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供求快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饲料原料价格汇总:2004年大豆豆粕行情归顾及后市展望

来源: 互联网   2013-09-22 09:28:30   查看:  次


    摘要:全球供求关系逆转导致大豆豆粕由大涨至大跌,中国原因在世界大豆市场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进口大豆连续 成为国内榨油产业的主流,豆粕的需求与价格之间有很大的弹性。

    2004年,大豆豆粕走过了大起大落的一年,大豆从年初的3300元/吨上涨至四月份最高达4100元/吨,之后从高位展开大幅下跌,十一月份最低跌至2500/吨,目前仍在2600元/吨左右波动,豆粕同样从年初的2800元/吨起步,四月份最高涨至3800元/吨,然后一路跌至2100元/吨才有止跌迹象,现在在2200元/吨左右波动,一年之内实现了牛熊转换,为历史上所罕见,以下先让我们来归顾一年来波涛汹涌 的走势。

    一、归顾

    2004年的走势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1-4月份的大幅上扬、4-11月份的单边暴跌和年底的波动企稳。

    1、第一阶段(1月1日-4月5日)进入2004年之初,大豆豆粕处于基本稳固 阶段,春节以后,在美豆上涨的带动下,大豆豆粕走出了加速上扬,大豆409合约在4月5日创出了最高价4100元,豆粕408合约也在当日创出了3789元的天价,此波主要受来 了以下几方面原因的推动:

    (1)以美豆为代表的全球大豆大涨

    美国农业部在一月份的月度报告中将美国03/04年度的大豆最终产量调低至6580万吨,为七年来最低,随后南美因锈菌病和洪涝减产,美国农业部将巴西大豆产量由6100万吨最终调低至5260万吨,阿根廷大豆产量由3800万吨最终调低至3400万吨,全球总产量仅为1.89亿吨,低于全球消费量1.95亿吨,全球期末库存为3619万吨,其中美国期末库存为270万吨,为二十七年来的最低。产量的减少和低库存刺激美豆大幅上扬,美豆的大涨又刺激了中国油厂的疯狂购买,进一步促使美豆加速上扬,以上原因共同推动美豆大涨,美豆由年初的791美分涨至四月五日最高的1064美分,带动国内大豆豆粕上涨。

    (2)进口大豆来 岸成本的增加 2004年上半年进口大豆来 岸成本连续增加 ,除了美豆上涨的因素之外,国际海运费也在连续上涨。由于中国的进口连续增加 ,美湾至中国的海运费从55美元/吨开始上涨,并于三月份达来 最高点,巴西来 中国接近90美元/吨,美湾至中国也来 达85美元/吨,与此同时,美豆的来 岸升水从190美分/蒲式耳开始上涨,并于2月4日和3月10日分别达来 了260和255的高点,南美的来 岸升水也一直平稳在160美分以上,最高时接近200,来 岸升水的增长全都体现在进口成本上,进口大豆成本的增加 水涨船高的推动了国内大豆豆粕的上涨。

    (3)大豆进口的不平稳性因上半年国内发生禽流感,豆粕需求疲软,国内油厂前期订货的进口大豆运归国内加工将涌现亏损,而同期美豆在不断上扬,油厂将大豆船货洗船显然更合算,因此进口商在二月份取消了多达七船的美国大豆。

    2月5日路透社香港消息:中国正在进口南美豆油以取代进口大豆,因禽流感造成饲料需求下行.而春节过后,此类产品的需求业已进入淡季,贸易商表示,中国本周从南美订购了逾10万吨的豆油,目前油料产品的运费涨幅较低,而干散货运费则飞涨,目前处于纪录高位。4月20日转基因暂时条例将来 期,关于进口大豆能否不断平稳的传言也一直在市场蔓延:中国农业部2月20日称,已经推迟接受对于在4月20日后达来 的转基因大豆的进口申请,农业部早些时候曾透露将在当日接受供应商们关于新许可证的申请,以上都影响了大豆进口的平稳性,减少了大豆的供应量,支撑了国内大豆豆粕进一步走强。

    2、第二阶段(4月5日-11月8日)国内大豆豆粕在创出历史高位后,略经整理,迅即展开了一波暴跌,大豆由4100元跌至2513元,跌幅为38.7%,豆粕由3789元跌至2114元,跌幅更是来 达了44.21%,一年内如此大起大落,主要是供需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1)中国经济的宏观调控是导火索今年以来,国民经济连续 快速增长,消费需求平稳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对外贸易增势强劲,财政收入大幅提高。但经济运行中依旧存在投资需求进一步膨胀、货币信贷增长依旧偏快、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问题。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会引发通货膨胀或资产价格泡沫,需从源头上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控制货币信贷规模,加强和改善信贷治理 ,为此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从今年2月份开始,中国货币供应量就因为一系列宏观调控举措的实施而涌现显然的下跌方向,从2.2万亿下行至1.8万亿左右,银行信贷规模的快速下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起来 了显然的“减力”作用。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4月25日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7%提高来 7.5%。现执行7%存款准备金率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有关外资金融机构,将执行7.5%的存款准备金率;根据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请求,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将执行8%的存款准备金率。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暂缓执行7.5%的存款准备金率,仍执行6%的存款准备金率。此次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主要是为了防止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保持 我国国民经济稳固 快速健康发展。

    四月份的最后一周周初,有传言称所有银行在“五一”前停止一切信贷活动5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和谐 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晓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估量 当前经济形势和中央宏观调控措施落实情景,研究下一步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央关于加强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完全必要和正确的,必须保持不懈、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只要全面落实好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就一定能够有效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稳固 较快发展。会议请求,必须动摇不移地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宏观调控措施,首要的就是连续 加强货币信贷调控,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摘 取适度从紧的取向。

    国内的中大型油脂加工企业所需的原料大豆进口一样 均需要依靠银行的贷款.按每船进口大豆装5.5万吨大豆运算 ,按平均350美元/吨的来 港成本油脂加工企业每进口一船大豆需要资金折合人民币近1.85个亿,可以说国内油脂加工业近几年时间快速的发展与国内相对宽松的银行信贷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国内极少有哪家油脂加工企业有大量的自有资金坚持生产经营的常态运转。在宏观调控措施逐步 发挥作用以后,信贷压缩对资金供应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并迅速波及来 了油脂压榨行业,油厂因资金紧张而承担不了大量的大豆进口,而且此时美豆已开始归落,国内的大豆豆粕也跟着归落,进口归回也得亏损,双重夹击之下,油厂不得不对大豆船货洗盘,被迫支付给出口方大量的违约金。国内油脂企业作为美豆上涨的重要买方,不但大幅降低摘 购量而且进行归售,美豆少了主要支撑掉头向下,成为全球大豆走低的转折点。

    (2)全球大豆供求关系逆转导致大豆豆粕价格大跌

    03/04年度,全球大豆面临了多年不见的紧张程度,价格来 达八年来的高点,大豆的种植收益大幅提高,促使全球农民增加 大豆的播种面积,美国由03/04年度的2970万公顷增长来 04/05年度的3039万公顷,增幅为2.32%,巴西由03/04年度的2128万公顷增长来 04/05年度的2283万公顷,增幅为7.3%,中国由03/04年度的933万公顷增长来 04/05年度的980万公顷,增幅为5%,只有阿根廷的播种面积基本持平为1420万公顷。再加上天气的配合,全球大豆产量大幅增加 ,美国农业部十一月份公开的04/05年度美国大豆产量为8547万吨,十二月份公开的中国大豆产量为1800万吨,都创历史纪录,对南美的猜测 值也创历史新高:巴西为6450万吨、阿根廷为3900万吨,04/05年度全球大豆总产量为2.31亿吨,而同期全球大豆总消费量仅小幅增长为2.08亿吨,因此全球大豆期末库存分析将增长为6057万吨,世界大豆库存消费比从去年的18.86%上升来 了29.07%。其中美国就高达1253万吨,较上一年度增长了近千万吨。全球大豆供应紧张的局面显然改观,成为大豆豆粕价格归落的主要因素。

    (3)禽流感的影响和高价豆粕对消费的抑制作用

    2003年10月,韩国忠南天安市北面养鸭农场发觉禽流感,目前已屠杀25万只鸡;2004年1月12日日本山口县阿东町养鸡场发觉禽流感,目前已屠杀3.64万只鸡,此后,禽流感开始相继在东南亚肆虐;1月16日,越南发觉禽流感;1月23日,泰国发觉禽流感,目前已屠杀1100万只鸡;1月25日,印尼发觉禽流感,目前已屠杀470万只鸡;1月25日,巴基斯坦发觉禽流感,目前已屠杀200万只鸡;随后禽流感迅速进入中国。1月23日,广西隆安县丁当镇一个体养鸭场发生禽只死亡,经当地兽医部门初步诊断为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当地政府马上按规定将病料送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同时依照《动物防疫法》对疫区进行了封锁,扑杀了疫点周围3公里范畴内所有1.4万只家禽,对5公里范畴内的家禽进行了强制免疫;1月26日报告,湖北省武穴市一林场养鸡专业户和湖南省武冈市一养鸭户也涌现禽只死亡,当地兽医部门初步诊断为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1月27日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最终确诊发生在广西隆安县丁当镇的禽只死亡为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中国共有七个地市发觉了禽流感,东南亚包括台湾、柬埔寨等共有10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了禽流感。直至3月18日,中国商务部才发布《禽流感解除公告》。与此同时,2月10日,美国特拉华地区发觉第二例禽流感病例,这里距美国首例禽流感发生地有5公里之远。特拉华州政府除了宣布禁止在该州销售活禽外,同时将在周二下午扑杀第二例禽流感鸡场中的72000只鸡。3月24日,加拿大西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市邻近的两家养鸡场又发觉禽流感。自上月中旬以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已有4家养鸡场发觉禽流感。近日发觉禽流感的的两家养鸡场位于温哥华东部的阿伯茨福德地区,就在2月中旬第一次发觉禽流感的两个养鸡场邻近。所有发生禽流感的养鸡场都在方圆5公里的范畴内。当局已在这两个养鸡场扑杀了近万只家禽,附近农场的数千只家禽也将于日内被扑杀。此外,目前还有另一家养鸡场也被怀疑有禽流感疫情。在大量的家禽被屠杀之后,家禽饲料中的主要原材料豆粕消费开始受来 影响。国内上半年分析生产蛋鸡配合饲料840万吨,同比下行11%,肉鸡配合饲料502万吨,同比下行25%。在浓缩料中,蛋鸡浓缩饲料180万吨,同比下行20%,肉鸡浓缩饲料100万吨,同比下行30%。在添加剂预混料中,蛋鸡预混料20万吨,同比下行15%,肉鸡预混料13万吨,同比下行30%。受年初禽流感的影响,4~5月份饲料消费大幅下跌,部分饲料企业产量下滑高达20~30%,浓缩饲料、预混料产品量也下行了15~20%。在三四月份豆粕达来 3000元以上的高价位之后,饲料业和养殖业不能承担 ,开始觅 找替代品代替豆粕消费,如菜籽粕、棉粕,菜粕与豆粕之间的价差达1600-1700元/吨,为了减少生产成本,饲料厂家的必然增加 菜粕的摘 购而减少对豆粕的摘 购。当时河北省几乎90%以上的饲料加工企业都不再使用豆粕,而使用菜粕和棉粕替代,或者生产易混饲料,让用户买归去自己配;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转而舍弃 豆粕含量比重高的鸡饲料,去生产牛饲料。豆粕的被替代性大大地影响了豆粕的消费,并挈 累大豆下降。

    3、第三阶段(11月8日-年底)

    国内大豆在跌至2500元/吨、豆粕在跌至2100元/吨后,归落动能大幅减弱,展开了反弹再度下跌的反复走势,市场失去了明确的趋势,同期美豆也在500美分止跌,十二月份的再度归落也未创新低,步入宽幅波动,直至年底,仍未摆脱整理走势的格局。12月22日,大连商品交易所推出黄大豆二号期货合约,由于一号交割中贴水30元的四等黄大豆可用于二号交割,且一号合约中含有20元的包装费,而二号则不含包装费,因此二号上市后定位低于一号,目前正是大豆上市季节,国产大豆供应充足,据调查现在仍有65%的大豆在农民手上,而且国产大豆90%以上基本可用于二号的交割,二号更贴近于国产油用豆,接轨进口豆占主流的油用豆还有相当长一段距离。大豆豆粕期价的止跌得益于市场涌现新的动态:

    (1)中美农民的惜售

    2003年,全球大豆大涨,并涌现了难得一见的反季节性价格上扬,种大豆的农民都获得了丰厚的收益,2004年,当北半球大豆收成 时,大豆价格已跌至低位,一年前美豆的价格为730-800美分/蒲式耳,国内大豆价格为3100-3200元/吨,当前美豆的价格为500-550美分/蒲式耳,国内大豆价格为2400-2500元/吨,面对如此大的价格反差,农民产生了强烈的“惜售”心理,美国农民有500美分的大豆贷款保护做支撑,不急于出货;国内农民受益于粮食政策的优待 ,直接补贴和减免农业税增加 了农民手中的现金,也不急于粮食销售。就连南半球的巴西也因为价格低还有近400万吨大豆没有销售,中美农民的惜售一段时间内支撑了现货市场。

    (2)全球大豆锈菌病重现

    11月9日,据巴西大豆玉米顾问周刊报道称,科学家在马托格罗索州一些试验田的新季大豆作物中发觉了今年首例亚洲锈病真菌。至12月21日,巴西政府作物研究机构Embrapa宣布,在过去六天里,巴西发觉亚洲大豆锈病的地区数量从五十一个激增来 八十一个。Embrapa表示,目前已经在联邦区和八个主产州的农田发觉了这种快速传播的真菌疾病,分别是马托格洛索、帕拉纳、南里奥格兰德、戈亚斯、南马托格洛索、米纳斯戈亚斯、圣保罗和马拉尼昂州。

    11月10日,美国农业部(USDA)指出,在该国路易斯安那州已发觉大豆锈病,这是美国境内首次发觉该病。11月16日,美国农业部证实说,密西西比州一处检测大豆锈菌病作物结果呈阳性。来 12月1日美国密苏里州东南部地区发觉了大豆锈病止,美国共在九个州发觉了这种真菌疾病。其他六个州分别是阿拉巴马、佐治亚、密西西比、阿肯色、田纳西和南卡罗来那州。

    12月13日,阿根廷动物及食品调查机构Senasa表示,阿根廷东北部Corrientes省的一块豆田已经发觉了传播迅速且破坏力极强的亚洲锈菌,这是该国在2004年首次证实发觉这种真菌。12月14日,阿根廷农业部证实,该国第二个省发觉亚洲大豆锈菌。

    目前巴西大豆播种刚刚完结,随着大豆进入扬花期和灌浆期,作物更容易受来 锈病的损害,据Embrapa的数据显示,亚洲锈病真菌去年曾导致巴西大豆缺失 了470万吨;农业专家指出,如果大豆锈病明年连续 扩散来 其它地区,那么用于防治锈病的费用平均运算 大约合每英亩20-25美元或成本增加 15-20%,这意味着每蒲式耳大豆的种植成本将增加 接近40美分,如果大豆价格不断低迷,势必影响农户种植大豆的主动性,因此来 来年春季播种季节,一旦价格不能涌现显然归升,出于种植收益比较,农户存在用豆田播种棉花的可能,在美国南部和西南部的阿肯色、阿拉巴马等州都存在大豆和棉花的轮作习惯,农业部分析如果大豆锈病明年突击 美国各地,将会带来6.4亿至13亿美元的农业缺失 ;去年阿根廷有10个省发生大豆锈菌病,但由于发生时间较晚,大豆作物都已经成熟,所以几乎未受来 破坏,但此次第一季大豆(春大豆)发生该病的时间较早,很可能对作物产量影响较大,锈菌病最高能导致大豆单产降低多达80%。

    由此可见,锈菌病将增加 大豆的种植成本,养猪论坛 ,如果农民发觉种植收益不如玉米或棉花,将减少大豆播种面积,如果在生长期还不能有效的防治锈菌病,那么将导致大豆减产,对大豆的价格起来 支撑作用。

    纵观2004年大豆豆粕的走势,全球大豆供求关系的改变是大豆豆粕由大涨来 大跌的根本因素,除此之外,市场还出现 着一些这样的特点

    二、市场特点

    1、中国原因在全球大豆市场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对大宗原材料商品的需求连续增长,大豆就是其中之一,并且对进口的依托 越来越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和购买,对国际大豆的走势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如果中国集中购买,将有力地支持美豆并推动价格进一步走高,因自身原因也将提高摘 购成本,再加上国内油脂加工和进口企业缺乏大局观,经常一哄而上,而这种摘 购特点被国际大豆出口商和基金所把握 ,利用其信息优势和资金优势制订针对中国的操作方案,中国经常成为的推动者却未能享受其中的利润,处于与其第一大大豆进口国不相符的地位。中国的进口在全球大豆市场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值得国内企业好好反思,如何利用好这一优势。

    随着中国近几年进口量的稳步增长,进口大豆对国内大豆豆粕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继2003年之后,2004年的进口量再度超过国内的产量,进口量超过国内产量将成为一种方向。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报告,04/05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为2200万吨,国内消费总量为3815万吨,占据了57.67%的份额,相对于国内2825万吨的压榨用量,基本全部用于压榨的进口大豆所占比例更是高达77.88%,进口大豆在国内影响力的增强,国内也需要更多地关注国际市场。

    2、国内油脂加工业几经沉浮、惨淡经营

    2004年年初,由于受禽流感的因素,尽管国际大豆在涨,国内豆粕却需求疲软,压榨涌现亏损,为此进口商在二月份取消了多达七船的美国大豆。随着进口量的减少,压榨利润开始归升,面对疯狂上涨的美豆,国内油脂企业在1000美分邻近订购了大量的大豆,来 岸成本高达4000元/吨左右。进入四月份后,美豆开始大跌,国内豆粕也同步暴跌,而此时大豆还未装运或正在海上,企业又未对大豆进行保值,压榨亏损已成定局,为此,压榨企业摘 取了种种措施。

    5月16日,中国十六家大型压榨企业举行会议,决定放慢今后的大豆进口步伐,共享现有的库存,以应付进口大豆成本高昂的局面。因为国内饲料业需求疲软,进口大豆价格上涨,令中国油厂亏损严重,随着国内大豆压榨能力过剩,压榨利润逐步缩减,油厂不得不联合起来,共度难关。这16家油厂的压榨能力至少占来 全国年榨能力6000万吨的一半,目前他们一致同意将摘 取措施减少第二季度的进口来 货量,并大幅减少下半年进口大豆订货量,如果一些大豆加工企业需要大豆原料,则先在国内企业之间相互调剂。

    5月29日,中国大豆压榨商制订了豆粕最低保护价,每吨2900元。因素是最近芝加哥大豆和豆粕期价大副下挫,加上中国政府紧缩银根,国内豆粕需求走弱。但随着部分油厂的退出而使得此次最低保护价没有意义。

    5月31日,中国质检总局禁止第七家大豆供货商对华出口巴西大豆。这第七家公司是巴西当地的大豆出口商Libero贸易公司,此前嘉吉、ADM、路易达孚、来宝以及IrmaosTrevisan和Bianchini公司已经进了中国的黑名单。至6月16日,被禁止对华出口巴西大豆的供货商数量也累计来 了23家,已经有5船巴西大豆船货因质量问题遭来 了中国质检总局的封杀。自从今年4月份开始,中国和巴西就卷入了一系列的大豆贸易冲突之中。理由是这些船货中少数大豆受来 一种叫做萎锈灵的杀菌剂的污染。这种经过萎锈灵处理的大豆通常是用作大豆种子,而不能用来食用。但估量 人士称,中国之所以强化检疫检验,是为了不履约那些在远高于当前市场价格上签约的巴西大豆合同。直至6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才恢复了巴西大豆的进口。

    六月份进口大豆的每吨压榨亏损最高达1000元,平均在800元,中巴贸易争端一定程度上帮压榨企业减轻了负担,压榨利润也逐步 好转,至九月份恢复为赢利,但此次事件也留下了后患,大豆出口商已就对华贸易制定了新的付款条款。这些新条款是针对中国年初未能就南美出口货物及时付款而制定的。新条款内容包括:购买量达6万吨则需支付预付款250万美元,中国进口商在交易达成后30至45天内必须提取所购买的货物。以前,购买商可以在货物达来 前几个月就开始购买。出口商还请求中国进口商在交易达成后3天内开立信用证,取代以前规定的一周期限。

    九十月份国内饲料业对豆粕的需求转旺,压榨利润也归升来 200元/吨以上,四季度则基本稳固 。一年来,国内油脂加工业可谓经历了一场浩劫,部分影响大的企业时至今日仍未恢复元气,在大起大落的大豆豆粕面前,油脂加工业该好好反思如何来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

    3、投机基金连续 在美豆市场扮演着重要角色

    2004年大豆的大涨大跌,基金一直重仓参与其中,年初,基金一直表现为大幅的净多持仓,3月2日最高时达来 58754手,随后开始减持多头,对期价的进一步上涨构成压力,至六月份时,基金的净多持仓已经仅为2万手左右,相比峰值时已经很小。七月份时基金由净多持仓开始转为净空持仓,并逐步增加 头寸数量,十一月九日来 达空头净头寸的峰值,达60210手,此时期价也跌至最低位,随后基金开始平空头,直至年底的波动基金的净空头寸才有所反复,但绝对值已大幅降低,保持 在3万手左右。跟踪基金一年来的动态,跟大的趋势完全一致,并有力地推动了大的进一步演绎,无论是上半年的大涨还是下半年的大跌,基金都重仓参与,而基金平仓之时,期价也难以顺着市场原有的趋势连续 发展,只有在年底的宽幅波动时,基金的操作才有些追涨杀跌,稍现被动,基金的大力参与加大了美豆的震荡幅度。

    三、展望

    展望2005年大豆豆粕的走势,以下原因值得重点关注:

    1、全球大豆供过于求

    根据美国农业部公开的报告:04/05年度美国大豆产量为8547万吨,中国大豆产量为1800万吨,都创历史纪录,对南美的猜测 值也创历史新高:巴西为6450万吨、阿根廷为3900万吨,04/05年度全球大豆总产量为2.31亿吨,而同期全球大豆总消费量仅小幅增长为2.08亿吨,因此全球大豆期末库存分析将增长为6057万吨,较上一年度的3619万吨大幅增长2438万吨,增幅达67.37%,库存消费比也由上一年度的18.58%增长至29.08%,全球大豆供过于求不容置疑。目前北半球的大豆产量已成定局,只有南半球的产量仍可能有一定的变数。

    2、锈菌病和天气对南美产量的影响

    巴西的大豆播种已全部完结,阿根廷的播种也完成了90%,播种面积已经确定,接下来主要考虑锈菌病和天气对产量的影响。03/04年度锈菌病使巴西大豆减产470万吨,洪涝也使得大豆减产,产量猜测 值由最初的6000万吨调低至最终的5260万吨;阿根廷由于锈菌病发生时间较晚,大豆作物都已经成熟,锈菌病的影响很小,但天气原因仍导致减产,由最初猜测 的3650万吨调低至最终的3400万吨。今年锈菌病发觉得早,对大豆肯定 会有影响,当然农民也会有所准备,但肯定 会提高大豆的种植成本,再考虑来 天气的不确定原因,南美大豆产量仍有一定的变数。

    3、中国大豆进口形势

    近几年,大豆进口国中其它国家进口量都比较平稳,只有中国震荡较大,成为进口增长中唯独的亮点。2004年1-11月份中国共进口1803万吨大豆,12月份分析仍将在210万吨左右,总量接近2003年2074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猜测 ,04/05年度中国大豆的进口量将高达2200万吨,对美豆将起来 有力的支撑作用,虽然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猜测 值为1950万吨,大豆进口的数量整体分析将有所增长。居民消费水平的连续提高和人口的刚性增长使得我国畜禽产品以及食用油消费需求出现 稳步增加 ,这为我国大豆进口数量的增加 提供了一定的需求基础;此外国内油脂加工业产能进一步扩张,2004年底初榨产能已来 达7000万吨,新增企业大多为使用进口豆作为原材料,对进口大豆份额的争夺 不可避免,一定程度上会增加 大豆的进口量,虽然最终会因豆粕供应量增加 价格归落而又减少进口量,但大豆进口量无疑将涌现阶段性的放大和缩小,总之,中国进口大豆的数量及节奏对国内外大豆市场格局有很大的影响。

    4、禽流感会不会进一步扩散十二月下旬,台湾、泰国、越南、韩国和日本相继涌现禽流感,这是继年初爆发禽流感以来再次在各地发觉禽流感病例,不过目前尚未大规模爆发,政府也会加强预防 ,但2005年春天对此仍需小心,2004年初的禽流感当时对豆粕消费的影响仿佛有限,只表现在价格归落上,事实上在禽流感过后,家禽被宰杀所导致的豆粕需求下行依旧对市场打击很大,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才恢复过来。

    5、大豆跌至低价位和锈菌病对美国大豆播种面积及产量的影响目前大豆处于相对偏低的位置,如果美国播种之前依旧是这个价,有可能影响美国的播种面积,再加上锈菌病在美国涌现,大豆的种植成本将提高,种植收益进一步下行,何况在生产阶段锈菌病还有可能使大豆减产。本月下旬美国数据传输网络(DTN)对订户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目的是费解在美国发觉了大豆锈病之后,明年美国种植户究竟是否计划减少大豆播种面积。在接受美国数据传输网络调查的295人中,有69人表示,由于美国涌现锈病,所以他们计划减少大豆面积,增加 播种玉米、棉花、小麦或者燕麦。还有57人表示他们渴望 在费解更多信息后再作出决定。2005年美国大豆的播种面积将受来 大豆价格和锈菌病的影响,产量也可能受来 锈菌病和天气的影响。

    6、基金在美豆上的动态2004年基金一直在美豆的走势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重仓时成为的推动者,大幅的净多和净空相伴 着的大起大落;平仓时成为连续 发展的阻力,只有步入僵局时基金的操作才有些被动,有追涨杀跌之嫌。近两个月基金操作虽不太顺手,但总体空头持仓格局难改较显然,对不断上扬形成很大的压力,以目前偏低的净头寸来看,年后连续 保持 宽幅波动的可能性更大,将一直延续来 头寸调整完结。只要有大涌现,基金会不惜一切代价的保持 与趋势一致的大幅净持仓,密切关注基金的动态有助于估量 美豆大的运行趋势。

    7、心理原因心理原因在价格的震荡中也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最显然的当属近两个月中美农民的惜售心理,由此产生的惜售行为对价格形成有力的支撑,当然他们的惜售心理有一定的基础:美国500美分的大豆贷款保护,中国农民受惠与减免农业税和直接补贴因此手中现金不紧张。目前国内的大豆收购量有加大的迹象,而收购价并没有上扬,也许就是惜售心理的变化。现在中美农民手中仍握有大量的大豆,哪一天惜售心理崩溃之时,也就是价格大跌之日。此外油厂对进口大豆的摘 购心理和饲料厂对豆粕的摘 购心理也是重要的影响原因,下半年以来饲料厂对豆粕一直看空,大幅降低保有库存,甚至是零库存进行生产,一旦有利多原因刺激价格上涨,饲料厂心态发生变化将加大豆粕摘 购力度,推动大豆豆粕的涨幅放大。

    8、国内饲料业对豆粕的需求随着国内饲料业的稳步发展,豆粕在大豆加工产品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豆油的相对平稳使得油脂加工业更注重豆粕的价格。国内饲料业对豆粕的需求呈逐年增加 的方向,但仍有相对的高峰和低谷,一样 而言春节前后消费量最低,随着夏季的来 来需求逐步 增加 ,八月份左右开始进入旺季,直来 年底才逐步 下跌,今年八月份豆粕的一波反弹就有国内需求增加 做保证,因此在熊市中的反弹幅度依旧较大。国内饲料业今年的发展虽受原材料震荡和禽流感的影响较大,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但仍有部分领头企业和治理 有方的企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再考虑来 豆粕价格对豆粕需求的弹性很大,国内饲料业对豆粕需求的动态仍将成为影响大豆豆粕阶段性走势的重要原因。

    9、运输问题由于中国的物流还不够发达,商品运输上经常涌现问题,2004年无论是大豆的出关还是豆粕的运输都存在障碍,导致产地与销地之间价差拉大,九月份由于豆粕供应偏紧和运输受阻,四川的豆粕最高达4000元/吨,而产地只在2700元/吨,这其中物流原因是很重要的因素;同样国际运费也大幅震荡,美湾至中国三月份最高时来 达85美元/吨,六月份下跌至50美元左右,十二月份再度归升至73美元,年底又下跌至60美元左右,大大地影响了国内的大豆进口成本。国际运费市场的价格、巴西大豆出口的畅通都将影响国内的大豆进口成本,而国内的运力紧张也将影响来 国内大豆豆粕产销区之间的价差,并形成阶段性的价格震荡。

    结论:

    由于04/05年度全球大豆供过于求已成事实,大豆豆粕在上半年的整体走弱不可避免,接下来的变数是南美的天气和产量,如果天气和锈菌病导致产量低于现在的猜测 值,美豆将连续 反弹,目标在600-650美分;如果南美的产量和现在的猜测 值接近,南美大豆上市之际,也将是中美农民惜售心理瓦解之时,大豆将再续跌势,低位在420-430美分。进入五月份将关注美国的播种和中国的购买,低价的大豆可能推动美国减少播种面积,以美国为首的北半球产量减少价格将涌现归升,如果其它方面配合也可能来 达670-680美分,然后再度下跌,总体来看,美豆将以500-550美分为中轴,大概在420-680美分之间震荡。

    国内黄大豆一号的走势跟美豆基本一致,大概震荡区间在2200-3000元,豆粕在1900-2700元,一年的走势适合于波段性的操作方式,难现太大的单边;黄大豆二号目前定位于国产油用豆,随着明年夏季国产大豆的逐步 被消耗,黄大豆二号将向以进口大豆为代表的油用豆靠拢,定位将适当走高。

    湖南泰阳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研发部:杨畅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