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善扬最近经常跑批发市场,哪个市场什么价,有多少台鱼车,他已经一清二楚。陈善扬是广东惠州潼湖沥林市场最大的饲料经销商。7月中旬以来,他购买了一台鱼车,尝试着卖鱼,然而却面临着持续亏钱的问题。
不只是陈善扬,惠州还有不少饲料经销商最近2个月都尝试介入流通领域,渴望 为当前低迷的饲料经营状况破局。显而易见的好处是保证了饲料经营的安全,但也存在没有水产批发市场客户、难以和谐 市场需求等一系列难题。
经销商卖鱼实属无奈
据费解,当地流通市场由鱼中、“鱼车”2个人群构成。鱼中有养殖户、“鱼车”资源,帮“鱼车”组织货源,在两者之间和谐 价格,向“鱼车”收取“带车费”。“鱼车”一样 拥有鱼车与批发市场客户资源,赚取批发市场与塘头收鱼的价差。
今年草鱼产能过剩,形成买方市场,“鱼车”经营风险大幅增加 ,“鱼车”收鱼不仅很挑,主动性还不高。有的养殖户宁愿亏本卖鱼,“鱼车”都不乐意收购。
“鱼车”不乐意收鱼,养殖户有鱼难卖,当地经销商以赊销为主。如此一来,他们将面临饲料款归收困难的风险。不少经销商为此才“赶鸭子上架”,做起了收鱼卖鱼的生意。
“不做不行,完全是被逼出来的。”面对低迷行情,陈善扬颇有些无奈。目前,他已经投资20万元购买并改装出一辆鱼车,最多可装鱼8000-10000斤。
“博罗目前有2-3个经销商购买鱼车,惠城马安有2个,潼湖也有1个。”惠州通威总经理刘明锋告诉记者,与鱼中、“鱼车”紧密合作的经销商还有不少,比如说给“鱼车”补贴,与“鱼车”合股。
潼湖一分场的饲料经销商施晓辉则筛选跟鱼中、“鱼车”紧密合作的方式。施介绍,与鱼中合作上,“我发展了自己的一些客户来做鱼中,双方关系非常密切。”与“鱼车”合作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给“鱼车”补贴,另一种是租用鱼车,但不管哪种方式,私交都要不错。
介入流通给经销商带来的好处很显然。刘明锋认为,经销商可以保证 赊销的资金安全,影响养殖户养殖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核心竞争力。“这会是未来的一个方向。”
亏钱权当“交学费”
好处很显然,经销商却未必顿时能够做起来。“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批发市场的买家客户。”7月至今,陈善扬已经卖了8车鱼,先后去过珠三角环球、桂江、金桥、天堂围等水产批发市场。因为刚刚开始做,几乎没有批发市场的客户资源,得逐步开发。
还有好多问题也是之前没有预料来 的。“价格震荡很大,有时候上午还有5块/斤,下午可能就只有3.5块/斤,现在还缺乏平稳的渠道去把握各地信息。”此外,不同市场的交易时间不同,也需要摘 取不同的销售策略。
除此之外,施晓辉还面临着其他难题。“主要是鱼的规格难和谐 。”如果由与其紧密合作的鱼中来和谐 收鱼,因为他的饲料客户与鱼中的客户并不完全一样,要保证组织来 “鱼车”所需规格与数量的鱼,需要做很多和谐 工作,工作量很大。
如果绕开鱼中,直接与“鱼车”合作,和谐 成本降低不少,但是,施晓辉介绍,如果给“鱼车”0.1元/斤鱼的补贴,按照颗粒料1.5、膨化料1.3的饲料系数来算,颗粒料、膨化料每吨分别将减少收益134元、154元,“颗粒料将没有利润,膨化料的利润也将大幅度降低,根本无法不断”。
如果租用鱼车,每天租金得1000元,批发市场与塘头收鱼的差价由经销商获得,但还是要面对没有客户资源的问题。卖鱼还依靠“鱼车”,但“鱼车”不用承担市场风险。卖鱼时价格震荡很大,养猪论坛 ,“鱼车”很可能对于什么时间、以怎样的价格销售出去不像自己卖鱼那样有责任心,隐形缺失 很难估量 。
正是因为这些没有估量 来 的难题,陈善扬与施晓辉两人在收鱼上都涌现了亏损问题。陈销售出去8车鱼,几乎每车都亏损几千块,而施销售了4次,也一共亏损6000元。
“我早预想来 了会亏损,先亏个10万元再说。”陈善扬表示,不这样尝试,根本无法弄清楚收鱼、卖鱼的规律。陈已经连续在调整着自己的做法。他认为,现在主要是想尽各种办法开发并保护 客户资源。“多收漂亮的鱼,也不准备在鱼上面做赚什么钱,让利给客户,打通渠道再说。”
 


