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利综合报道】随着2012/2013年度东北地区玉米收购接近尾声,部分市场人士分析,7月份开始国内玉米市场供给主体将转为国储和华粮、中粮等大型贸易商,中国养猪网,他们在玉米货源上的垄断地位或使国内优质玉米价格易涨难跌。
“东北三省农户手中留存的三等以上等级的玉米估量 已经不来 一成,大部分货源已流入当地国储仓库和贸易商手中。”大连玉米收购商夏庆辉称。在国储部门将本年玉米收购时限延长至5月31日后,过去一个多月,农户售粮进度显然加快,分析本年度东北地区临储玉米收购规模将达创纪录的3000万吨。
据费解,为保证后期国内玉米供给,中储粮已于近期着手跨省移库,移库数量合计500万吨,其中,黑龙江移库数量为290万吨,吉林移库数量为150万吨,内蒙古移库数量为60万吨。“中储粮跨省移库操作,预示着后市国内玉米供给主体将转向国储系统。”鲅鱼圈玉米贸易商刘先生说。据介绍,当前东北各港口玉米总库存在370万吨左右,加上产地贸易商库存,国内贸易商供给时间段最多延长至8月份,8—12月,玉米供给将主要依靠巨量的临储玉米。
刘先生称,近期东北港口来 货量的大幅下行也掩饰东北产区玉米库存已经开始减少。本周以来,鲅鱼圈港口日均来 货量在3000—5000吨之间,而过去一周日均来 货量基本在10000万以上。“明显,产区玉米库存所剩已经不多,贸易商发运数量开始显然走低。”刘先生说。
“明显,后市玉米市场供给主体将转向国储、华粮和中纺等大型贸易商,优质玉米货源的集中将使国内玉米价格易涨难跌。”夏庆辉说。当前,广东港口贸易库存仍坚持在60万吨的规模,但优质玉米货源较少,后期随着东北港口下海走货数量的降低,南方销区港口贸易库存或将减少,这将刺激国内优质玉米价格上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