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供求影响,我国生猪价格规律性震荡,业内人士称之为“猪周期”。一样 走势是:猪肉价格上涨—能繁母猪存栏量大增—市场生猪供应大增—猪肉价格归落—养殖户大量剔除 母猪—生猪供应减少—猪肉价再上涨。
计划经济时代,国家管控市场,消费者需要肉票才能购买猪肉,因而不存在“猪周期”。改革开放以后,反常 是国家放开肉价的1985年,猪肉价格涨幅达34.8%,猪肉产量比上年增长了13.5%。猪肉价格市场化之后,规律性震荡逐步 形成。我国生猪价格呈震荡中增长方向。从改革开放来 2007年,先后经历了6次显然震荡。震荡的平均周期为5年至6年,上升期和下行期均为2.5年至3年。为何大约是3年呢?这是因为,“猪周期”的存在与生猪的养殖规律性相关。从乳猪出生来 生猪出栏,一样 需5个月至6个月。而能繁母猪数量的增加 需时更长,养猪论坛 ,约为9个月。生长周期较长、途中很难改变,是生猪养殖的自然特点。
2006年后,“猪周期”出现 一些新特点。第一 是振幅加剧,波峰波谷差距越来越大。据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后,生猪每公斤价格震荡差,由大约4元扩大至10元以上。其次,间隔时间显然缩短,一个周期约3年至4年,上升期2年,下行期1.5年。另外,饲料价格震荡使猪周期更为复杂。受国际大豆价格上涨影响,自2011年底,作为猪饲料重要组成部分的豆粕价格一路飙升,来 去年9月初,豆粕现货价格每吨已高达4900元,此后又显著归落。这些都增加 了“猪周期”的不确定性。
最近一轮的归落“猪周期”始于2010年11月。当年6月,猪肉价格开始显著上涨,半年累计涨幅达47.54%。广大养殖户补栏主动性高,生猪存栏量逐月提高。由于补栏生猪大量出栏上市,11月猪肉价格开始进入下行通道。猪粮比一度跌破6∶1。经过调控,今年生猪价格逐步企稳,目前已持续4周以上小幅上涨。
据据统计,生猪出栏量每震荡一个百分点,后期猪价相应会震荡6个百分点。而养殖户往往以现有市价,去预期未来收益,赶不上市场变化的节奏。生产的盲目性加剧了生猪价格的规律性震荡。目前,我们处于下行周期来 上升周期的过渡阶段。
(本报记者 黄俊毅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