利用商品期货交易市场,引导资阳生猪的标准化生产,加快形成一批高标准、大规模的现代化生猪集约养殖场,促进资阳现代畜牧经济强市的尽快形成;有利于发挥资阳四海集团现代化加工能力和中国驰名的企业品牌优势,加快与大连期货交易市场的合作,形成三方共同发展机制。因此,在资阳四海建生猪期货交割库符合期货交易所的请求,符合发展资阳现代畜牧经济强市的请求,也符合做大做强资阳四海集团的请求。
(二)把资阳建成全国猪肉及生猪活体储备基地。资阳作为国家和省在生猪产业布局上的重点地区,完全有猪源作为国家猪肉储备及生猪活体基地,以发挥资阳优势,为国家调剂市场、满足应急供应做奉献。一方面,资阳四海集团作为国家冻猪肉储备单位,在冻猪肉储备上完全有较强的承接能力。另一方面,资阳七环猪种改良公司作为全市种猪生产龙头企业,年出栏种猪3万头,完全具备国家生猪活体储备的条件。因此,通过资阳四海集团建立大规模、高标准的国家冻猪肉储备单位,通过资阳七环猪种改良公司创建国家生猪活体储备基地,与资阳建设现代畜牧经济强市对接。
(三)生猪标准化圈舍改造项目。在建设现代畜牧经济强市中,除支持发展大型饲养场外,重点是通过“六方合作”机制,带动发展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养猪家园”,核心项目是对圈舍进行标准化改造。目前,资阳市农民改造圈舍的主动性非常高,但由于财力有限,影响了建设步伐。通过“生猪标准化圈舍改造项目”,加大对资阳市新(改、扩)建标准化圈舍的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有利于推进资阳市生猪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进程。
(四)农业信用担保项目。农业信用担保是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放大作用的有效平台。目前,资阳农业担保公司实力不强,与建设现代畜牧经济强市不相适应,急需充实的资金,增强担保能力。通过资金注入和财政扶持,做大做强资阳农业担保公司,有利于新、改、扩建一批纯种场、村级扩繁“养殖小区”和“养猪家园”。
(五)生猪品种改良项目。资阳市是全省丘区发展现代畜牧业试点市。根据《四川省丘区三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总体规划》,来 2010年资阳市生猪良种普及率要达90%以上,其中DLY和PIC配套系优质生猪要来 达50%以上,需要建设600头以上的纯种场30个。通过争取和落实“生猪品种改良项目”,有利于调动种养场生猪品种改良的主动性,加快资阳建设现代畜牧经济强市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