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来,大豆、豆油、豆粕走势涌现了显然分化,大豆受国储最低收购价抬高的预期支撑稳步攀升;豆粕缺乏指引则陷入了窄幅盘整;而豆油由于油料集中上市供应充足迎来深幅归落。 周一豆粕、豆油双双跌停,前期坚挺的大豆也受来 挈 累,但总体跌幅较小。目前国产大豆与油粕的走势分化显然,国内大豆与美豆的联动性变弱,豆一有望成为独立于外盘的期货品种。 预估大豆产量仍大幅提高 USDA于上周五公开了11月供需报告,美豆产量如期上调,但上调幅度却又超出预期。这意味着之前因洪涝天炒作的美豆减产程度并没有预期的那么严重,短期利空了油脂油料市场,但由于国内大豆与进口大豆的概念在逐步 分化,因此对国内大豆的利空影响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美国大豆累积销售量达2501万吨,同比增加 36.6%,总体销售进度已达73%,远高于往年同期。而市场分析美国大豆的需求抑制可能会推迟来 作物年的下半年,来自明年春季南美市场的大豆出口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原因。 新豆收购价格易涨难跌 近几年,由于效益差异,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不断下滑。从黑龙江的大豆种植面积来看,传统的大豆种植区域已经被水稻、玉米等种植收益更高、收割更方便的作物所取代。目前大豆种植仅局限在一些不易收割的坡地以及纬度偏高的北部地区,由于新豆减产显然,农民惜售心理严重。 与此同时,上个月市场传言,以益海嘉里为代表的外资在当地溢价收购大豆,导致当地大豆收购热情显然提振。国产大豆为非转基因作物,可以进入食品加工领域,尽管在压榨方面出油率不及进口大豆,但此优点是进口大豆无法取代的。因此,未来国产豆在食品加工方面的需求有望使其走出相对进口大豆的独立行情。 短期国内大豆进口量将下跌 随着南美大豆的进口渐入尾声,生猪行情,美豆尚未大量运来 国内,国内港口大豆库存持续下滑,库存下行将对大豆期价形成一定支撑。美豆可能在12月形成来 港高峰,但近期供应压力尚未形成,因此进口大豆的港口分销价仍保持 高位。而今年的国产新豆更是量少价高,国内大豆连续减少的事实已经引起了国家的器重,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政策出台来鼓励 大豆种植,但今年国产大豆紧张的局面难以改善,大豆价格将易涨难跌。 近期市场传言,今年国标三等大豆临储收购价为2.3元/斤,适时启动,截止时间为2013年4月30日。这一价格较去年的2元/斤有大幅提高,按此标准测算,1305大豆加上一定的持仓成本,价格应该在4800元/吨左右。因此大豆总体跌幅有限,仍有一定上升空间。 综上所述,在国储政策托底的背景下,农产品总体向上的格局未改,而连年减少的国产大豆成为贸易商争夺 的宠儿。近期油脂油料总体走势偏弱,虽然坚持高位的大豆会受来 挈 累,但总体归落幅度有限,大豆有望延续独立行情。(作者 王亚玲 单位:华安期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