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来 啊,农民有农民的账本,贸易商也有贸易商的账本,空空的场地和紧闭的大门也掩饰了贸易商的态度,彼此价格的不认同导致了目前的东北玉米销售停滞。夹在中间的经纪人因此经常亏本赚吆饮 ,也失去了收粮的主动性。
张伟是记者这几天调查中见来 的唯独一名粮食经纪人,当地称粮贩子。在一家贸易商粮库门口,他正拉着一车粮来这儿卖。一车粮三万斤,其实就是一户的产量。往年一天就能收两趟,而现在收一趟就要跑上整整两天。他告诉我们,目前的市场价是一斤玉米八毛八,而大部分农民根本不愿接受这个价。
吉林松原市粮食经纪人张伟称,他们渴望 卖(每斤)一块钱 那一块钱收你能卖出去吗
我上哪儿卖去? 我这是先收的 那两天出去了 没啥干的 拉一趟000581910老板能买你的粮吗 也能买吧
赔挣说话了 不晓 道能整多少钱
老板娘:33个水
不能要
张伟:(因为下雪)有冰了 没冰不能(这么高水分)
老板娘:30零半 水分太大不敢要 水分太高烘不了 赔钱 本身南方价格 都晓 道
跑了两天才收了一车,张伟的收粮成本来 达了一斤9毛多钱,他只想加三四分钱卖了挣个运费,没想来 老板却坚定不收他的粮。而此时的老板也有自己的无奈,今年的粮食水分普遍偏高,按照张伟的价格,加上储存 烘干成本一吨玉米已经来 达了2200多块钱,也就是一斤一块一,这比他的卖价还高。
松原娜伟粮油经理王丽英称,现在这个价格收不了 不挣钱 赔钱
好不容易收来 一车便宜粮,结果老板还是嫌贵。张伟眼睛直直地看着窗外,待了十几分钟,才不情愿 地起身离开。
吉林松原市粮食经纪人张伟称,卖不出去就得拉家去 那你白跑一趟
赔钱 那你也没着啊
松原娜伟粮油经理王丽英称,咱们这种收储公司 收不来 粮
没贸易 靠什么生存 就不上粮就呆着呗 人员 工人没活干就归家了 都是计件活
成本咋办 投进去就投进去了
东北玉米收购调查
南方玉米价格低迷 北粮南运数量减少
东北的玉米一直是华东和华南地区饲料企业的主要原料。每年产量的60%都会运来 南方销售。今年东北玉米的销量远远慢于去年,这条贸易链是否受来 影响呢?我们的记者又来来 北粮南运最大的港口——营口港进行调查,发觉这里的发运量大幅减少。
看看电影,上上网,这些就是田德增这几天上班的主要内容。他是在营口港邻近做生意的玉米贸易商,把产地粮库的玉米收来再送来 港口,卖来 南方挣个差价。去年这个时候他正忙得饭都食 不上,今年却闲的没事干只能上网,生意少了一半以上。
营口粮食贸易商田德增称,(去年)一天能有四五百吨吧
记者:今年呢?
贸易商:今年没有
记者:今年能有一二百吨吧
贸易商:就一百多吨 少那么多
在营口港粮食仓库门口,记者看来 有两排大卡车停在路边。负责人告诉我们,这些车里都是从东北产区运过来的粮食。以前这里应该停着四排,现在只有这些。他们港口粮食存放量和向南方的发运量都有较大幅度减少。
营口港务股份公司粮食分公司总经理郭立新称,现在平均最高(每天发运量)能来 达一万多吨 一万三左右 平均也是一万吨左右 往年这个季节 粮食应该是在2万吨 2.5万左右 我们是平均三天左右(发)一条船 去年这个时候这个时期应该是(三天)一条半来 两条左右
郭立新给记者估量 说,东北、华北玉米都是大丰收,华北玉米的质量不比东北的差,而价格却比东北玉米低,目前华北的玉米产量完全可以满足南方的市场。而同样的品质,东北玉米来 港口的价格达每吨2380左右,运来 南方更是来 达了每吨2500元,有时甚至高于南方销售价,这样一来,南方企业不摘 购,港口贸易商也没热情,产区价格当然提不上去。对未来玉米的价格,大家也是议论纷纷。
营口粮食贸易商田德增称,不能违抗市场走 谁也不能说有先见之明 看来 市场肯定 暴涨 我囤积一些 不可能的事儿 按市场价格走
东北玉米收购调查
专业人士:玉米价格涨不动跌也难
看来 这儿,我想大家都明白了,就是农民们认为玉米价格还会涨,不乐意卖。那么,粮价会像农民们分析的那样上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