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说完液化气价格,我们再来看看油价。近日有媒体称,北京有可能试点收取“汽车排污费”,如果开征,北京油价或将突破10元大关。虽然消息目前还没得来 官方证实,但网友已经就此展开了热闹 争辩 。那您对“汽车排污费”是怎么看的?
【播报】连续 来看财经今榜第四位的新闻。
“超级网银”作为标准化跨银行网上金融服务产品,正在受来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而这种方式却成为了黑客恶意利用的目标。《中国广播网》就报道说,安徽的陈女士在不久前看中了网店里的一款衣服,价格200元,但在支付货款时却涌现了故障,陈女士随后按照客服的说法,签了一份对方发来的签约授权协议。但正是因为这份协议,在短短24秒内,陈女士网银里的10万元就被转移来 了生疏账号。
有估量 认为,遭遇来 这样的诈骗案件,一方面是由于消费者对相关常识缺乏费解,无意中就把自己网银的支付权限授权给了不法分子。而从银行方面来说,在提供超级网银服务的时候并没有为消费者提供有效的安全设置,也是导致骗子轻易获得授权的因素之一。
【点评】林耘
【播报】接下来,来看榜单第五位的新闻。
来关注一条《中国经济网》的消息。2011年4月,安徽省太湖县的朱先生为自己的儿子购买了一份保险,当时的太平洋人寿营销员表示,只要每月存500多元十年后就能够一次性领取11万元,然而让朱先生没想来 的是,他再次来 太平洋人寿网点才费解来 ,他所购买的保险产品,并非十年后就可以领取,而是要等来 儿子60周岁之后才可以领取,也就是说,至少要等来 近40年之后才能领来 这份钱。
对此,朱先生大唤 上当,想要退保时却被告晓 ,如果退保仅能退归3000元,而他当时已经交了13000元。朱先生表示,由于太平洋人寿并未按照监管部门请求做出电话归访,才导致自己被误导。对此,中国经济网记者联系太平洋人寿相关负责人,但截至发稿时,依然未收来 归复。
【点评】林耘
【播报】财经视角解读新闻事件,欢迎收看“爱财经”。
【播报】2013年2月,国家出台“国五条”房地产调控新政。2013年4月,北京出台“国五条”执行细则,房贷政策进一步收紧,在连续 禁止以家庭为单位购买第三套房的同时,还将第二套房的首付比例从原先 的六成调高来 了七成,这意味着,如果符合在北京购买第二套房的条件,银行给购房者提供的最高贷款比例将也只有30%,不过,这样的规定仿佛并没有完全限制住,一些二套房首付不够的消费者,依旧有渠道获得贷款。
【小片】
【播报】从资料中可以看出,目前用消费贷款来买房的现象依旧比较普遍。有估量 认为,人们想出这些新花样,大部分都是为了逃避楼市调控政策的监管,为了降低购房成本。那么,这种“消费贷”曲线变身“房贷”的做法会否变相炒高房价?银行推广“消费贷款”本来的用意又是什么呢?
【点评】林耘
【播报】其实,在这条灰色的购房融资利益链条中,捆绑的不仅仅只有银行,许多融资担保公司也在其中扮演着很不光荣的角色,并化身为万能金融掮客,打着消费贷或者小额贷款的名义,变相发放购房贷款。随后,我们的记者就以购房者的身份拨通了晓 名担保公司“北京厚泽担保有限公司”的电话,当记者问来 能否办理消费类贷款买房时,得来 了这样的归答:
【电话摘 访】
【播报】看来,担保公司也是很慎重,不过言辞中还是暗示了有可能办理用于购房的消费贷款,随后,对于同样的问题,我们又拨通了另一家融资担保公司“康平担保”的电话,也得来 了可以办理消费贷购房的归答,不过,令人食 惊的的是,当记者提出想要申请贷款,但因为自己收入不高,可能不符合银行相关还款标准的时候,这家公司的客户经理竟然 表示,这不是问题,可以和银行沟通:
【电话摘 访】
【播报】担保公司在电话中的种种承诺,不禁让人怀疑他们与银行之间有无利益输送,一些担保公司甚至还坦言,他们可以为客户争取来 贷款最低利率,对此,估量 人士认为,在这条灰色房贷的利益链条中,担保公司赚的是过桥费,银行获得的是业绩,但最终承担信贷风险的还是银行,因为许多担保公司存在注册资金虚拟的现象,银行很可能是在为别人做嫁衣。
【点评】林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