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油粕价格基本保持 平稳
本周国内豆油和豆粕价格基本保持 平稳态势。沿海地区43%蛋白豆粕报价基本在3160~3300元/吨之间,出现 南高北低的格局。国家一级豆油报价基本在9900~10500元/吨之间。与8月初相比,价格没有太大变化。
虽然上周五美国农业部下调了该国大豆单产,从而导致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上涨,但国内豆油和豆粕价格并没有随之上涨。主要因素一是国内大豆和植物油供应较为充裕;二是下游行业对豆粕和豆油的摘 购主动性不高。观测显示,目前国内港口地区进口大豆库存量高达750万吨,加之后期国产大豆的供应量将增加 ,因此对豆粕价格形成一定压力。另外,7~8月份我国港口地区运达的豆油数量增加 (月均20万吨以上),加之棕榈油来 港数量也保持 高位,使得贸易商摘 购豆油和棕榈油的主动性降低,从而挈 累市场价格。
豆粕价格南高北低状况仍将坚持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豆粕成交价格普遍比南方地区低100元/吨。其中,京津地区43%蛋白豆粕出厂价格3180~3220元/吨;山东地区出厂报价3180~3200元/吨,部分地区成交价格3140元/吨;广东地区豆粕出厂报价3260~3300元/吨;江苏沿海地区出厂报价3250~3300元/吨。
造成上述情景的主要因素一是部分北方地区大豆加工厂低价国产大豆仍有部分库存;二是山东地区港口分销大豆价格低于当前来 港成本价格100~200元/吨,从而使豆粕出厂价格相对偏低。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分析,我国目前豆粕市场价格南高北低的情景将不断至第四季度。进入9月份之后,我国北方地区大豆加工厂仍将会获得一些低价国产大豆;山东地区进口大豆融资现象将导致分销大豆价格地区进口成本的局面仍将不断。成本差价决定了豆粕价格差异。进入9月份之后我国沿海地区大豆来 港成本将普遍上涨至4300~4350元/吨,比8月平均来 港成本高100元/吨。而届时北方地区国产大豆进厂成本将坚持在当前水平。因此,9月份之后南北方豆粕价格差异有可能扩大至200元/吨,比目前扩大50~70元/吨。
年末棕榈油库存量将超80万吨
观测显示,本周国内主要港口棕榈油库存总量约58万吨,较前一周小幅增加 4万吨;其中,广州港库存约22万吨,天津港库存约12万吨,张家港库存超过13万吨。
海关数据显示,2011年1~6月我国棕榈油进口量为248.7万吨,比上年同期降低52万吨。根据船期运算 ,我国7月份棕榈油来 港53万吨,8月份来 港50万吨,9月份来 港50万吨,10~12月份年来 港155万吨左右,养猪网,全年进口量分析为555万吨,比去年同期降低13万吨左右。虽然今年棕榈油进口数量涌现降低,但今年期末棕榈油库存将可能来 达创纪录的80万吨以上。一方面因为近期国内厂商摘 购量的增加 ,另一方面在于今年国内棕榈油消费量增长停滞。今年上半年国家加大了对食品非法添加行为的打击力度,方便面中棕榈油使用数量降低。
美国大豆产区存在洪涝潜在威逼
观测显示,美国最大的大豆出产州爱荷华州进入8月份后的两周降水量只有常态降水量(该州30年同期降水量的均值)的43%和47%。如果后期降水量依然保持 较低水平,该州的大豆产量将受来 严重影响。
根据历史数据,8月份美国大豆主产区天气是影响大豆单产的最关键时期。2003年和2008年美国大豆主产区的降雨量只有常态水平的75%和70%。因此单产显然降低至2.28吨/公顷和2.67吨/公顷(2003年~2010年美国大豆平均单产为2.78吨/公顷)。
总结:
由于国内港口大豆库存坚持在较高水平,挈 累国内豆类现货价格上涨,但美国大豆因洪涝天气影响价格上涨对国内豆类价格形成较强支撑。后市主要关注进口大豆来 港量、库存变化及美国主产区天气情景,总体而言,随之消费旺季及天气影响,分析后市豆类整体将呈振荡向上态势。
东吴期货 王平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