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可以说是原材料供应商忙着发布原材料价格上涨消息的一年。石油、橡胶等原材料价格相继在该年度创出新高,并且不断坚持较高水平。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于橡胶工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世界橡胶制品商都受来 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橡胶行业的赢利水平较大幅度下行。普利司通、大陆、固特异等著名轮胎公司在2005年第三季度年报中都反映利润水平较大幅度下行,我国相当一部分橡胶企业特别是轮胎厂不得不停产限产。
1.橡胶行业转嫁成本给客户
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世界橡胶制造商的主要做法是提高售价,将成本转嫁给用户。固特异称,它的北美轮胎这块业务估量 有8000万美元的原材料成本增幅,而固特异海外轮胎业务成本增幅大既是6000万美元。据据统计,估量 从2003年来 2005年,普利司通公司原料成本增长超过5亿美元。所有的轮胎制造商都面临着原材料和成本的压力。世界上著名轮胎制造商几乎都对自己的产品建立了多方面的价格上升体系,用高售价来坚持经营成绩。其它橡胶制品的制造者,从胶管来 胶带制造商都纷纷试图通过提高自己产品的价格来抵消原材料成本增加 带来的压力。世界上两个最大的胶带制造商固特异工程产品部以及芬纳邓录普传送带美国公司已进行第二轮提价,提价幅度在10%以上。我国轮胎行业大部分企业也悄然对轮胎提价,其中出口轮胎提升幅度较大。据轮胎分会据统计,养猪网,截止2005年第三季度,我国35家内资企业轮胎产量较去年提高19.02%,而销售收入提高30.45%;出口产量提高38.79%,而出口的交货值提高54.61%,轮胎的价格上涨是主要因素之一。
2.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主因是能源原因
估量 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因素,不难看出主要为能源原因,包括石油价格的增长和天然气价格的上涨,特别是美国发生飓风使情景变得越发糟糕。普利司通摘 购发言人称,由于石油衍生品种包括丁二烯和苯乙烯2005年价格又创新高,合成橡胶的成本也跟着水涨船高。炭黑和橡胶化工原料供应商都面临着来自包括石油和能源方面成本上升的压力。另外,很多丁二烯供应商也面临着运营的问题,因为美国遭飓风突击 ,不少工厂暂时关闭以解决飓风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很有可能会导致情景越发糟糕。Chemtura公司橡胶化工部门的业务总监FrankSchlegel透露,一部分原材料供应商也一直以暂时增加 能源和运输费的涨价方式来解决能源带来的成本增加 的问题。陶氏化学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AndrewLiveris先生称:一直不能平稳的美国天然气价格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能源危机。
3.原材料良好的供求关系已经不在
除了因为能源引起原材料价格上涨外,供求关系对取得橡胶原料的难易程度和价格方面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其中,由于我国消耗原材料的剧增,带来了庞大影响,另外原材料供应商自身由于过去几年中没有获得足够的利润,对产能几乎没有进行任何投资,也导致了原材料供应紧张。例如,丁二烯的需求在2004年就已超过了其生产能力,丁二烯是制造合成橡胶的重要原料;市场的需求量超过供给量,一些客户只好觅 找其它天然原材料来代替,而这些原材料的价格来 那时也会变得高昂起来。普利司通的摘 购发言人称,中国的大量需求已经对橡胶工业产生了影响,也对其它工业产生了影响,这么巨大的需求量可以影响来 全球市场的供求比例,短期需求的猛增会刺激供应。这段时期内,供应量自然会上升,因为供应总跟随在需求的后面。近几年,每年市场需求都以3%-4%的幅度上升,增幅较大,这样势必要排除 部分过剩的产能,供应商们必须深入研究他们未来的生存和发展计划。原材料供应商坦率地承认过去利润一直很少,甚至都没有利润。现在是供应方比需求方更强硬的时候,他们最终就可以抬高价格。另外一个影响原因就是一些生产厂家已经关闭部分生产线和工厂,所以供应减少,而需求却上扬。一些原材料供应商甚至公布宣布他们需要对过去几年中不孕利的情景做补偿 ,改变经营模式。许多公司都认为,现在的供求关系已经不再是一个区域问题了,供求关系的影响已经上升来 世界范畴了。
4.2006年展望
展望2006年原材料的供给情景及对橡胶工业的影响,大多数企业认为2006年原材料再也不能像2005年这样大幅上涨。如果有增长,幅度会趋缓。一方面全球的能源价格在缓缓走低;但另一方面原材料的供求矛盾依然存在。这些原因决定了原材料的供给不具备大幅上涨的条件,但也不可能大幅归落。化工市场联盟公司Hyde顾问也认为,全球的能源价格在缓缓走低,如果情景一直这样下去的话,原材料的价格势必会归落,速度当然不像上升时候那么快。帝坦公司的Pepp总裁说:"我们没有预晓 未来的水晶球,但是,我想2006年的价格涨幅会趋缓,2006年再也不能像2005年那样,这对谁都不利"。从我国轮胎橡胶企业信息反馈来看,大多数橡胶企业对原材料供给持慎重乐观态度,囤集橡胶等原材料的现象很少发生,普遍认为这些原材料价格即使上涨,幅度也不会大。猜测 2006年我国橡胶行业的增长会较2005年较大幅度降低。因为唯有这样,橡胶原材料的供求关系才有可能好转,实现世界橡胶工业的良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