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面的压力使得短期大豆涌现大幅调整,中国养猪网,但在整个通胀压力和流动性富裕 的局面不断的情景下,从长期角度看,大豆结构性牛市并未完结,无转势之忧。
一、 供应原因临时淡化,需求主导走势
举荐 阅读
周期蓄势待发 商品缓步下降
胶市仍处于觅 底过程中
(一) 美农业部报告奠定趋紧供应面
美国农业部在11月供需报告中再次下调了10/11年度美国大豆的单产,产量也由上月猜测 9276万吨下调至9185万吨,出口则上调至4273万吨,期末库存也因此被下调至503万吨,较上月报告下行了30%。
从全球范畴来看,全球大豆供给量由之前的26011万吨减少至25736万吨,全球大豆需求量由之前的23849万吨增加 至25467万吨。供给盈余由之前的2162万吨大幅缩减至269万吨。期末库存方面,分析2010/11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为6141万吨,较上一年度略微增加 101万吨,但库存消费比较从上年度的25.3%下滑至24.1%
随着美豆收割的完成,2010/11年度大豆供应量尘埃落定,供需基本面由宽松向紧平稳 转变已基本确定。随着CBOT大豆期价涨至目前的1200美分,这一变化已得来 了充分的消化,后市能否连续 上涨需求新原因的刺激。
图1 世界大豆库存与库存消费比

(二) 南美洪涝尚未引起足够关注
目前来看,最有可能成为导火索的原因是南美洪涝。虽然前期洪涝曾一度延误南美大豆播种,但近期随着降雨的涌现,南美大豆播种进度逐步 加快赶上了往年的水平。截止来 上周末,阿根廷大豆播种完成1870万公顷中的35.8%,较去年同期提高2%;巴西播种完成预期面积的61%,略低于去年同期的62%。截止目前南美产区降雨多次,农民播种加快,分析11月份完成播种。对南美洪涝的担忧有所消退。
南美大豆将于明年3月份之后才能上市,而此间的天气成为影响后期产量的主要原因,当前拉尼拉等天气是否会对后期大豆产量造成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观望,南美大豆最终产量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相信投资者还记得,2009年一季度正是由于洪涝导致南美反常 是阿根廷大豆产量涌现大幅度的下滑,令大豆率先摆脱经济危机带来的熊市。未来南美大豆作物进入生长关键期,天气原因仍需密切关注。
美豆产量及库存的下调对市场形成较强支撑,期末库存下滑的背后是中国旺盛的需求,根据本次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10/11年度中国消费将来 达6885万吨,较上年度增加 16%,进口量也因此由去年的5034万吨上调至5700万吨。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 “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 010-85650688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宋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