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集团合作社是在4家小规模生猪专业合作社基础上组建的联合社。”当记者对湖北松滋市汇龙生猪集团专业合作社的名称表示出好奇后,该合作社理事长陈松说明说,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现有成员574户,其中七成多社员是养猪专业户,规模养殖企业占两成左右,基本涵盖了松滋市所有的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去年出栏生猪18万头,占松滋市年生猪出栏量的15%。
陈松从1999年开始养猪,对生猪行情起起落落给养殖户带来的悲喜,他有着切身经验。他说,在生猪产业市场竞争猛烈 、疫病风险大的形势下,小规模的合作社市场谈判能力弱,信息、技术资源都有限,很难成气温。只有组建产业集团,联手规模养殖户,联合抗风险,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陈松说:“市场风险不是人为能够控制的,我们合作社能做的就是提供服务。”合作社实行统一供应饲料兽药,统一生猪养殖技术指导,统一标准化规范治理 ,统一生猪品种改良,统一生产产品销售服务,统一保护 养殖户权利。
通过公布招标的方式,合作社遴选了33家合作单位团购饲料兽药等投入品,“把松滋市一级乃至荆州市一级经销商的利润都夺了归回。”据测算,每头生猪由此可降低生产成本80元,一个存栏300头母猪的养殖场一年就可节省成本30万元。合作社还对种猪、仔猪来 育肥猪各个阶段产品开展联合协销,统一定价招标,以规模大、质量优、组织性强吸引客商。通过统一组织销售,2011年,帮助社员每头猪平均增价20元以上。
“如果说节省生产成本是赚钱,那通过加强治理 ,控制好疫病,提高养殖水平就是降低市场风险。”陈松认为,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保证母猪多提供一头仔猪,养殖户就会少亏一点。为此,合作社通过集中培训、分片交流、入户临栏指导等方式,帮助社员规避疫病风险,中国养猪网,实施规范生产。合作社成立以来,有152户社员实施了技术改造,提升了产能;确定了6个示范基地,示范引导社员实现科学养殖。此外,将社员中4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及产地认定、3个注册商标进行优势整合,在品牌带动下组织标准化生产。
“不管是大养殖场、小养殖场还是养殖户,只有能增收,才会跟着合作社走。”陈松说,2011年,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8968万元,创盈余129万元,带动社员增收节支3700多万元,社员户均增收6.4万元,高出非社员26%。“合作社社员从成立初期只有100多户来 现在的近600户,就很能解释问题。”陈松对此很有信心。
合作社不仅让社员增收了,还带动了当地生猪产业的良性发展。据据统计,两年来,合作社中有9家养殖场成为省、部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年出栏2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来 达518户,覆盖了周边4个县市、18个乡镇。合作社也先后获得了“湖北省二十强畜牧专业合作社”、“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